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6
。 大門上剝脫的朱漆和銹跡斑駁的銅環(huán),讓莫小雨有了一瞬間的失神。 依稀仿佛間,她似乎看到了一個清秀淡雅的女子,背著一個小小的藥蔞,從大門中走出... 定了定神,莫小雨輕輕地扣響了門環(huán)。 似乎早有準備一般,只是一楞神的功夫,大門就已經(jīng)被人從內(nèi)打開。 一個年邁的仆人,佝僂著腰,用混濁的目光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番莫小雨,便做出了一個“請”的手勢。 只是手中搖響了早已備好的銅鈴,一下、兩下、三下,莫小雨默默地數(shù)著。 不一會兒,三長老便匆匆地從內(nèi)堂之中迎了出來。 自責地拍了拍自己的腦袋,懊惱道: “年紀大了,便不中用了。幾杯薄酒,就讓外公宿醉不醒到現(xiàn)在。 本來,今日是想讓啞伯接你回家的,卻不曾想一直睡到現(xiàn)在?!?/br> “啞伯?” 莫小雨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 “可是,我看他不聾呀,應該不是天生的吧?” 三長老的眼中滑過一絲警惕,只是一瞬間的功夫,便已恢復了常態(tài),心中暗惱自己, “怎么就忘了,這丫頭也曾中過啞毒呢?!?/br> 又轉念一想,似乎哪里有些不對勁兒。細細地琢磨了一下,方才如夢初醒: “從來沒有人,給過這丫頭解藥!” 這再打量莫小雨的目光,便已帶著明顯的芥蒂和探尋之意,他發(fā)現(xiàn)自己似乎是低估了眼前的這個女娃。 這孩子雖然長相酷似她的娘親,卻恁是精靈古怪的很。 遂又聯(lián)想到這丫頭自清醒之后的種種出色表現(xiàn),第一次,三長老有了不妙的預感。 莫小雨卻仿佛沒有意識到,自己已引起了三長老的警覺一般,只是親親熱熱地挽住了老人的手臂,打趣兒道: “世人只道雞窩里飛出金鳳凰,卻不知道,這'雞窩'在飛出金鳳凰之前,所耗費的心血! 悅兒今天便是來看看娘親家的'雞窩'呢。” 嘴里說著,這人就已經(jīng)不請自進地向屋內(nèi)邁去。 無可奈何的三長老,也邁著不太情愿的步伐跟了上去。 房間里確實有些頹敗的氣息,莫小雨倒不嫌棄,東瞧瞧,西看看,走著走著便到了內(nèi)院。 眼前就是一亮,這才是三長老的真正居所吧。 只見入門便是曲折游廊,階下是石子鋪成的甬路。再往里走,是三間房舍,一明兩暗。 里面都是合著地勢打就的床幾椅案,雖是雕刻著簡樸的圖案,但卻是這里難得一見的檀木,泛著淡淡的清香。 床塌上鋪著錦被,繡工也是精致的很,散發(fā)著女子才有的幽香。梳妝臺上雖無胭脂水粉類的擺設,但就是給人一種風情萬種的氣息。 從里間房內(nèi)又得一小門,只是門上掛著一把精巧的銅鎖,看那鎖頭的光澤與圓潤,似是常常有人開啟一般。 大致地瀏覽了一下,莫小雨這才訝異地回頭,嘴里喃喃地道: “看來娘親的母家,還真不是雞窩呢,難怪養(yǎng)得出兩個玲瓏剔透的女兒?!?/br> 這話雖是小孩子心性,但卻不啻于警鐘長鳴,三長老的面色,立馬變得不自然了起來,慌忙解釋道: “鳳族雖是沒落了,但無論怎樣清苦,這祖上留下的基業(yè),外公卻是分毫也不敢動呢。” 莫小雨遂天真地一笑,指了指里間房內(nèi)上了鎖的小門,打趣兒道: “若是這門里走出一個美嬌娘,悅兒也不意外呢,這房間雖是簡樸了一些,但卻是干凈溫馨的很吶。”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三長老暗暗地捏了一把冷汗。 若不是知道這丫頭在被掠來之前毫不知情,他都有一種馬上要將她滅了口的沖動。 同時,心里也在暗自責怪自己,為什么從前就沒有想到,單是啞伯一個年邁的仆人,是無法將房間打掃得如此潔凈溫馨的。 這再看向莫小雨的目光,便是復雜了起來。 如此聰慧的女娃,不能為己所用,還真是可惜了。 殺機頓時已起。 他哪里會想到,莫小雨今天就是來“打草驚蛇”的! 第八十四章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莫小雨所說的“患生于多欲”這句話,是絕對的精典。說是“一語道破天機”,也一點兒都不為過。 她那好外公雖是有苦衷,但并非別無選擇。 “善”與“惡”,本就是一念之差。但就是因為**多了,才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三長老自幼便天資聰穎,對醫(yī)、毒都有著極高的天賦和自己獨道的見解。 可以說,他大概是中醫(yī)史上,第一位發(fā)明用中藥促進排卵的醫(yī)學天才! 外人只道莫小雨的娘親是雙胞胎,卻不知,那一胎一共生下了三個,二女一男。 看著自己用藥物催成的三胞胎,三長老有那么一點點的遺憾。 兩個女兒如花似玉,兒子卻“先天性唇腭裂”,也就是現(xiàn)代人所說的“兔嘴”。 在那個愚昧的年代,在所有人的眼中,這便是妖怪。 與其被旁人指指點點,不如自己親手了斷吧。 于是,趁著妻子產(chǎn)后昏厥之際,他狠下心腸,抱走了那個男嬰,本想著自己偷偷地處理掉。 也許是天意吧。 就在他準備下手之時,那孩子卻突然睜開了雙眼。 那么干凈、純澈的目光,讓三長老的心,突然就軟了下來。 雖是又將這個兒子抱了回來,但對外仍宣稱是雙胞胎女兒。 也許是母子天性吧。 悠悠醒轉的妻子,在一開始見到這個孩子時,雖是連呼“妖怪”,卻也沒抵得住一個做母親的本能。 于是,在三長老的內(nèi)院,那個小門的背后,這個孩子存活了下來,取名“天賜”。 隨著孩子們一天一天地長大,這藥物的副作用,便在女兒們的性格上顯現(xiàn)了出來。 這雙胞胎女兒雖是各個姿容秀美,聰慧絕頂。只是那性格卻確是南轅北轍,各自極端到了一種病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