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
作者:虞擺擺文案:故事發(fā)生在一個渝黔交界的一個偏僻而鮮為人知的小山村。故事的主人公阿明和惹娘是從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的玩伴,到了十六歲那年,青春的萌動,讓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不再單純,但,此時戶外攝影師渝生的闖入讓阿明的生活發(fā)生了徹底的改變。內(nèi)容標簽:情有獨鐘因緣邂逅成長搜索關(guān)鍵字:主角:阿明,渝生┃配角:惹娘,阿寶┃其它:古鎮(zhèn),初戀第1章第一章重慶往南一百多公里的崇山峻嶺深處,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小山村。村子傍河而建,高高低低沿著小河的西岸排列,青灰色的粗瓦屋頂密密實實連成一片,遠遠望去像極了一條青龍蜿蜒在河邊。此河當?shù)厝朔Q作茶壩河,村子便以水為名,被山民喚作茶壩。這茶壩正當處在由北至南走向的小河轉(zhuǎn)彎之處,受南來的季風滋養(yǎng),終年云遮霧繞,云雨、霧氣仿佛格外鐘情此地,即便是炎熱干燥的盛夏,一天早晚空氣稍涼的時候,常常升騰起裊裊薄霧,猶如仙境。茶壩沿河往上游走幾步,有一處單獨的小院。這院子的主人便是村里的“藥師”——曾老太,大家都親切的稱她曾阿婆。阿婆膝下只有一個養(yǎng)孫與她相依為命,它本是有一個成年娶妻的兒子,媳婦兒子三人一起生活,日子過得倒也其樂融融??上觳凰烊嗽福昵暗哪莻€夏天,茶壩發(fā)了罕見的大水,沖毀了許多屋舍,兒子為了救助村里的一戶人家,不幸被洪水卷了去,河水湍急,連遺體也不曾找著。彼時,妻子已有兩個月的身子,聽此噩耗,悲痛欲絕,終日以淚洗面,在丈夫頭七那天,上山采藥不幸跌落山崖,終也隨丈夫去了,可憐只留下阿婆一人孤苦無依。若換作是平常老人,經(jīng)受這般打擊,莫不形容枯槁、心若死灰。這曾阿婆偏是一個不尋常的女子。女兒家多學(xué)針線女工,醫(yī)藥之事本是男兒家的擔當,可年輕的曾阿婆偏入了這男人們的行當,她聰敏機慧,比同門的男孩子還要厲害,教醫(yī)的師父瞧她這般造化,也就破例將這衣缽傳予了她。兒媳婦去后,阿婆把自己悶了三天三夜。村里人都急壞了,憂心她過不了這道坎兒。終于,第四天早上,阿婆打開房門,推開窗戶,把院子里里外外都拾掇一新,窗戶糊了新紙,門口也堆起新拾的柴火。日子仿佛恢復(fù)了往日的平靜,阿婆從從容容的一個人生活著。就在兒媳頭七那晚,夜很深了。阿婆像往常一樣踱步到村口的兩棵大黃葛樹下,忽然聽到樹下草叢里傳來嚶嚶的哭聲,那聲音嬌小觸人,仿佛幼貓揪心的呼喚。曾阿婆忙扒開草叢,一個灰布襁褓裹著的嬰兒哭泣不止,他生得眉清目秀、皮膚呈現(xiàn)出還沒有脫離母體的淡紫紅。“這是誰家的孩子!如此造孽喲!”阿婆抱起孩子,忙去翻看襁褓之中是否有關(guān)于孩子身世的信物,除了一塊鐫著“明”字的精致小木牌之外,別無他物。阿婆翻過木牌,后面用精致的小楷刻著孩子的生辰八字,阿婆暗自思忖:“想必是無法養(yǎng)育的外鄉(xiāng)人棄下的,本村倒不曉得哪家懷孕的,定時外人沒錯?!辈鑹问且粋€及其隱蔽的所在,周遭重巒疊嶂,云霧彌漫,云山霧雨像面紗一般守護著這方不為人知的秘境。