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
…… 唐嘉木站起身,決定再四處看看。他走出街道,拐過一個彎,又繞過一個小山丘,來到了牲畜交易市場。市場建在一片斜坡上,大門處于最高點,站在大門口,可以俯瞰整個市場,市場分成了幾個區(qū)域,牛羊馬驢豬分區(qū)交易。 他就站在門口,看著熱鬧的市場,心里琢磨著要不勸勸父母多養(yǎng)點牲畜定期趕來賣,山上更適合養(yǎng)什么呢,羊好像不錯,天天吃草,不需要太多成本…… 他正凝神思索,突感臉上刮過一陣風(fēng),他忙抬頭,一個膀大腰圓的中年男人匆忙走過,往大門外小跑著出去。 唐嘉木順著方向看出去,有人趕了三五只山羊往市場而來,中年男人跑到賣羊人前,直接把羊給攔下了,然后才引著賣羊人往市場里走,徑直走向了一個羊群,那里有兩個小伙子看著,用圍欄圍了起來,目測估計有三四百只山羊。 三四百只在當(dāng)?shù)亟^對是一個大數(shù)目了,唐家村全部的羊加起來也沒有這么多,看來這個中年男人需求量有點大,人家賣羊人還沒進市場就跑出去截胡了,生怕被別人買走。 唐嘉木好奇,走過去問:“叔叔,您要買多少羊?” 中年男人看了一眼唐嘉木:“有多少要多少!小伙子你家要賣羊?” 唐嘉木遲疑了一下,家里好像也沒幾只羊,他點點頭:“是啊,不過今天沒趕來。” “下一個趕集天我也在,你們把羊趕來直接找我就行,只要羊好價錢好說?!?/br> 唐嘉木點點頭默默記下了。 …… 看太陽已經(jīng)過了正午,唐嘉木得去松香站找唐慶國,等他來到松香站時,唐慶國已經(jīng)稱完重在等結(jié)賬了。 松香站里面是一個長條形院子,外加兩排平房,平房橫豎相接形成一個直角,一邊是稱重房,另一邊是結(jié)賬房。 院子里堆滿了一對對空木桶,屋檐下擺放了幾條長凳,上面坐滿了人,沒凳子坐的就都蹲在邊上乘涼。 人很多,都是山上各村寨來賣松脂的,不管是從哪座山頭來的人,大家經(jīng)常在這里碰面,至少都能混個臉熟,有的聊多了便成了熟人,這時候正在三三兩兩的聊著天,等喊名字結(jié)賬。 收松脂的是一個半禿頂中年人,他拿一個小本子,在稱重房一個個稱重記錄,等都稱完了再拿著小本子到結(jié)賬房結(jié)賬。 唐嘉木走進院子時他正好走進結(jié)賬房,把朝外的窗戶推開,開始一個個喊名字。要是有人來晚了,就只能等他結(jié)完這一批賬再去給稱重。 唐慶國今天到得不早也不晚,剛好排在中間位置,看進度估計還得再等個把小時才能輪到他。唐嘉木也不想再去逛街了,他把賣茶的幾十塊錢交給了唐慶國,站在屋檐下乘涼。 唐嘉木剛站定,就見大門口走進一個人,單肩挎一個空麻袋,一看就不是來賣松脂的。距離有點遠,唐嘉木還沒看清,唐慶國卻先開口了:“那不是蘇永勝嘛,他不賣松脂他來做什么?” 原來蘇永勝是口渴了,來松香站討口水喝,這里免費提供開水,水壺里還添了茶葉。 大家都是挑著幾十公斤松脂,走了十幾二十公里山路才到這里,若是連水都不提供,未免太不人道。 如果不來這里,外面想喝水了就得花錢買,或者進小餐館點上一碗米粉面條,再跟店家討杯水喝。 喝了水,蘇永勝感覺整個人都精神了起來:“慶國,什么時候輪到你結(jié)賬啊?結(jié)完一起回去吧,我茶葉賣完了,街也不想逛了,沒什么要買的?!?/br> 唐慶國看了看結(jié)賬窗口:“快了,今天我們也沒有要買的,等下順路正好一起走?!?/br> 說完看了一眼唐嘉木,又問蘇永勝:“飯吃了沒有?” 蘇永勝說:“不吃了,早上家里吃了來的,也不餓。你挑這么重的擔(dān)子來肯定餓了,結(jié)完賬得去吃一碗面吧?!?/br> 山上人來趕集,早上在家里吃了早飯下山,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了中午,即使在家里閑著也早就吃過午飯了,何況走了那么遠的山路,還負(fù)重幾十公斤,哪有不餓的道理。一般都會在趕完集辦完事后吃上一碗米粉面條之類的,好有力氣趕路回家,但很多人為了省錢,寧愿餓著肚子回去。 蘇永勝今天只是來賣茶葉,茶葉不重,沒那么辛苦,他自然沒有還要吃飯的道理。 唐慶國從衣兜里掏出賣茶葉的錢,抽出一張十塊的,遞給唐嘉木:“阿木你去吃,順便看看有什么想買的就用剩下的錢買,我也不餓,我們就在這里等你。” 早上來的時候請拖拉機拉松脂花了兩塊錢,自己也算是省了力,唐慶國更舍不得再花錢吃飯了。 唐嘉木接過錢就往外走,要是上輩子的他,看父親這樣,自己肯定也不吃了,他要是不吃,唐慶國就會帶著他到小餐館,買兩碗面條,一碗素面一碗雜醬面,素面一塊錢一碗,雜醬面得一塊五,素面自己吃雜醬面給唐嘉木吃。 唐嘉木理解大人們?yōu)槭裁词″X省到這個地步,上輩子上高中時,有一次寒假要回家過年,唐嘉木不幸丟了錢,沒錢買回家的車票,曾經(jīng)周末去搬過磚的工地也已經(jīng)停工放假,他準(zhǔn)備沿著公路走回家,說不定半路碰上拉貨的貨車還可以攔下來請人家捎上一段。 李秀英趕集時給學(xué)校打電話找到唐嘉木,問什么時候回家,得知情況后的李秀英慌了神,身上僅有的一點錢已經(jīng)買了年貨,她在街上不停地轉(zhuǎn),從街頭到街尾,碰到熟人就開口借錢,要給唐嘉木匯車票錢,借錢口難開,但又沒別的辦法。 大家都沒錢,有人身上真有點錢也不太敢給你借,誰知道你什么時候能還上,等到自己要用錢時你還不上豈不是要抓瞎。 到了太陽西下了李秀英還沒借到錢,也不知道跟多少人開過口,轉(zhuǎn)了多少圈街道,直到郵政下班前才終于跟三個人借到50塊錢匯了過去,唐嘉木因此才得以順利回家過年。 這還是后來唐穎告訴唐嘉木的,說那天她跟著母親趕集,親眼看見李秀英借錢借到哭。 現(xiàn)在的唐嘉木對金錢有了新的認(rèn)識,明白光靠省是省不出錢來的,掙錢才是大頭,吃飯錢更是不能省,餓出病來多的錢都要花出去。 唐嘉木摸了摸口袋,爺爺給的五塊錢,早上給了拖拉機師傅兩塊,還剩三塊,剛好夠買兩碗雜醬面,父親給的十塊錢買一碗雜醬米粉,還能剩下八塊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