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7
睡就成,豬圈牛棚都可以。” 周敏立刻暗道不妙,轉(zhuǎn)頭一看,安氏面上果然帶上了同情之色。 估計要不是做不了主,說不準已經(jīng)一口答應(yīng)把人留下了。 她又轉(zhuǎn)頭去看齊老三,齊老三也在看她,碰上她的視線,便嘆了一口氣,“當(dāng)時我若是沒撐過來,你和石頭或許也不會比他好到哪里去。” 周敏明白他的意思,能搭把手的時候,不要吝嗇,畢竟當(dāng)時若不是村民們周濟,他們家難說還有今日。只是一口吃的,現(xiàn)在的他們也不是負擔(dān)不起。 “但是我們家沒什么要他做的活兒……”周敏垂死掙扎。 齊老三笑了,“真要做事,還怕沒活兒?”他指著門口堆的那一垛柴,“修修補補的東西哪里沒有一點?實在不行,就讓他把這些柴都劈了?!?/br> 頓了頓,又道,“若是他年紀再大些,我就直接問他肯不肯進山跟人一起燒窯了。除了一口吃的,還能拿一點錢,最重要的是學(xué)一門手藝。但這么個半大孩子,實在是……” 冬天進山燒窯實在是太苦太累了,就連村里做慣了農(nóng)活兒的人,去一次也要傷幾年,小孩子去了,沒準就折在里頭,那不是造孽嗎? 周敏轉(zhuǎn)開臉,“爹你都決定了,那還問我干什么?” 這就算是答應(yīng)了。 但她又道,“什么住豬圈的話就不用提了,他留下來,只能跟石頭同住。”說著看向石頭,“你呢,答應(yīng)嗎?” “他小孩子家懂什么?咱們這也是在給他積德?!卑彩狭⒖痰?,“石頭又怎么可能不答應(yīng)?” 話都說到這里了,答不答應(yīng)也沒區(qū)別。 這么想著,周敏不由感嘆,齊老三想過征詢自己的意見,卻根本問都不問石頭。小孩子沒人權(quán),現(xiàn)實就是如此。哪怕石頭已經(jīng)比普通孩子懂事能干了許多也一樣。 那孩子還在狼吞虎咽的吃東西,齊老三走過去將決定告訴他,喜得他直接跳起來,抓耳撓頭,激動得不知怎么好,然后差點兒直接給齊老三跪下磕頭了,好在他及時拉住,總算沒跪下去。 周敏見狀,也說不出什么來了。她轉(zhuǎn)頭看安氏,“我看他身量不高,石頭的衣裳找一件出來給他換了吧。不過要先燒水讓他清洗一下,尤其是頭發(fā),萬一藏了跳蚤,那可是會傳染的?!?/br> 折騰了好半天,人洗干凈了,穿著石頭的衣裳出來。雖然他的身量不高,但畢竟比石頭大很多,衣服的長度倒是合適,但寬度明顯不夠,傳上去緊繃繃的裹在身上。這衣服的布料沒多好,這么穿,勞作起來的時候肯定會撕破。 好在安氏說石頭的衣裳做的時候就考慮到他還會長,收了一部分,只要放出來就可以了。 然后他們總算聞到了這人的名字,他叫侯小田,本來家住后面的九洞村,但是爹娘沒得早,就跟著叔叔嬸嬸過活兒。結(jié)果今年秋天,過了十五歲生日,叔叔嬸嬸就說他也算是成丁了,看在哥嫂的份上養(yǎng)他到那么大已經(jīng)仁至義盡,把人趕出來自生自滅。 平心而論,養(yǎng)個孩子費的東西的確不少,但侯小田寄人籬下,估計別說吃好東西了,就連吃飽也難,所以十五歲了,看起來跟石頭這個十二歲的差不多。而他又可以幫著家里做事,也能折抵一部分。但當(dāng)年他爹娘死得早,卻是沒分家的。就算留下的東西都給叔叔嬸嬸,但房子總有他一半。這個時節(jié),這么把人趕出來,分明是不給活路的意思。 