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7
周敏之所以選擇這片地方,固然有她所說的那么多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還在于這個地方距離山泉更近,有這片土地作為遮掩,來往此間取用泉水也就不那么打眼了。 所以被她挑中的地方,便在距離天坑不遠處,是一片十分平坦的山地,適合開墾。 至于為什么不選擇天坑? 之前只是山野中胡亂生長的花草樹木藤蔓也就罷了,就算長得好些,也不打眼。但如果真的在這里種了莊稼,而且長得比別處都好,那就十分惹人注目了。 在還有個齊老四虎視眈眈的情況下,周敏并不愿意出這種風頭。 ——雖然齊老三說他會解決這件事,但人心從來都是世界上最難測的東西,焉知現(xiàn)在消停的齊老四不會因為眼紅又折騰出什么幺蛾子? 因為大伯公事先答應過,所以雖然有人后知后覺的發(fā)現(xiàn)了這個地方的好處,但卻沒有人過來開荒。安氏帶著周敏和石頭,花了好幾天的時間,才將這一片初步清理了出來,木柴砍掉,石塊撿走,土地翻松。 但這只是基礎(chǔ),接下來最重要的是將地下埋藏的樹木根系都挖出來,否則留在地里,到了春天很有可能再次發(fā)出新苗。這些根系深埋地下,汲取養(yǎng)分的能力非常強勁,種在薄土之上的莊稼是搶不過的。 但這個活兒,對婦孺來說,就比較困難了。 好在村子里家家都知道他們在開荒,這會兒雖然要開始預備春耕,但也不算那么急,所以有閑暇的人不少,冬叔帶頭,便也有人過來幫忙。他們只需要將飯菜準備得豐盛一些,便算是酬謝了。 這些事都是大家自發(fā)幫忙,也不獨是他們家,村子里其他人家,若遇上困難時,眾人也都會主動前往相幫。 不過雖然規(guī)矩如此,但這些人情周敏也都記在心上,將來有機會再還回去。 雖然人家來幫忙不圖你什么好處,但如果能有好處,誰不高興? 這樣,不到十天的時間,三畝荒地就開出來了。其實這山里的土地,若說貧瘠,肯定算不上,挖出來的都是黑土,看上去十分肥沃。只是之前沒種過莊稼,收成很難保證。 等到歇下來,周敏這才注意到,又到了元宵節(jié)了。 這萬山村里自然不可能有什么花燈,但也有自己熱鬧的法子。這一日村中沒人出去干活,都聚集在祠堂前的場壩里,有能歌善舞的村民自發(fā)出來表演,讓大家一飽眼福。 當然,這也是個年輕男女們相處乃至定情的好機會,大家心照不宣。 莫說石頭這個真小孩喜歡這種熱鬧,就是周敏,來到這里半年了,卻基本上沒有任何娛樂活動,難得有這樣的表演,雖然水平一言難盡,但她還是看得非常開心。 令她驚奇的是,居然還有人來對她獻殷勤! 沒錯,獻殷勤,年輕的小伙子站在她身邊,那叫一個欲語還休,還以為不著痕跡的炫耀著自己的新衣和裝扮,甚至有邀請她跳舞的,讓周敏又好氣又好笑。 但她又不是真正的同齡人,自然對這種幼稚的游戲沒什么興趣,統(tǒng)統(tǒng)都裝作不懂。 倒是石頭的臉色很難看,但凡有人過來,必定站在她身邊,虎視眈眈,似乎想運用神目大/法把人瞪走。讓周敏心中不由犯嘀咕,難道石頭小小年紀,已經(jīng)懂這些了么? 不過這個時代畢竟沒有照明設(shè)備,到了天黑,這歌舞也就散場了,眾人咂摸著余味,各回各家。 第二日一家人又起了個大早,這回卻不是要去地里忙活,而是打算進城! 過了年,天氣逐漸轉(zhuǎn)暖,齊老三的人參養(yǎng)肺丸快吃完了,身體也日漸好轉(zhuǎn),差不多到了去縣城復診的時候。而且周敏還打算去縣城尋摸一下,是否有什么村里沒有的新鮮種子,買一點回來種上。 她早早打聽到齊老費家在縣衙當差的大哥齊世云今日就要返程,正好可以蹭車,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而既然有車可坐,周敏也就決定捎帶上一家人,讓安氏和石頭也去看看縣城,見見世面。 ——雖然她打從心底里覺得,縣城里也沒什么好看的,但總比萬山村強些。 牛車雖然開闊,但坐上六個人,也就顯得十分逼仄了。尤其齊世云還帶了不少東西去城里,也占了很大地方。 這使得他的臉色很不好看。 不過這也只是開頭,周敏上車之后,便不顧對方難看的臉色,一直在跟他搭話,而且都撿好聽的說,很快就說得齊世云面色柔和,不是那么計較擁擠的問題了。 他覺得不悅,無非是覺得鄉(xiāng)野村民不配跟自己坐在一起的心理作祟,一旦覺得對方也有可值得交往之處,自然就不會在意了。 好聽話說了幾籮筐,周敏口干舌燥之際,才總算是又到了縣城。 走的還是上回那道城門,門上并沒有匾,但周敏終于從齊世云口中打探到了這里的地名,叫做高順縣。 入了縣城之后,跟齊老費約定好到時候在縣衙附近見面,一家四口便下了車。周敏隨便找了個人問路,順利找到了縣城集市所在。 她沒急著去找種子,而是一家人從頭開始慢慢逛。對于安氏,石頭甚至齊老三而言,這縣城的光景都是平時難得見到的,自然不免好奇想多看看。但都知道家里的情況,所以也沒打算買,所以只是謹慎的查看。 這種神態(tài),一眼就能夠分辨出那種“鄉(xiāng)下人進城看什么都新鮮”局促,自然也沒人會來招呼他們,甚至伙計還會不著痕跡的盯著,生怕他們伸手去碰店里的東西。 別人沒注意到這一點,周敏卻是眼尖的發(fā)現(xiàn)了,心想衣冠取人,還真是古往今來的通病。 但她總有一天,一家人走進這店里,不會是如今這種神態(tài),也不會是什么都買不起的窘迫。 不就是賺錢嗎? 這年頭賣東西不講究貨物品種齊全,每家店里基本上都只賣一種東西,多半都是老手藝,質(zhì)量過硬。而且同類的商店,也都集中在一起,非常方便。所以很快周敏就找到了賣種子的地方。 不愧是縣城,周敏很快驚喜的發(fā)現(xiàn)了許多村子里根本沒有的東西。 土豆!玉米!瓜子! 每看到一樣周敏就忍不住眼睛放光,這些可都是好東西啊!前二者屬于種植難度低產(chǎn)量高又能果腹的東西,對萬山村這種地方、他們家這種情況來說,再合適不過。 此外周敏還買了不少蔬菜種子。有菘菜,萵苣,黃瓜,蠶豆,豌豆……最重要的是,居然還有西紅柿和辣椒!這兩樣是周敏之前一直沒有見到的,做菜似乎都少了許多滋味。這會兒發(fā)現(xiàn)有賣,自然喜出望外。 但是周敏很快發(fā)現(xiàn),種子的價錢也不便宜。 最后她只能咬牙,每樣買了一小包,倒是土豆和玉米多要了一點,畢竟這是可以充饑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