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9
的時候,呈送上來兩筐可是別有苦心,這東西或能救深州百姓于水火。” 崔九摸了摸鼻子:“我怎么聽說,這東西畝產(chǎn)奇高,一畝地得個五六千斤收成平平常常,種好了,七八千斤也不算什么新鮮事,就王大郎一家就種了五畝,收成怎么也兩萬多斤,區(qū)區(qū)兩筐番薯怎就成了稀罕物件了,大郎媳婦兒可沒當(dāng)是好東西,隨著家書一捎就是一麻袋?!?/br> 王 大郎?杜丞相想起杜忠的信里提過,說起來,這番薯也是王大郎的媳婦兒先發(fā)現(xiàn)種出來的,為此,還得了官府十兩銀子的獎賞,也提過王大郎正在驍騎營,卻沒想到 跟九皇子竟然相熟,聽九皇子的口氣,對王大郎家里的境況異常熟悉,一個大字不識的莊稼漢子,一個身份貴重的皇子,這兩人之間有甚契機(jī)不成。 太 子看了他一眼道:“杜知縣上了折子,詳細(xì)解說了番薯的種植經(jīng)過,從種下到收成,杜知縣皆親自參與,證實(shí)番薯的確不挑地,肥水跟得上收成就多,便是旱地也可 活,希望父皇下旨能在深州試試,若能種活可解深州大旱,不過,番薯是新物種,百姓沒見過自然不敢嘗試,就算間河縣,今年今年也只種了六畝,你說的王大郎家 種了五畝,另外一畝是王家村的里長王富貴家種的,六畝地共得了三萬兩千斤番薯,杜知縣讓官府一文錢兩斤收了上來,囤于間河縣糧庫是為了做種薯,深州赤地千 里,這些番薯有大用。” 崔九道:“得了,得了,太子哥您就別教訓(xùn)我了,是我錯了還不成嗎,弟弟嘴再饞也先忍著,等深州的百姓都吃上番薯,我再吃?!毙恼f,也就宮里把番薯當(dāng)寶貝,大郎家地窖里可有的是,等明年開春,自己跟著大郎回家,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太子見他那樣兒,搖搖頭。 說完正事就讓蘇全送著杜相出去,見小九手里摟著個粗陶罐子,不禁道:“這是什么?” 崔九嘿嘿一笑:“醉?xiàng)?,太子哥嘗嘗,可跟咱們以前吃的不一樣,酒香濃郁,紅棗清甜,是大郎媳婦兒自己做的。” 大郎媳婦兒?太子好笑的看著他:“怎么著,還沒玩夠呢,打算在驍騎營待到什么時候?前兒皇祖母可說了,那天在西華門外模糊瞧著站崗的侍衛(wèi),有個像小九,問了父皇幾次,到底把你派哪兒去了,她老人家過壽都看不見孫子,再這么下去,父皇可擋不住。” 崔九忙起來躬身作揖:“弟弟我如今才自在了,明年開春還想著跟大郎去他家玩些日子呢,太子哥,您千萬別把我弄出來,皇祖母再問,太子哥就說知道皇祖母喜歡吃番薯,我給皇祖母種番薯去了?!?/br> “胡說?!碧雍浅饬艘宦暎骸熬退慊首婺赶矚g,大齊這么多莊稼人,哪用得著你一個堂堂皇子去種番薯?!?/br> 崔九嘿嘿笑了兩聲:“太子哥這話可就不對了,父皇還在宮里還弄了快地種呢,我種番薯也是子承父業(yè)。”說著瞅了眼外頭道:“太子哥,我瞅著東宮的花園子不小,要是都種上番薯,估摸明年秋天宮里的番薯就不是稀罕東西了。” 太子心里一動,點(diǎn)點(diǎn)頭:“這倒是個好主意,雖說番薯收成高,到底咱們沒親眼見著,要是在宮里能種出來,見了收成就不一樣了?!?/br> 崔九道:“不過太子妃可是把花園那些牡丹,看的跟命根子一樣,太子哥要是拔了牡丹種上番薯,嘿嘿,估摸太子妃不樂意。” 