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6
以穩(wěn)定生產,恰好官家的皇宮也開始建造,幾番更改的建筑圖再一次更改,依舊住在原來遼國行宮的皇家一家人干脆先在行宮里裝上了新琉璃。 “亮堂!”太上皇對著窗戶上的新琉璃滿口夸贊, “關上窗戶也不耽誤光線進來?!?/br> “真清楚?!碧匣屎笳罩鹆хR子,對著鏡子里連根毛發(fā)絲都能看清楚的自己,笑的格外歡喜。 圣人歡喜地讓官家畫了一副畫兒刊載在小報上,大宋的世家豪門、各海外港口、各地方衙門聞風而至。 自從王安石大人進了度支部,蘇軾大人進了戶部,兩個人和鹽鐵部的人一起掌管大宋三司財務,越發(fā)地激勵了他們的“斂財”天賦。 雖然他們最近因為改革度支部“文帳煩冗,吏胥欺蔽”現(xiàn)象,統(tǒng)一大宋記賬模式而分身乏術,可他們還是搶先出手,把新琉璃的售發(fā)權搶到了手里。 一船用最廉價的白石頭加錫造出來的,一天可以生產幾大車的新琉璃,運到海外就可以換回來兩船真金白銀什么的,簡直不要太美好。 到了海外自覺“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的展昭和白玉堂兩個人,一邊帶著人開發(fā)海上陸地的隘口據(jù)點,建設礦山、屯田等等;一邊看著新發(fā)現(xiàn)的石油礦,一船一船朝大宋運的黃金錫礦,同樣覺得不要太美好。 由此,海外之人更是蜂擁而至,到了大宋就賴著不想走想方設法地定居下來。內外各種文化知識的夾擊之下,大宋人的日常工事研究自然是一發(fā)不可收拾,更好的印刷術,更好的天文鐘、天文圖、風磨、用于航海的指南針等等一一出現(xiàn)。 當然,官家的懶人椅子、懶人枕頭也走進了千家萬戶。帶動的鴨毛、鵝毛大漲,遼國和大西北的羊毛大漲,帶動的大宋人也開始折騰自己的家居用品。然后,羊毛線,各種毛毛衣服就這樣被折騰了出來。 大宋對羊毛的需求加大,官家穿著小媳婦親自編出來的毛衣毛褲也覺得非常輕便保暖,既然如此,自從三百年前聶赤贊普被推翻后就一直是四分五裂,各部族割據(jù)局面的前吐蕃國,那就給統(tǒng)一納入大宋地盤好了。 省的以后他們自個兒統(tǒng)一了又開始和前朝一樣來大宋鬧騰。 官家心有所動,當下就決定發(fā)兵原吐蕃國,剛剛閑下來的大宋禁軍自然是高興地嗷嗷叫。然后包拯、歐陽修等老大人們又是一番腳不沾地的忙乎···。 時間到了慶和五年的冬天,地盤越來越大的大宋,“北方”越來越冷,南方越來越熱。 因為這幾年大肆修路和西北、西部、大遼等地區(qū)的羊rou供應,羊rou的價格終于降到了八百文一斤,而大宋人的平均收入多多少少的都有翻倍上漲,天天牛羊rou用得心滿意足的圣人在大年初六這天,被太醫(yī)院的例行檢查查出來有孕。 太上皇和太上皇后自是又哭又笑的歡慶不休--這三年來兒媳婦一直沒有動靜,他們都要放棄希望了;官家盯著媳婦尚且平坦的小肚子使勁的瞅,實在不敢相信里面有了小娃娃,小娃娃還會長得白白胖胖的,七八斤重。 圣人瞅著他滿滿的好奇,想摸又不敢摸的樣子,忍不住笑出來,伸手拉著他的手放在自己的肚子上。 官家感受到小娃娃生機滿滿的生命氣息,心生一股驕傲,“他一定會非常的健壯?!?/br> 圣人肯定的回答,“和官家一樣英武?!?/br> 榮升為父親的官家因為媳婦的說法莫名的很開心,眉眼飛舞著,滿臉歡喜的笑,“現(xiàn)在是一個半月,還有三四個月小娃娃就會胎動,七八個月后就會出生···?!?/br> 官家在心里算著小娃娃胎動,出生,長大需要的各種物事,有了主意。 爹爹和嬢嬢年齡大了,肯定不能和當年抱著他一樣,天天抱著小胖娃娃很久,親爹越發(fā)的老邁,就是提著搖籃也提不動;小媳婦事務多,更不能時常抱著胖娃娃。所以首先要有一個方便不費力的小搖籃。 懶官家從沒想過自己和他親爹當年一樣,抱著胖娃娃到處晃悠。 大宋的自動馬車研究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研究出了可以自己動的木馬車,雖然只能動一天。所以信心滿滿的廣備處的人一聽說官家的要求,自是欣然答應,不到一個月就把小推車給造了出來。 太上皇看著這個做工精致,輕便簡單的小推車,樂的見牙不見眼。全家里就他身體最弱,他前幾天還在和老妻嘮叨說,擔心將來抱不動小孫孫。 老人家想著自己推著小推車帶著孫子出門晃悠的情景,大力夸贊兒子的孝順;太上皇后則是歡歡喜喜地給小推車布置打扮,力求讓小孫兒睡得柔軟舒適,玩得開開心心。 自從懷孕后就徹底閑下來的圣人,正好越來越對編織有興趣,當天就親自動手編了很多鮮艷奪目的小玩具,挨個的朝小推車上掛。 官家發(fā)現(xiàn)家里人對小推車都很熱情,推廣出去后大宋人也都是欣喜若狂,就找了個時間晃到了廣備處,和沈括他們一起研究怎么改進。 最好再有個學步車。 官家想想他當年被親爹娘天天扶著練習走路的事兒,覺得現(xiàn)在老兩口估計是沒有那個體力了。 同樣因為官家提供的各種好主意對官家格外熱情的沈括大人聞言,笑哈哈的說道:“最近微臣與整理研究算法的幾位大家討論了一番,覺得用圓形車轱轆比扁的好,但是圓的雖好,總歸是木頭的,顛簸。” “微臣等人設計了一些防顛簸的小技藝,也只能是稍稍改良。所以臣等就想著,如果能給木頭或者鐵做的車轱轆加一個軟彈耐用的外套就好了?!?/br> 官家琢磨了一會兒,覺得這主意好,非常肯定的回答,“可行?!?/br> 于是朝廷直接公告天下,尋找各種“軟彈耐用的物事”。 還別說,他們還真的在上千上萬的推薦中找到了一些可用的。等到小胖娃娃七八個月大因為一家人用飯時候的絲竹聲在親娘的肚子里踢騰的時候,官家和廣備處的人終于把膠制實心外套套在了馬車的車轱轆上。 大宋的世家貴族們乘坐著新式馬車出門,深刻地體會到了日常工事的重要性和軟膠產地南方之地的重要性。 精明的商人一呼隆地朝南方跑,大力建造南方的膠樹園。理所當然的,大宋南邊的地盤又朝南推進一些。 買也行,我們大宋有錢。打也行,我們大宋有兵馬。認識到了以前被他們視為蠻荒之地的南方和西部好處的大宋人歡天喜地的開始又一輪陸地擴張。 然后他們就發(fā)現(xiàn),泉州等地幾乎被海外之人占據(jù)了,海外來的商人,文人,貴族等等加起來比大宋人都多。再一看看,燕京的外來人也越來越多了。 華夏大地上,自從唐朝末年黃巢大肆屠殺幾十萬外來人之后,再一次有了各種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