分卷閱讀27
”綠竹臉上一紅,低聲答道。草紙是用來如廁的,紙質(zhì)極差,不便書寫,只有那些家境平平的小士族會用。真正的鐘鼎之家,怕是如廁都要用絹布。梁峰面上不禁露出笑容:“喚木坊和紙坊的匠頭來,我要見見他們?!?/br>作者有話要說:王熙是魏晉名醫(yī),曾任魏國少府的太醫(yī)令,不但重新編纂修復了張仲景的,還留下了著作。張長沙,即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所以有這個雅稱。留下的方子有經(jīng)方之稱。據(jù)說從東漢末年到魏晉時期,是中國疫情最為嚴重的一段時間。連年戰(zhàn)亂和異族內(nèi)遷,讓疫病開始大規(guī)模流行。所謂的傷寒,致死率和鼠疫基本相同,都在30%~100%之間,癥狀更是極為吻合。只是醫(yī)學還不夠發(fā)達,無法辨識疫病的來源和傳染途徑,更是缺乏針對性藥物。也正因此,寒食散才會大行其道。到了隋唐時,醫(yī)學長足發(fā)展,鼠疫得到了極大控制,寒食散也就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第18章另辟“爹,家主為啥喚我們呢?”站在大門前,柳林一臉惶恐,忍不住又問了一遍。他爹柳木頭緊張的搓著手:“我咋知道呢?說不好是蓋營房那事情吧?!?/br>主宅旁邊那幾間老屋要翻修成營房,阿良昨日就已經(jīng)開始安排了。作為木坊的匠頭,柳木頭自然早早知道。這活兒不算大,但是做得好也能讓他們在郎主面前露個臉,所以柳木頭鼓足了勁兒,準備大干一場。誰料還沒開始動工,就被郎主傳喚,還叫上了他這個只會打漿子的兒子,怎能不讓人提心吊膽。“我聽說燕生被杖斃了,田賓客是不是要被重用?萬一他在家主面前說咱們壞話可怎么辦?”柳林越說腿越哆嗦,都快瑟瑟發(fā)抖了。“別亂說!”柳木頭好歹多吃幾年飯,立刻呵斥道,“其他人怎么說,跟咱沒關(guān)系。只要咱們勤勤懇懇干活,不貪不懶,還怕別人坑害?!”這話說的頗有些氣勢,實際也是外強中干。四坊當年規(guī)模相當,如今木坊已經(jīng)淪落到了給人當陪襯的地步,柳木頭心中如何不急?不過家主這次外出歸來,著實變了個性情,也不知找他們究竟是個什么意思。兩人正忐忑著,一個侍女走了過來,對兩人道:“郎君喚你們,進去吧。注意言行,別冒犯了郎君?!?/br>心中一緊,兩人趕緊跟在那侍女身后,向前面的屋舍走去。還沒進門,就看到一個年輕羯人站在門口,直勾勾的瞪著他們,兩顆眼珠都是異色的,氣勢駭人。本來就嚇的夠嗆,這一下連腿都軟了,進門柳木頭就咕咚一聲跪了下來,沖倚在書案邊的身影叩首道:“郎主,小人柳木頭,前來叩見。”“小人柳林,見過郎主。”柳林趕緊也跪了下來。梁峰并不習慣被人跪拜,但是一上來就讓他們免禮,恐怕才會嚇著人。輕輕頷首,他道:“起來說話吧?!?/br>柳家父子趕緊從地上爬了起來,哆哆嗦嗦垂首立在一旁。梁峰上下打量了他們一眼,開口道:“柳匠頭,后山都有什么木材?要結(jié)實耐用,韌性足的?!?/br>來了個厲害的下馬威,沒料到談的竟然是木料。柳木頭精神一震,趕緊答道:“啟稟郎主,有檀木!青檀用來做大料最好。梧桐和槐木也不差,還有些楊木。這邊山多,不缺木材!”“哦,有牛筋木和劍脊木嗎?”梁峰問道。“這個……牛筋木沒聽說過,劍脊木是有,但是樹干很細,怕是不能蓋房?!蹦X袋瓜還在營房上轉(zhuǎn)悠,柳木頭吶吶道。梁峰搖了搖頭:“不是蓋房。我需要三十根木槍,都用劍脊木為材,長一丈,一頭削尖,單手可握。你能做嗎?”木槍也是常見物事,柳木頭雖然有些發(fā)蒙,但是這要求并不難。他趕緊點頭道:“能做!能做!”“需要幾日?”在心底一盤算,柳木頭答道:“都做好只要三日,但是打磨怕是還要兩日。”“無妨,給你五日時間。做成之后,拿來見我?!绷悍鍧M意頷首。這時候,柳木頭也醒過神兒來了,這長槍怕是要給部曲配備的吧?家主一上來就想到了他們父子,看來不是壞事!柳木頭高高懸著的心終于落回了肚里,剛想再問問槍桿粗細。只見那位好看的要命的家主頭微微一偏,望向他身后。“這就是紙坊的匠頭?”梁峰饒有興趣的看向柳木頭身后站著的青年。柳林跟柳木頭長得有七分相似,不過身量比他爹要矮上幾分,還有些胖,不像是綠柳成林,倒像個木頭樁子。“那稱得上匠頭,就是個打漿子的?!绷绢^趕緊推了兒子一把:“阿林,快給郎主請安!”梁峰止住了對方下跪的動作,問道:“府上的紙坊,用的是什么漿料?”“稻草?!绷诸^上有了些汗,結(jié)結(jié)巴巴答道,“小人試過用火麻,但是做出的紙品總是不成個樣子。還有紙抄,聽人說簾床的特別好用,我還打了一架,準備試試……”梁峰頓時來了興趣:“你還做過活動簾床?”柳木頭嚇的汗都出來了,一拍兒子的腦殼,罵道:“你這個不成器的!郎主,他就是撿爛木頭自己做的,沒花坊上的錢?!?/br>“無妨?!绷悍逍Φ?,“我這次喚你來,正是想改一改府上的造紙工藝。”這也是梁峰召來紙坊匠頭的目的。在前世,他家老爺子是個正經(jīng)的書法愛好者,非但自己筆不離手,還愛跟下面的小輩嘮叨文房知識。他打小就是在老爺子身邊長大的,自然也聽了一耳朵宣紙端硯的故事。其他幾樣文房,他了解不多,也無甚興趣。但是因為練毛筆字,如何鑒定紙張好壞,宣紙古法制作工藝之類的東西,著實知道不少。在他看來不怎么出色的左伯紙一年都要花上幾萬錢,如果他真的試制出了宣紙、灑金紙、五色花箋之類的紙張,豈不是一大進項。更妙的是,他現(xiàn)在可是要給王汶抄寫的,如果全部經(jīng)文默出之時,用自家產(chǎn)的宣紙謄抄一份,連廣告估計都不用打了。有晉陽王氏作為活招牌,還愁賺不到錢嗎?那些鐘鼎豪門,多得是花幾千錢吃頓飯的主兒,買些好紙用,估計就跟吃飯喝水一樣。有這樣的計劃,柳林熱衷改進工藝自然不是壞事。探索精神對于匠人也是極為重要的,他需要的不過是把自己所知的傾囊相授,再給予鼓勵就好。想到這里,梁峰臉上的笑容更盛,對有些摸不著頭腦的柳家父子道:“之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