阿婆心領(lǐng)神會般鎮(zhèn)靜下來,也許這是老天爺可憐她這個孤苦的老人,賜她一個孫子伴她左右。想到這里,阿婆小心將孩子裹好,在心里打定主意,一定將他養(yǎng)育成人。因為小木牌的緣分,阿婆給他取了一個吉祥的名字——“曾木明”。茶壩人最愛竹,周遭山林河谷,隨處皆是惹人憐愛的毛竹。竹子在茶壩人眼中大有用處,制作筷子須用竹、編制竹籃定要用竹,連支撐墻壁的骨架也須要用到編織的竹篾,于是竹子便有了富貴豐盛之寓意。因為曾阿婆是村里唯一的醫(yī)師,村里人都為這個小生命的到來感到欣慰,人們都親切地喚他作“阿明”。日子就如茶壩河的水靜靜流逝,轉(zhuǎn)眼,已經(jīng)過了十六個春夏。阿明也長得俊秀挺拔,他眉宇生得分明,臉龐如半坡處的月亮壩一樣圓滿,話說這月亮壩是一段通向山上的青石階梯,因著石階砌成了圓弧形,就如夜空的半月,而得了這個名字。茶壩的少年生于水邊長于水中,熟識水性個個如水鴨子般矯健,每每夏日時節(jié),天氣稍熱,便有半大不小的男孩解了衣褲,三三兩兩跳到河中游泳摸魚,快樂極了。整個河谷飄蕩著少年的歡聲笑語,似乎沉悶潮濕的空氣也變得活躍了。阿明卻是個不識水性的人,或許他天生好靜靦腆不愛這激水拍岸的張揚,又或許是因為父親的關(guān)系對這水便有了芥蒂,更或許是祖母明里暗里不希望他下水。曾阿婆對阿明顯然是愛護非常,凡是出門都要提醒再三:“莫去戲耍玩水,不然河中的大魚可要吃了你!”雖是戲言,十六的阿明已然長成,自然不再信有什么魚能吃得了他,但他知道祖母的苦心,不敢悖了她的心意。時間已近黃昏,靜靜的水面開始升起薄薄的霧氣,余暉映在河面,像給它換上了一層織金的薄紗。阿明將裝滿折耳根的竹簍從背上取下,置在河邊的青石板上,他從兜里掏出一塊粗布鋪在石板上,將竹簍的折耳根盡數(shù)倒出,一片一片仔仔細細的捋著上面的泥土。此時,從背后的石階臺子上傳來熟悉的呼喊:“嗨!阿明哥!是你嗎?又在淘折耳根吶。我來幫你吧!”話音未落,只聽見背后傳來蹬蹬的下石梯的腳步聲,不一會兒的工夫,一個清秀甜美的少女出現(xiàn)在阿明眼前,她便是譚惹娘——十六年前養(yǎng)父舍命相救得那個女嬰,如今已經(jīng)出落的亭亭玉立,楚楚動人。她皮膚有些泛棕,這是茶壩人所推崇的那種健康的小麥膚色,兩只烏溜溜的眸子的神采如清水般瀉在阿明臉上。阿明被這含情的眼神羞得臉頰緋紅,急忙說道:“是呀。我剛采的,近日雨水多,我采了好大一筐咧!”阿明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后腦勺。“別傻站著了,來!我們一起淘會快些。”說完,惹娘挽起袖子,嫻熟抓起一大把折耳根淘洗起來。第2章第二章阿明和惹娘是青梅竹馬的玩伴。從他記事起,惹娘便常來祖母家,不是打掃衛(wèi)生,就是陪祖母拉拉家常,惹娘待曾阿婆如親祖母一般,也許是投緣,曾阿婆看見這機靈嘴甜的小姑娘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對她也更親密無間了。好的戀情總是在價值觀上大體相似,卻在性格脾氣上互補。當惹娘第一次見到阿明的時候,自己還是個少不更事的小女孩。他們在村口的那兩棵大黃葛樹下相遇,當時她便好奇這個可愛的小男孩是誰,他們雙方都沒有言語,只是相互注視著對方。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