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6
書迷正在閱讀:神級向?qū)?/a>、狀元夫人養(yǎng)成記、攻陷(H)、春夏秋冬四部曲(H)、異種奇聞 (H)、將軍夫人鬧離婚、談戀愛不如打臉、她的中尉先生、吸血鬼飼養(yǎng)手記(H)、全娛樂圈都叫我親媽[穿書]
離水源處也近,靠著山,采摘也比較方便。 最為關(guān)鍵的是, 這附近沒有大的部落, 只有幾個比較小的部落,最近的一個也需要走兩天的路程。 一般這樣的小部落,都還在溫飽和生死線上掙扎, 不會像大部落一樣四處征伐,也沒有奴隸主和奴隸,基本上全都是自由民。 把地點確定下來之后, 連著一口氣在奴隸市場買了二十個奴隸,花費不大, 因為是冬天的緣故, 食物比其他三季都要珍貴,幾頭剛宰殺的野豬就換回來了20個奴隸。 論斤稱量的話, 人居然能跟豬差不多的價錢,實在是難以置信。 冬日里是不好打獵的,林澤拿出來的野豬都是從空間里獵得的, 既肥碩又新鮮。 換回來的這些奴隸,基本上都是青壯年,臉上和他一樣都帶著奴隸的烙印, 可以說有這個印記在,終其一生都只能是奴隸。 林澤現(xiàn)在出行,都不得不戴上銀質(zhì)的面具,或者是擦擦厚厚的粉底,涂上遮瑕,否則露出烙印來,連跟人家談判的資格都沒有。 砍木柴、搬石頭、建房子,等把一圈的房子建好之后,還要在周圍壘上圍墻。 這勞動量不可謂不大,不過跟在奴隸主那里干活不同,在林澤這邊,是沒有棍棒和鞭子的,而是按照工作量的大小,分發(fā)酬勞。 而這些所謂的酬勞,不光包括了食物,還包括了布匹和鞋子。 林澤出手大方,半個冬天下來,奴隸們已經(jīng)比剛被買下來那會兒壯實多了,關(guān)鍵是手里頭還攢下了余糧,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林澤在自己的地方自然沒必要化妝,也沒必要戴面具,所以奴隸們也都知道,這位出手大方、性情溫和的主人,曾經(jīng)也是一位奴隸。 這并不讓人反感,奴隸翻身做奴隸主的例子并不是沒有,只不過不管奴隸主曾經(jīng)有沒有做過奴隸,教訓(xùn)奴隸的時候手一樣都是不會軟的,更不會這么大方。 不像林澤這個主人,沒有打過他們,反而給了他們那么多食物,而且還給他們起了新的名字。 “我們可以自己建立一個部落,沒有奴隸,也沒有奴隸主,所有的人都是自由民,不必被賣來賣去,也可以擁有自己的物資。” 林澤把這個新建立的部落取名為‘光’,而他則是‘光’的首領(lǐng)。 每天,除了日常的勞作之外,必須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拜祭,而拜祭的對象則是……三足金烏。 真的不是林澤促狹,而是他掰著手指頭算了算自己所知道的所有神靈,還是覺得唯有三足金烏可以讓他毫無芥蒂的進行拜祭。 這時候可沒有什么盤古開天辟地和女媧造人的傳說,對于神明,做所代指的對象都是天,也就是俗稱的老天爺。 林澤是怎么跟部落里的人說的,三足金烏是太陽上面的神靈,給世界萬物帶來光明,也可以被稱之為是太陽神。 比起妖帝、東皇、西皇這樣的稱呼,還是太陽神更能夠讓這個世界的人敬畏。 搞出拜祭這回事兒來,林澤倒不是為了懷念洪荒世界,而是他需要有這樣一種信念。 奴隸從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都是常人沒有辦法想象的,洗腦式的存在,所以哪怕奴隸的人數(shù)遠遠的大于奴隸主的人數(shù),也很少能看到有反抗的人。 