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2
好。齊老三性子好,就算她經(jīng)常犯傻也能容忍,甚至自有一套方法能管得住她,甚至安氏自己半點都沒察覺到。所以即便是有那么個娘家,自己的性子也不比吳氏好多少,但安氏的日子卻好過得多,蓋因齊老三肯在她身上花心思下功夫。 他們之間有沒有所謂的愛情,周敏不知道,但感情必定很深厚,而且有能夠彼此相互扶持、攜手度過一生的決心與覺悟。 有人說婚姻是一條船,男女兩人各自坐在一頭,所以中間必須要有些什么東西維系著兩人,才能夠保持住這艘船的平衡,不至于在風(fēng)浪之中傾覆,平穩(wěn)的駛向未來。 成為齊老三和安氏的孩子,她和石頭都是很幸運的,至少有人在這方面給他們做出了正確的示范。 正月初八這一天,齊老三一大早起身,換了一套新衣服,然后上了齊世彬租的車,帶著他去了黃家村,給他說和親事。這一去就是一整天的時間,直到天快黑了,兩人才回來。 齊世彬親自把人送到了齊家山這邊,理由是他有車,不費勁。周敏和石頭聽見動靜,走出門來看,見牛車上是空的,而且齊世彬臉上帶著輕松的笑容,對齊老三也多有殷勤,就知道多半是成了。 不過迎上去走到齊老三身邊,周敏立刻皺了皺眉,“爹喝酒了?” “這種日子怎么可能不喝酒?不喝酒是要壞事的。”齊老三笑著說了一句,又叮囑齊世彬路上小心,然后才讓石頭扶著進了門。 坐下之后,他從安氏手里接過茶水,喝了一大口,這才長舒了一口氣,“總算事情談成了,沒耽誤事。” 其實黃家的長輩是很講道理的,這種事畢竟是齊家理虧,誰會愿意把女兒嫁給名聲不好的人家?要是齊世彬?qū)碲s根趕種,也學(xué)他爹那樣在外頭鬼混,日子還過不過了? 所以齊老三跟黃星彩的父親喝了一整天的酒,推心置腹,從眼前這件事扯到各自年輕的時候,最后又繞回來,這才總算讓對方松了口,要看齊世彬的表現(xiàn)。禮物已經(jīng)順利留下,齊世彬再殷勤些,春耕的時候多過去走動幫忙,事情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 驚蟄之后,便到了春耕的時節(jié)。 齊家山已經(jīng)被完全清理出來,在自己規(guī)劃的各種各種項目落實之前,周敏決定在這些地里都種上作物。 她倒是聽說過,苜蓿,也就是俗稱的三葉草,雖然長相大相徑庭,但同樣是一種豆科植物,既能做牧草又能作為肥地的材料。但是這個時代又沒有種子店可以采購,就靠自己去搜集野生的種子,想要種滿上百畝地,根本不可能。 所以周敏決定先種一些豆類植物和紅薯土豆花生一類不太挑土地的作物,主要也是為了肥地,收成多少不用太在意,就算品相一般,也可以用來飼養(yǎng)牲畜。 重中之重的是之前已經(jīng)耕作過一兩年的二三十畝地,今年的出產(chǎn)全靠它們了。 其實這些地說起來很多,實際上一家人耕種,勤勉些也完全可以勝任,不過為了省時間,周敏還是請了幾個人,一天時間就將所有的土豆都種了下去。然后又用了一天的功夫,往剩下的空地里撒了不少豆子。 自然,種子都是浸過泉水的。搬到這里之后,取用泉水就變得方便了許多。尤其周敏將自己的小樓建在了天坑旁邊,然后用柵欄將包括天坑在內(nèi)的一片地方圈出來作為院子,等閑不會有人到這里來,所以接水的木桶可以日夜放著,效率更高。 不過土豆種的時候還施肥了,豆子索性就這么撒下去,蓋上一層薄土了事。現(xiàn)在還不是種豆的季節(jié),所以周敏是打算等這些豆苗長出來之后,可以讓栗子過來飽餐一頓,完了再將土重新翻過,用來肥地,等到四月左右,再正經(jīng)的種一茬豆,秋天收獲。 既然不追求收獲,自然也就不需要浪費材料了。反正只要泡了泉水,種子出苗就能長得很好。 今年的土豆種子,除了自家用的之外,周敏也往外賣了一點。雖然錢不多,但好歹是個進項,維持一家人日常生活,請人來幫忙種地什么的,都可以從這其中支取。 畢竟為了建房子,去年冬天,她手里的存款又差不多消耗一空。 對于這種總是存不住錢的狀況,周敏也很無奈。不過好在這些投資都是看得見的,再說周敏雖然也喜歡存錢,但更喜歡錢生錢,主要是形成良性循環(huán)。他們現(xiàn)在還在投入的初期,沒有余錢才是正常的。而且這種情形,恐怕要持續(xù)很長一段時間。 種完了地之后,齊家人卻沒有閑下來,反而更忙了。 在周敏的規(guī)劃之中,正房左邊的那一片,會空出來,將來種上各種果樹,形成一片果園。規(guī)模不會很大,周敏追求的是果樹品種齊全。 去年有了這個規(guī)劃之后,她就跟齊老費預(yù)定了不少果樹苗。自家人好說話,齊老費連定金都沒收,就一口答應(yīng)了。所以這會兒樹苗送過來,他們就要趁著這個時節(jié),趕緊將之種下去。 種樹是個比種地更耗費體力的活兒,而且這玩意兒,還得懂行的人過來侍弄,任由它自己長,結(jié)出來的果子不好不說,還容易有病蟲害。所以齊老費過來送樹苗的時候,繞著這地方走了一圈,問周敏,“敏敏,你這樹種下去了可不算完,總要請個人來侍弄吧?你爹可不會這個。” 周敏雖然事先已經(jīng)做了不少規(guī)劃,但畢竟這件事是頭一遭,沒有經(jīng)驗,所以還是有很多疏漏。聽到齊老費這么說,才想到這個問題。她撓了撓頭,道,“之前光想著種樹了,這種事我不太懂,還請老費叔指點我?!?/br> “這也簡單,我送你個人,讓他把這里照管起來就行了?!饼R老費笑瞇瞇的說,“反正你們家大方,村里人人都知道。只怕他們個個都樂得過來給你當(dāng)長工?!?/br> 長工跟主人家簽訂的不是賣身契,但也差不離了。吃住都在主家,什么事都要做,待遇正經(jīng)還不如那些賣身富貴人家的仆人。不過富貴人家也不買他們這些什么都不會的莊稼漢。 能去給人當(dāng)長工的,都是家里沒有地也沒有人,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那種。 大石鎮(zhèn)下屬的這些村子,不說多富足,但這兩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收成也的確不錯。加上如今太平年間,朝廷不說減稅,至少沒什么多余的攤派,日子倒也過得下去。 齊老費這些長工,都是十來年前大災(zāi)荒的時候收的,這會兒周敏想要收長工,正經(jīng)很難找著人。 所以聽到齊老費這么說,她不由動心。不過周敏很快反應(yīng)過來,天上從來不掉餡餅,齊老費家也沒聽說多出吃閑飯的人,肯勻出一個給她,必然是有所求。 這么想著,她便笑著道,“老費叔,有什么事您直說就是了。我要是辦不來,也不好意思要你的人。要是的確能幫得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