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3
兒子睿城?!?/br> 武侯爺?shù)穆曇魩е湴粒骸俺家詾?,衡清這辦法很好,適合沖鋒的,去學習陣前沖殺,會算計別人的,就待在后方算計別人。好鋼都用在刀刃上,誰也不浪費。不然,要是牧之那種人,跟著臣沖殺,不用一個來回,就丟外面了?!?/br> “話糙理不糙?!北菹卤欢簶妨耍骸熬桶凑涨浼艺f的辦,以后武舉分為兩項,武功,謀略?!鳖D了頓,陛下開口:“只是這兩者,可以有偏向,卻不能瘸腿?!?/br> “謝陛下!”武侯爺樂顛顛的回了自己的位置。 傅元悄悄瞄了一眼武侯,見他樂顛顛的站回自己的位置,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人家的義父看著傻不愣登的,但是關(guān)鍵時候,還能神助攻。反觀自己的爹爹,整個金殿中第一個反對自己的,就是自家老爹。 坑兒子不倦??! “衡清,你可知道,你的建議,有多少可行性?”陛下覺得不說點什么,這大殿上的氣氛就不大對勁了。好像衡清便是自己內(nèi)定的狀元一般。他不知道的是,就算他說了點什么,衡清也依舊是眾臣眼中的內(nèi)定狀元。 衡清不卑不亢的坐在大殿中央:“未知?!?/br> 眾臣唏噓不已,瞧這個人也只是嘴上說說。 “此話怎講?”陛下卻好奇了。 陛下于衡清也算相識,自然明白衡清的習慣,一件世情不到百分之一百的可能性的時候,對于衡清來說,就是未知。 “臨江一縣,自去年開始,便全民讀書。一年時間,已經(jīng)小有成效。”衡清的話,讓大殿中不少人驚訝不已?!叭缃瘢R江縣中,九成人識字,五成人會書寫,各行各業(yè),皆有人才?!?/br> 普及教育的思想,是容白和溫婉提出來的。但是,容白和溫婉的教育模式不符合現(xiàn)在的情況,所以,衡清修改之后,照搬到臨江縣中??汕傻氖?,因為之前一系列的事情,唐瑜和衡清,在臨江縣中地位極高,而且溫婉在溫婉到臨江之后,臨江集團又多了一個衣食父母。 所以,推行教育才那么順利。 但是,這種模式,推廣到全國的難度太大了,溫婉要是能成為全國百姓的衣食父母,那擔憂的人,就要換成陛下了。 “竟有這等事情?”陛下對這個倒是很好奇。 朝中不少人也對這種事情好奇。若是一個小小的縣可以推行,那么為什么不能推行到全國?要知道,這種事情,要是能推行到全國,那么大雍便能開創(chuàng)更加盛世的盛景! “臣記得,如今工部尚書,是之前臨江縣的縣令吧。”一直沒有什么存在感的左相看著更沒存在感的工部尚書。 說起這工部尚書,也可以稱得上是個奇人了。考了五六年才考到個會試吊車尾,之后,便被派往臨江做縣令,這一做,就不得了。三年時間,將一個不怎么打眼的縣城,做成了南方比較富饒的縣城。 就連稅銀,都比別的縣城多了兩三成。 要不是最后臨走的時候,臨江爆發(fā)瘟疫,他回來,也不會從京兆尹做起。 這京兆尹跟臨江縣令的官職差不多,但是待遇水平就好得多了。這縣令也不知什么時候,跟五皇子搭上,弄出了好幾個奇奇怪怪的東西。工部尚書一看,就喜歡上了。直接求陛下將這人調(diào)到工部,頂了工部侍郎的缺。 這次轉(zhuǎn)變,離這人到京城,不超過三個月。 接下來,更戲劇化了。原來的工部尚書沒過多久,就得了重病,只能告老還鄉(xiāng),工部一眾人中,最活躍的,就是這個人了。結(jié)果,陛下朱筆一揮,這人便成了工部尚書。可以說,整個京城,沒有人脈關(guān)系,官職爬得最快的,就是這位工部尚書了。 ☆、第三百八十四章 金榜前三 鄭尚書有點懵。 他最擔心的,就是別人問起他臨江縣的諸多事宜。臨江災后的事情,他最多也就是個出出力的人,甚至,力都沒出完,就撂挑子走人了。尤其是在衡清說的那學校開辦之前。 那個學校的存在,鄭尚書是知道的。當初,最先被邀請的人,就是鄭尚書。不過,他拒絕了。因為,當時已經(jīng)是考評期的最后階段,他本就不必要插手,更別說,那銀子從倉庫中拿出來,自己考評的政績就會差不少。 雖說,自己是臨江的父母官,但是,就算是父母官,那也是官,而不是真正的父母啊! “鄭愛卿,你對著臨江的學校了解多少?”陛下含笑問道。 “回陛下,微臣在臨江的時候,還沒有臨江學校?!边@個時候,鄭尚書可不會糊里糊涂的就貪這點功勞:“當初,臨江百廢待興,力保百姓已經(jīng)十分艱難,臣無暇分心這些事情?!?/br> 鄭尚書說的很溫婉,比起百姓的生死來說,辦學校什么的,都是不足為道的。沒有百姓,辦了學校,到底什么人去上? “臨江的教育,是在鄭大人考評之后方才發(fā)展起來的。”衡清也沒戳穿鄭尚書:“如今,京城也有個與學生設想中一般的書院,若是各位大人不相信,自可去松下書院,親自體會一次?!?/br> 任何嘴上說說的東西,都比不上事實來得有說服力。 這下,沒人再懷疑衡清。京城的松下書院,可是出名很久了。首先,它的規(guī)模,是整個京城最大的。其次,它的實力也非常大。單單一個圖書館,便能說明一切,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沒有學生。尤記得松下書院開門的那一天,幾十個馬車,排成一行,緩緩駛進書院的場景可是嚇呆了不少人。 陛下又問了一些書院的細節(jié),以及各種各樣的規(guī)劃,衡清婉婉道來。到后面,整個朝堂上,只有衡清與陛下的你問我答。就算是這樣,也沒有一個官員敢打斷,甚至還有人聽得如癡如醉。 “如今看來,這第一名,也實至名歸?!眴栴}討論告一段落,陛下站起身感慨:“衡清,朕曾說過,你若是三元及第,那朕便許你入朝為官。如今,你三元及第,朕也兌現(xiàn)諾言,如今吏部侍郎空缺,你頂了這個缺?!?/br> “謝主隆恩。”衡清俯首,姿態(tài)嚴謹。 說完,看著另外兩位:“趙銘,你的眼力極好,有見地,卻少思緒,朕封你為韓林編撰,多看看古今典籍,看看圣人與凡人之間的差距?!?/br> “謝主隆恩?!壁w銘叩首,姿態(tài)極其恭敬。 “陽舒,你這想法,著實紙上談兵,不了解百姓生活,朕便封你為巡按使,好好為朕看看百姓是怎么生活的,不游歷天下,不準歸來!” “謝陛下!”傅元開開心心的拜倒在地。 三人的名詞,看陛下的封賞便可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