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3
業(yè)家的時候,她還記得第一次出攤的經(jīng)歷,記憶尤甚,也正是因為有了那一次的狠心,才成就了日后的她。 上回看地方的時候,好歹還有丈夫陪著,真正第一次出攤,真得只有楊文蘭一個人,把東西擺出來,她還擔心著,會不會有人過來攆她。她想開口叫賣,本來以為是簡單的事情,卻是幾次張口,都似乎叫不出來,心里為難死了。 怕人多把她的東西拿走,她沒敢擺出來太多的東西,路上的行人匆匆看她這邊一眼,也不過一眼就過去了。眼看著時間往下走,想著丈夫的支持,想著家里的四個孩子,楊文蘭一閉眼,就像她一恒心踏上從公社到縣里的車一樣喊出口:“看一看,瞧一瞧,香港廣東的新鮮貨,最好最炫最流行,牛仔褲,電子表……!” 改革開放的風已經(jīng)吹進了新蘇小縣城,消息靈通的青年,已經(jīng)聽說了一角半點兒的港臺南邊的繁華,又那親戚有關(guān)系的,一個電子表蛤蟆鏡拿出來,就能羨慕死人,那有型的牛仔褲,更不是自家做的肥大褲子能夠比擬的,頓時間,走過路過的人不在只是看一眼就走,攤子前開始聚集人,當他們真得注意到,這些和他們曾經(jīng)聽說或者看過羨慕不已的東西,是同樣類似的,有的甚至更精致…… 最先動心的永遠都是追求時髦的年輕人,問了價錢,是自己工資口袋里的錢能負擔的起的,那就立馬下手買了。楊文蘭的第一單生意成了,真金白銀的拿到手,她不由地來勁了,嘴上剛才磨具葫蘆難開口的話,也不再難。文娟特別給她尋得師傅電話里教給她的話,也就一套套的自然說了出來,有一單開始,就有第二單! 錯過這個村就沒這個店,有那身上沒帶那么多錢的,也急忙急促的跑回去周轉(zhuǎn)或者拿錢,等到下班高峰期,楊文蘭簡直忙得顧頭不顧尾。 不過,她始終緊急meimei和師傅的指點,笑臉迎人,眼睛看進貨,手上數(shù)好錢,一個一個來,動作要快,手上不能慌,一個一個應(yīng)付,忙得有了些頭緒,真正想要的也愿意等待,這生意也就一個個成了,成單越多,錢放在自己口袋里,楊文蘭就越興奮,越沉著…… 直到她因為第一次,沒干帶太多的東西,手頭的袋子,帶出來的東西居然被人一搶而空了,后面還有等著買和詢問的,她不由招攬著讓他們明天再來,她會帶更多東西過來,還有他們打聽的東西,讓他們知道她的東西齊全著呢……其他人有盼頭,雖然有些遺憾,但也只能明天提早過來,和楊文蘭約好了時間,才都散去。 賺錢了,賺到前了,楊文蘭捂著自己興奮的噗通噗通跳的劇烈的心,一頓沒吃飯也不覺得餓,也不打開腰上的口袋數(shù)錢,而是看了一圈左右沒人注意,抓緊時間一路小跑進了汽車站,然后直接坐上車,一路偷偷捂著口袋,直到看見上完下午的課,騎著小妹的自行車,來接她的張大海心才安穩(wěn)下來心。 “大海,賺錢了,東西都賣完了,好賣的很,縣里的人搶著要!”她興奮的壓低聲音和丈夫說道,從貼身的口袋里抽出來兩張十塊錢,她激動地道:“大海,拐個彎,去供銷社,給孩子買糖買rou吃!” 回了家,楊文蘭才敢和丈夫一張一張把錢數(shù)了數(shù),就那么一會兒時間,她手頭居然有五六把塊錢,讓丈夫幫她算了下,刨除掉成本,還能三百多塊錢,就今天一天,她居然賣了一年都掙不到的錢,夫妻倆震驚不已,也瞬間顛覆了概念。 