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
拉上窗簾。 馬小菊看著李曉庭一直盯著自己看,臉有些發(fā)熱:“小壇子原本不放這兒的,現(xiàn)在里面沒了銀子,才拿來這里,大些這個是裝銅錢的?!?/br> 呃~我對壇子不感興趣。 “呵呵呵,設計的很巧妙嘛。二丫,二丫,發(fā)什么呆,你要帶什么?” 二丫撇了一眼笑的像個二傻子的李曉庭,隱藏住眼里的失忘與不屑,乖巧的搖搖頭:“我沒有東西帶” 二大一小,三個人像信號一樣并排穿過村子,往鎮(zhèn)上走去,在村口看到一輛牛車停在路囗,眼睛亮了亮,待見到馬小菊果然往車子那邊走去,便在心里偷偷的松了口氣。她還記得自己上次從鎮(zhèn)上來走了個來回,腿腳痛了兩天的感覺,幸得沒磨出水泡,不然如今好沒好都兩說。 “小菊去鎮(zhèn)上呀,來來來,上車上車”,趕車的人臉上笑成一朵菊花:“二丫不用給錢,這姑娘一起的吧?一人一文,給兩文就行” “嗯,謝謝六爺爺。”小菊從錢袋里拿出兩文給趕車人,趕車人呵呵笑著接過:“再等兩刻鐘,你這丫頭很久沒上鎮(zhèn)上了,忘了時辰了吧,來的太早了?!?/br> 李曉庭喑暗的翻了個白眼,大爺可真會說話,如果小菊并沒有打算付我這一份,你這樣說不是讓人下不來臺嘛。 果然又過了約半個多小時,開始陸陸續(xù)續(xù)來了三個女人和一對夫妻,加上自己三個,八個人坐的滿滿的,真擔心一個急轉(zhuǎn)彎能甩出去兩三個。 李曉庭的擔心是白搭了,牛車走的很穩(wěn),也很慢,反正比自己騎電瓶車時常開的20 碼慢多了。 一路上,大家聊秋收,聊種麥,聊你家雞子他家豬,話題從植物轉(zhuǎn)到動物又轉(zhuǎn)到各家孩子。偶爾會同小菊搭一下話。 小菊一反在家時的健談,能用一個字的不用兩個字,不過別家與她也沒什么可說的,無非問一問一個人谷子怎么收的,麥種了沒,然后客氣客氣:都是一個村的,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吱吱聲啊。小菊也客氣客,謝謝說的跟別人己經(jīng)幫她干了活似的。 小丫一副乖巧的樣子很沉默。 李曉庭一副緊張的樣子很沉默:她還是怕自己掉又去,誰讓自己選了個外圍坐著呢?她當時只是想著盡量離陌生人遠些,卻忘記了這車沒有車廂保護著。她也感覺到時不時往自己身上瞟的眼神,買衣服果真很緊急?。?/br> 牛車大概行了一個多小時,便到了城門口。聽聽,鎮(zhèn)子的城門口,怪吧,李曉庭也曾問過為什么鎮(zhèn)子上會修城門,是不是這里離邊關(guān)很近。侍得到這里離邊關(guān)遠著呢,據(jù)說騎馬都要一個月的答案時,便放心了:誰知道什么時候會打仗,還是離邊關(guān)遠點的好。至于為什么會有城樓,馬小菊也說不清,她表示等明年田先生再來村里,可以問問先生。 呵呵呵!還要等到明年,沒準自己明天就能回現(xiàn)代了好么,不過她卻不會與田先生的小迷妹小菊同學講這個的。 待與六爺爺約好了回程的時間,三人便往鎮(zhèn)上行去。 先去行遠鞋鋪,小菊從小箱子里拿出的麻布卷包的原來是一雙做好的鞋底,李曉庭見小菊還要拿包裹皮再包一遍,實在麻煩,便拿過來放到自己的包里。 交貨的地方在鞋鋪的后院,要從后門進,門大開著,里面有五六個女子在干活,往布上涂漿糊的,裁剪的,或是把鞋底和鞋面往一起上的一副忙而有序的景象,像個小作坊。 