齊老三也沒問他為什么沒留在村里。九洞村和萬山村這種大村不一樣,總共只有十來戶人家,那是真正的抬頭不見低頭見。而且他們雖然也種地,但更多的是打獵維生。而要深入深山,人少了可不行,所以平時都是聚在一起通力合作,誰家會收容侯小田? 人留下了,齊老三也沒說做什么,只讓他安心住著,家里有什么就跟著吃什么,等過了這個冬天再作計較。 其實他這個年紀,在農(nóng)村已經(jīng)勉強可以獨當(dāng)一面了。要不是叔叔半點情面不講,給他留個住處,分點兒吃的,他根本就不需要跑出來。所以齊老三的意思也很明確,收留他只是權(quán)宜之計,過了冬天就要自己去尋出路。 即便如此,侯小田也感動得眼淚汪汪的,連聲道謝。 這天晚上,侯小田吃到了人生中最好的一頓飯,桌子上的菜大部分他都不認得,但味道非常好。他就著菜狼吞虎咽了三碗米飯,才意識到自己添飯的次數(shù)太多了。 在叔叔家時,嬸嬸就該開始說話了。但他小心的看了一眼安氏,似乎在猶豫要不要就這么擱下碗。 周敏直接將鍋端過來,給每個人的碗里都加了一勺。 雖然這個侯小田好像很能吃,但人都留下了,也不至于連飯都不讓人吃飽。 吃完這一晚,侯小田意猶未盡的放下碗,揉了揉肚子。這家的飯菜真好吃!最重要的是吃得非常飽!他從來沒有吃過這么好吃的飯! 齊老三也沒安排侯小田要做什么——說劈柴只是玩笑話。但是第二天,周敏卻實實在在是被外面喧嘩的聲音驚醒的。 睜開眼睛,卻發(fā)現(xiàn)天才剛剛蒙蒙亮。 周敏本來打算睡個回籠覺,但外面的聲音越來越大,她也終于聽清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侯小田好像一大早就開始起來忙碌了,這會兒是被安氏發(fā)現(xiàn),所以在跟他說話。 一瞬間,周敏的心情有些復(fù)雜。 她躺了一會兒,最后還是以絕大的毅力離開被窩,哆嗦著穿好了衣裳,梳了頭。 出去一看,侯小田正用竹枝扎成的大掃帚打掃院子。 其實農(nóng)家的這種院子都是□□的地面,既沒有鋪石板也沒打水泥,怎么掃灰塵石子都是掃不干凈的,所以打掃的頻率也不高,只有地上積了樹葉之類很明顯的垃圾,才會掃一次。 但即便是這種地面,掃一下還是會明顯的感覺到干凈了。地面上還殘留著細竹條刷過時留下的痕跡,空氣中是有些濕潤的泥土味道,在晨光里看到這一幕,周敏覺得身上的懶散似乎都消除了好多。 但是后來據(jù)安氏說,他可不止掃了地,還用桶打了水提進家里,然后又去給山墻邊的兔舍和雞舍里添了一把草,又將灶房里的豬草都剁碎了。要不是對家里不熟悉,他或許已經(jīng)生火直接煮好了。 不可否認,這件事讓全家人對侯小田的觀感都好了很多,勤快肯做事的孩子,總是更讓人喜歡的。 這樣,侯小田就正式在齊家住了下來。村里人知道了,有人過來問幾句,但當(dāng)面都沒說什么。孩子挺可憐的,齊家愿意拉一把是他們自己的事,雖然背后不免有人議論齊家這是發(fā)財了,連外人都養(yǎng),卻舍不得周濟村里,語氣里的酸意隔著兩條路都能聞得見。 這件事對齊家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安氏發(fā)現(xiàn)自己無事可做了。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