一次的成功,讓楊文蘭夫妻吃到了甜頭,第二天第三天更多的收入,讓夫妻倆更加有動力,兩人把家庭分配更加分明,楊文蘭負責往縣城跑著售賣,一路都要在熱鬧的人場,不走偏路增加危險,張大海負責上課在家里照顧孩子,看顧孩子的學業(yè),接貨點貨盤賬,接送楊文蘭上下車,夫妻倆合作,家里的生活也就開始大變個樣子。 待到干足了一個多月,過了那股子新鮮勁,收益取向平穩(wěn)地攤也開始有人注意上,楊文蘭手頭積累了些資金,不由得狠狠心,和丈夫商議,又聽取了文娟的意見之后,專門在百貨大樓附近找了個鋪面租了下來,按照文娟的囑咐,一下子簽了三年的合同,正正經(jīng)經(jīng)的開店做生意。 熱熱鬧鬧的放了一掛喜慶的炮竹,又搞了搞開店喜慶的折扣活動,楊文蘭這店鋪也就盤活了。 第三百零五章 新鮮 有了這正經(jīng)的鋪子,楊文蘭不用著急趕著車回去,也不用擔心有誰來破壞攤位,只要盯緊了別被人摸走之前的東西,人來客往的,雖說是付了大貴的房租,但是收益反而比之前更高了。 因為她這里,時時都有最新鮮的東西,在新蘇縣也慢慢有了名氣,積累了一批老主顧,還有了散攤的人,或者附近富裕些的鎮(zhèn)上的人,來她這里拿貨。楊文蘭一個人忙不過來,手頭的錢足了,她也想孩子,家里也沒有太多值得掛牽的,索性,她就和丈夫商量,找找關(guān)系,狠狠心,把四個孩子都轉(zhuǎn)到了縣里上學,讓丈夫過來幫她。 她賣東西還行,出力氣也行,但是盤帳算帳這個隨著生意越來越好,就十足的不夠看。張大海十足的見證了一家人的改變,和現(xiàn)在的機遇,窮則變通,不能讓媳婦一個人辛苦養(yǎng)家,也就一恒心,斬斷后路,辭了在村里人看事鐵飯碗的教師,全心幫媳婦忙,照看孩子的學業(yè)。夫妻倆互補,互相體諒,互相幫助,不僅是生意越做越好,日子越過越紅火,連感情都更加深厚。 一家人都來縣城了,總得有個落腳地,算算手頭的錢,購買房子的,她就聽了文娟的勸,尋摸了合適的房子,狠狠心,就買了位置不錯,附近安全有保障的房子,雖然不過是三間房加個院子,就足足花了一千多塊錢,但是也是一家人在縣城落足了,不說日日雞魚rou蛋不斷,卻也隔三差五的吃著,要是愿意,日日也能吃得起。 孩子們身上有了可身的新鮮衣服,享受別人羨慕的陽光,驕傲歡喜,體諒著父母的不容易,學習成績也就蒸蒸日上,夫妻倆也就更有干勁和奔頭……而這一切,夫妻倆的心中,也倍加感謝指點他們走上這條康莊大道的文娟,親戚感情也越發(fā)的好了。 當然,再來看沈茂林和沈二牛兩兄弟,可能在這幾家人中,他們倆是最悄無聲息的。家里的秋種完成后,兩人給文娟和沈衛(wèi)國去了電話,就拎著簡單的行囊踏上了去廣州的路。既然打算合伙,哪怕僅僅是出資人,文娟也把事情辦得敞亮妥貼。兩人去廣州的車票,是文娟托陳庭夫妻幫忙買的,兩人到了廣州那邊,是文娟托秦飛揚聯(lián)系那邊的人,給他們帶路,熟悉那邊的門路。 當然,這一對兄弟倆也不是說大話白享受的人,文娟的前期妥貼,也更加深了兩兄弟的動力,他們?nèi)サ侥沁呏?,深?/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