大抵就是這樣一種奴性思想根植在腦海里,在自己部落里生存的時候還好,一旦出去,碰到臉上沒有奴隸烙印的奴隸主或者是自由人的時候,免不了要露怯。 要想把這種思想徹底根除,那就需要有更強大的信仰,神靈是遠高于人類的,尤其是現(xiàn)在,知識匱乏,很多沒有辦法解釋的事情都會歸咎于神靈,比如說他之前制造的那一場爆炸,就被不少人認為是老天爺降下來的懲罰。 只要讓部落里的人相信,他們是被神靈所庇佑的,是三足金烏的子民,在面對奴隸主和自由民的時候,才不至于顯現(xiàn)出骨子里的奴性來。 林澤搞過一輩子的農(nóng)業(yè),當(dāng)初在大學(xué)選擇這個專業(yè)的時候,就想著未來有可能會用到,這一回也算是用上了,各種作物的習(xí)性他都是了解的,更為關(guān)鍵的是他不需要在這個世界費力去尋找。 自個空間里就有數(shù)不清的作物的種子,不管是糧食、果蔬,還是像棉花這樣的作物都有,就連種地的工具,那也是不缺的,只是數(shù)量上沒有那么多,拿出來都不過20個人使得。 林澤挑選的是最容易果腹和種植的紅薯,畢竟同一個春天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因為種植作物的土地,必須要自己開荒,很多工具,也得要琢磨著做,關(guān)鍵是光種植是不行的,打獵和采集也必不可少。 為了讓部落更加完整和諧,林澤在開春之后,特意又去奴隸市場買了十幾個女奴隸,采集和做飯這方面的事情就交給她們了。 至于婚配,林澤實在是沒有做紅娘的打算,更何況依著他在部落里的地位,做起紅娘來,根本就不會有人拒絕,萬一要弄出幾對怨偶來,那他何苦來哉呢。 所以還是讓他們自己處理吧,看對眼了就搭伙過日子,沒有看對眼的人,那就等以后再說,左右這個部落會不斷的壯大,不會像現(xiàn)在一樣只有幾十個人。 春去秋來,第一批紅薯收獲以后,林澤就已經(jīng)不打算從空間里往外拿東西了,當(dāng)然他自己吃用的東西除外,部落里的人不會再得到他的饋贈,倒并非是他舍不得,而是經(jīng)歷了大半年的時間,沒有外力幫助了,部落也是可以正常運轉(zhuǎn)的。 紅薯這東西是可以存儲一整個冬天的,當(dāng)然不是放在屋子里,而是放到地窖里頭去,再加上量又多,哪怕沒有rou食,這些紅薯也足夠吃一整個冬天。 他們打下來的獵物也有不少,因此一開始是提供了足夠多的鹽的,可以把這些東西全都腌制起來。 但之后林澤不會再提供了,像鹽這種必需品,可以去部落大會跟其他有鹽的大部落交換。 掌握采鹽權(quán)的部落,基本上都是大部落,能夠守得住東西,作風(fēng)也都比較霸道,跟他們換鹽,肯定是要吃些虧的。 不過,吃了虧才能成長嘛,到時候等他們部落壯大了,也可以去爭奪采鹽權(quán),甚至是去合并其他部落。 原始社會向來都是弱rou強食,跟洪荒世界的生存法則差不多是一樣的,悲憫之心在這沒什么用,林澤也完全是適應(yīng)了這樣的法則。 他早就有想過之后去攻打別的部落,但是跟這個時代其他的部落首領(lǐng)不一樣,他不會把那些攻打下來的部落的人變成奴隸,而是作為自由人納入自己的部落,一點一點的發(fā)展壯大,就像兄長曾經(jīng)帶領(lǐng)他們建立妖族和太古天庭的時候一樣。 至于管理方面,被雍正皇帝手把手教出來的林澤一點兒都不怯,幾萬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