馬小菊自己進去交貨,李曉庭和二丫在外面等。 門旁邊的墻上貼了張紙,李曉庭無聊便去看,上面許多字李曉庭不認識,不過連認帶猜也能讀懂意思,大概意思是:我們鞋鋪向全國各地供貨,發(fā)展前途遠大,現(xiàn)在招拉鞋底和繡花的,有意的可到門里找管事試工,合格的交些材料壓金就能領(lǐng)材料干活了,都是平時大家干慣的活,帶著孩子聊著天就能賺錢的機會來之不易,大家快報名吧。 嗯,和自己那個世界網(wǎng)絡兼職的廣告很是相像。 馬小菊在里面呆了一刻多鐘才出來,原來是里面的管事不認得她,她送的又是一個月前有的料子,如今這料子鋪子都停用了,所以證明馬小菊不是新人,一個有舊料子,自己又不要認識的人,難免多問了兩句。 “以前都是娘親來拿的,我只跟娘來過一次,也是如你們?nèi)缃襁@般不愿進去,便只在外面等著。娘不在后,是王嬸幫忙拿料子,待我做好了,若王嬸到鎮(zhèn)上來便幫我?guī)н^來,這次是因為王嬸要在收谷前最后一次來鎮(zhèn)上,其它四雙己做好便讓王嬸帶著先送來,這雙做好后,大家都忙起來了,便耽擱到現(xiàn)在?!瘪R小菊見李曉庭面露疑惑 ,便主動解釋起來。 李曉庭突然想起馬小菊似是說過,她有幾年沒來鎮(zhèn)上了,便隨囗問了問。 “娘病后便沒來過了,也沒有很久,著不多兩年吧。需要買賣什么東西,王嬸都幫著帶了,她們家有牛車,農(nóng)閑時王叔和大樹,二樹會來鎮(zhèn)上找活,王嬸也經(jīng)常來鎮(zhèn)上,羅大夫便是王叔幫著請的。我開始是因為要照顧娘走不開,后來是因為想省那兩文錢的車錢。” 馬小菊的話讓李曉庭想起了現(xiàn)代大學里流行的代拿快遞,不知道這里有沒有商機。她決定圍繞著這事好好想想。 作者有話要說: 求留言,救收藏 ☆、歡喜堂1 福河鎮(zhèn)上有福河,歡喜堂內(nèi)生歡喜。 經(jīng)過幾番問尋,穿過熱鬧繁雜的鎮(zhèn)前街,經(jīng)過沿河開鋪的富貴街,再過一條又寬又長的石拱橋,便到了與富貴街隔河相望的容華街,竟是走了近一個小時,雖然有問路耽擱與二丫小短腿的帶累原因所在,卻也是說明了這鎮(zhèn)子確實不小,這還只是因著要辦事,只是路過街道,并未曾逛過的路程。 歡喜堂便在這容華街東邊。容華街整條街多是賣金銀玉飾,瓷器擺件的。中間偶爾一座茶樓餐館,也都是裝修的高端金碧上檔次。 歡喜堂是一個兩層樓的鋪子,裝修的甚定是囂張,歡喜堂三個金色大字金光閃閃,飛揚跋扈。里面的擺設卻與其它鋪子沒什么兩樣,只是賣的東西雜了些,展示出來多為飾品,還有幾匹布,一把劍,甚至一套桌椅上也掛了個售的牌子。 里面并不熱鬧,只有一個店鋪伙計正擦拭著桌子,一個掌柜模樣的中年男子正笑瞇向他們這一行人走來,還有一個小廝打扮的少年趴在明顯為客人準備的桌子上無聊的轉(zhuǎn)著杯子。 “幾位里面請,請問幾位是來送寶還是來尋寶?”掌柜很是熱情的將她們請了進去,并沒有因她們的穿著有絲毫的怠慢,李曉庭在心里點了點頭,果然這鋪子能被當傳奇讓人津津樂道是有原因的。 其實掌柜從她們出現(xiàn)在店門前時便已經(jīng)將三人觀察了一遍,一個二十三四的姑娘,穿著打扮皆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