太 子眉頭皺了皺眉:“這是干系黎民百姓的大事,豈容她一個婦人說話。”說著看向崔九:“你跟王大郎回家一趟也好,順便替哥哥看看,間河縣到是個什么樣兒,圣 人云,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杜子峰的折子是真是假,還需仔細(xì)驗(yàn)證方可,干系深州數(shù)萬災(zāi)民,不可輕忽,若果真杜子峰有本事,明年任期一滿,我保舉他去深州當(dāng) 知府。” 崔九道:“七品知縣直接升到五品知府,杜子峰這官兒升的可有點(diǎn)兒快啊?!?/br> 太子道:“只要他能解了深州旱情,救深州百姓于水火,越級升遷又算什么,我大齊的官兒向來就該能者居之,戶部的銀子不是養(yǎng)酒囊飯袋的?!?/br> 崔九道:“咱大齊酒囊飯袋也養(yǎng)了不少。”見太子哥臉色不好看,忙閉上嘴,太子皺眉想了一會兒,見他懷里還摟著醉?xiàng)?,叫蘇全把東西接過去道:“瞧你這個樣兒,過年就十六了,聽父皇的意思,瞧中了赫連家的丫頭,你們自小就認(rèn)識,成了親好好過日子,別叫人看笑話?!?/br> “什么?”崔九蹭一下站了起來:“赫連家那個瘋丫頭?不成,我不要她,那丫頭長得五大三粗不說,下手忒黑,娶這么個悍婆娘進(jìn)門,哪還有好日子過,不成,我不娶,死也不娶?!?/br> 太 子忍不住笑了一聲:“這是哪輩子的老黃歷了,小時候跟著她祖父在兵營里頭待了幾年,曬得黑些也尋常,這些年在府里頭早養(yǎng)白了,至于五大三粗,你幾年不見人 家了,怎么就知道人家五大三粗,前兒赫連老婦人帶著個小丫頭去給太后請安,正好跟我照了面,問了人方知道那是赫連家的嫡出孫女,瞅著舉止甚端方,模樣兒也 不差,幾年不見倒認(rèn)不出來了?!?/br> 崔九懷疑的看著他哥:“太子哥,您不是糊弄弟弟呢吧,就那個野丫頭能端方的了?那雙大腳踹的我生疼,如今我還記著呢,那就是個瘋婆子,再說,就看赫連起那個長相,他孫女能好看到哪兒去,不娶,死也不娶,我這就去找父皇?!?/br> 哥倆這正說的熱鬧,忽聽外頭皇后的聲兒道:“哥倆這鬧什么呢?莫非拌嘴了?” 哥倆互相看了一眼,忙迎了出去,給母后請安,崔皇后看了哥倆一眼,一手拉著一個走了進(jìn)來,坐下才問:“剛說什么呢這么難熱鬧?” 崔九忙接過宮女手里的茶遞到他娘手里,還狗腿的給他娘捏肩膀,見皇后瞇著眼舒服了,才道:“母后,我不娶赫連家的瘋丫頭,我打不過她,你忍心看兒子挨那瘋婆子的欺負(fù)不成。” 皇后撲哧一聲樂了:“兩口子過日子,又不是上陣打仗,還分誰打的過誰做什么,赫連家的丫頭母后瞧著好,跟小時候大不一樣,溫柔端莊,說話做事很是穩(wěn)妥,你性子跳脫,有這么個人在跟前,母后才能放心。” 崔九不干了,一梗脖子:“兒臣就是不娶。” 崔 皇后一皺眉:“你父皇已經(jīng)叫擬了旨,這會兒圣旨恐怕已經(jīng)到了平南將軍府,赫連起為國征戰(zhàn),百死不悔,赫連家功勛卓著,咱們?nèi)⑺乙粋€孫女,才能彰顯皇家恩 寵,不會寒了將士們的心,你大了,也該懂事了,我瞧著赫連家的丫頭性子不差,娶了她一個當(dāng)正妃,其余只管挑你自己喜歡的娶,母后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