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44
全,必須在戰(zhàn)爭來臨前,悉數(shù)將他們撤走,這樣看來,昨日宴會,名副其實就是最后一次相聚。 而最為尷尬的,是自己因此對他產(chǎn)生誤解,以為他勉強答應那不合時宜的慶賀,只因磨不開人情。其實如此塵拔俗的江南君,怎可能如市井俗人一般,膚淺地因人情而罔顧大局? 再想清山行動,仙民們世代居住在這懸空的仙山上,不少人活到老,都沒去過稽洛山以外的地方,忽然就要他們接受一個事實--戰(zhàn)爭來了,他們必須放棄家園,背井離鄉(xiāng),他于心何忍? 可這不忍之心剛起,恐怖的一幕,就如利刀般插進腦海,痛得他差點大喊。那是在歸墟里,龍牙鏡所反映的稽洛山的未來。 靈兒已明白告訴過他,妖族叛軍毀山的悲劇,極可能真在未來生,那他還能堅持讓仙民們固守家園,等遭敵人屠戮嗎? 這番思想斗爭,可謂殘酷至極,他難忍心酸,卻也不再猶豫,毅然點頭道:“軍師所慮極是。哪怕我們多留一萬靈童兵護山,也保證不了百姓們的安全。最好的辦法,就是將他們遷往別處,這樣除能保障他們的安全,還可為我們免去后顧之憂?!?/br> 靈帥明確表態(tài)同意,四將軍皆感神傷。 其實他們又何嘗不知,軍師言之有理?仙人圍山事件,只是一個開始,標志這里的百姓,已被這仙山的命運所累,陷入了極度險境,只是他們尚不自知。但這幾百年來,全山上下親如一家,忽然間,他們就要被迫與家人分離,一時怎會舍得? 靈宣洛雖贊成撤離仙戶,卻顧慮重重,問江南君道:“軍師,這些人為數(shù)不少,又長期于此處安居樂業(yè),幾百年來,極少去往外面的世界。清山行動,莫說凡人,就算是仙,諸如捉衣嫂、碗仙、硯仙、還有三果老等,也不可能一說走,就二話不說地收拾行裝離開。靈童軍不日即將啟程,只怕我們連用來動員的時間都不夠,軍師又如何保證,能快安排好一切?再者,仙民離山后,我們必須為他們指明去處,以防他們沒了稽洛山就無家可歸,從此流落街頭。軍師認為,我們又該將他們安置去哪里,算最合適?” 一連串問題,問得四大將軍不住點頭。江南君卻不緊張,淡然一笑道:“靈帥之慮,在下早已料及。所謂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迳矫黠@已不能再有除軍隊之外的閑雜人等居住,而其他各名山大川,諸如五岳之類,也都有可能成為蒼狼盟進犯的目標,所以目前六界中,暫時安全的,反而是人間鄉(xiāng)野或市鎮(zhèn)。” (。) 第三百零三章 逃離家園(三) 江南君仔細觀察一番行軍沙盤后,出人意料地提出了清山行動,即將與軍旅無關(guān)之人,通通撤離稽洛山。 在幾位將軍看來,就算要撤離,也得找一處僻靜的山頭,重新安置這些仙人與仙民,結(jié)果他明確指出的安置地點,卻在人間界。 “啊,照軍師的意思,是要將這些仙人與仙戶,遷入凡間?”幾人一聽,又面面相覷,實在有點難以接受。 他們的想法是,這些人常年在這風景如畫的仙山居住,靠近藍天,與云朵和星辰為伴,日日于空中俯覽大地,驀然間,就要他們降落平原,與真正的凡人混居,他們能否一下就習慣得了? 這些擔心,全在江南君意料中,于是繼續(xù)解釋:“子墨便是世居人間街市的凡人,只是幸得祖上蔭護,家中廣有良田,足足跨越了幾個州縣。雖然我家鄉(xiāng)屬余杭郡,先祖卻曾在百年前,于越州置下土地萬畝。經(jīng)過這些年的展,江南世家在越州,也已頗具聲威,擁有的佃農(nóng)可以萬計,連官府都奈我不何。我若從江南府領地劃出一片區(qū)域,安置這九十八戶人家,以及幾位仙人,實在不難。只是這規(guī)勸一事,倒真只能循序漸進,慢慢勸說,沒有什么特別的良策可行。” 身為鎮(zhèn)山將軍的陳濤,對此事最為掛心,只要能保仙戶們周全,將他們遷往何處,其實他并不在意,于是答道:“看來軍師未雨綢繆,早在今日之前,就已將這清山行動設計得天衣無縫,屬下實在是佩服!” 他這番話,也說到了其他幾人心坎上,大伙皆不住點頭。靈宣洛再沒多的問題,這樣復雜的計劃,要在極短時間內(nèi)執(zhí)行,除了江南君,還有誰能助他萬無一失?可就算他已接受,對捉衣嫂等人的不舍,也依然難以放下,只好強抑悲哀,以防在下屬面前失儀。 江南君知他難過,拍拍他肩頭,安慰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自古皆是如此。目前戰(zhàn)事將起,為保無辜百姓的萬全,我們只能行此下策?;迳?,永遠都是他們的家,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為他們保住家里的一磚一瓦,待得他日海晏河清,鑄劍為犁,再接他們回家!” 接下來的時間,說服九十八家仙戶與仙人們撤離,就成了軍隊將領們手頭的大事。 他們遵照軍師囑托,挨家挨戶地拜訪,耐心與他們分析形勢,陳述厲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終于大部分人被成功勸離,同意舉家遷往越州。 可這些人還沒開始捆扎家什物件,就已紛紛抱頭痛哭,沒想到僅維持兩天的喜悅,眨眼被別離之傷痛取代。 他們涌向落音竹宇,求見靈帥與軍師,只盼得到他們的允諾,一旦戰(zhàn)事平息,便能即刻獲準回遷稽洛山。 少部分本打算死都要死在這山里的人,被撤離大軍帶動,執(zhí)有的固執(zhí),也只能無奈地放棄。 剛剛?cè)胍?,稽洛山上下就已雞飛狗跳。家家戶戶燭燈高挑,都在亂哄哄收拾行裝。此情此景,雖非生離死別,卻也令人心中萬般不忍。 (。) 第三百零四章 逃離家園(四) 為有效推進江南君的清山行動,軍營里所有有軍銜的人,包括伍長在內(nèi),都被調(diào)動,去勸服仙戶們收拾行裝撤退。而仙人的勸說工作,只能由靈帥與軍師自己完成。 捉衣嫂哪怕是刀已架上脖頸,也改不了她的火爆脾氣,一聽要她走,就如被火燒了屁股似的,第一個跳著腳吼聲震天,且不停搖晃那把大仙剪,誓要與稽洛山共存亡。 她向她愛如寶貝疙瘩的小公子誓,敵人若敢來犯,便要將他們?nèi)缭?jīng)那塊碎紅花底的布料一般,剪個粉碎。 碗仙也是高舉兩手,一手一把菜刀,大呼小叫地吆喝,說憑自己一個人管十口鍋的看家本領,定能將敵人來一個剁一個,就如削瓜切菜。 硯仙與三果老不及那二位女將勇猛,只能站在一旁,嘆氣加抹淚。 硯仙是江南君唯一能求助之人,便悄悄拉他來身邊,對他道:“你時時念及我對你有救命之恩,便稱我為兄,子墨實感榮幸。這許多年來,你都不忘要向我報恩,我實在是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