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7
書迷正在閱讀:長生、白荼卿歡無別時、珠寶商與龍、網游之我不配(H)、重生超模、帝國女商人、[綜紅樓]重生后黛玉發(fā)現(xiàn)她被坑了、極品小帥哥連環(huán)挨cao后續(xù)(H)、囚徒(H)、因為愛你,我才是我
,其實這樣的人, 也許在別的地方也有,只是很多人沒有周玉蘭這樣的運氣,節(jié)婦, 尋找到水源,治瘟疫, 很多事積在一起。假如是一件事, 還不足以入皇帝的青眼。 鳳山村現(xiàn)在忙著耕種,之前聽周玉蘭的大家先深耕土地, 然后讓烈日暴曬土地, 反復的翻土暴曬,現(xiàn)在才開始耕種,俞知縣也照著這樣讓衙役在曲縣轄下各村這樣做,還上報了州府, 至于知府聽不聽他的, 就不是他能管的。 周玉蘭有現(xiàn)代人的思維,覺得只有這樣才能稍稍放心,算是另類的一種消毒。 到了明州府范圍后, 天使一行,看到到處是繁忙勞作的景象,郝公公也是出自農家,腦海中還是知道什么季節(jié)適合耕種,現(xiàn)在這時已經很遲了,怎么還在耕種,即使被洪水耽擱了,可也應該早就開始耕種,不至于到現(xiàn)在,郝公公是皇帝的心腹,對皇帝忠心耿耿,看到情況不對,忙叫停隊伍,讓軍士到田間問問情況,一位軍士奉命走到田埂上,找到以為中年男人問:“大哥,為什么你們這里現(xiàn)在才耕種,洪水不是早退了嗎?” “被洪水淹過地,俺們聽周神醫(yī)的話,深耕以后反復翻曬,這樣才沒有周神醫(yī)說的病菌,以后吃在肚子里面才放心。要不哪敢吃,漲水時,到處都是飄著死了牲畜和家禽,就是這樣才有瘟疫的。現(xiàn)在暴曬以后,還撒了不少藥粉,以后吃的放心?!?/br> 中年農夫說的時候很驕傲,這是神醫(yī)說的話,當然得信。 軍士知道原因后,迅速的稟報郝公公,郝公公聽了笑了一下,心中對周氏更是好奇了,想看看是怎樣的一位鄉(xiāng)野農婦,居然說得很有道理。想想也是啊,瘟疫的來源確實是來源于洪水中的一些東西。長期浸泡而產生的。 郝公公想著回去又有東西和皇帝說了,皇帝喜歡聽一些宮外的事情,這種事更喜歡聽。郝公公可謂是最了解皇帝的人之一。 曲縣俞知縣早早得到通知,派人告知了周玉蘭,鳳山村沸騰了,唐氏一族也是沸騰了起來,唐氏族長興奮的召集所有唐氏一族的族人,還請略懂禮儀的族人給男女老少惡補禮儀,不能在天使面前失禮。族長每天都監(jiān)督族人,鳳山村的村民前所未有的愛干凈,村里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人打掃,每天都打掃幾遍打掃的干干凈凈,周玉蘭覺得古代人好懂套路,居然這么會來事。 里正也是唐氏一族的族人,他也倍感榮耀,對于這些事也是監(jiān)督的不亦樂乎。 清早,周玉蘭一大家子人個個都再次沐浴,天使昨晚很晚就到了縣衙,選好吉時,會在吉時之前抵達。 鳳山村的村民全部穿戴著洗的干干凈凈的舊衣裳,精神面貌奇好,沒有人出去做事,全部聚在山坳附近,等待著天使的到來。 山門大開,香案擺好,家里的下人已經備好各種食材,也弄好,只等夫人一聲令下開始做。圣旨到,院子里面跪滿了人,除了周玉蘭都是一片虔誠,宣讀圣旨的過程,周玉蘭一直在思緒翻滾,皇帝真大方,自己和三個兒子都有賞賜。這皇帝是腦子進水了吧。 建元帝當然不是傻子,他是在對待自己的子民,釋放善意的意思,也有號召子民們像周玉蘭一家學習的意思,主要是學習周玉蘭母子四人無償救助病人,指點挖泉眼的兩件事。 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建元帝希望有更多的百姓能做些利國利民的好事。 周玉蘭一直心中在計算皇帝的賞賜,有黃金珠寶,還有一個誥命夫人,三個兒子也有皇帝的親口贊賞,一個沒有什么實際意義的名號“仁善三公子”,當然這個名號算是皇帝對自家三個兒子人品的認可,以后在品行上無人敢質疑。還有賜秀才出身,以后直接考舉人就行。 這下可好了,周玉蘭可不會矯情,說讓三個兒子靠真本事考科舉,還有一尊貞潔牌坊,立在山坳大門前面,周玉蘭被封為五品宜人周宜人。兩個閨女因為照看過女病人,雖然是偶爾,但是也被皇帝贊賞。御賜牌匾一個“仁善之家”。 周玉蘭只是覺得自家現(xiàn)在是滿滿的善字。哪里都離不開善字。 為了感謝皇恩,周玉蘭還獻上一張治天花的方子只說是當初指點泉眼的老爺子留下的。 郝公公鄭重的收好這張方子,略有深意的看了看周玉蘭,好聰慧的婦人,只要她的兒女學到她的一半,未來前途不可限量。這張方子只要獻上去,是真的,絕對會讓皇帝對這一家人記憶深刻,對于周氏的兒子出仕,那絕對是有莫大的好處。 送走天使一行,俞知縣立即張羅立貞潔牌坊的事情,周氏很給力,俞知縣很滿意,因為周氏在天使面前給他說了不少好話,還有救助病人的時候,說他多么配合,還有之后的耕種,也是多多配合,及時上報州府。不管有沒有效果,俞知縣也得感謝周氏的這份人情。 家里熱鬧了大半個月,來來往往的很多人,很多都是曲縣和明州府的大戶人家,還有人現(xiàn)在開始盯上唐秀娟,可是周玉蘭還沒有松口。明年兒子們會去參加生員的考試,假如過了就是會試,萬一大兒子二兒子留在京城,她就不能把閨女嫁在家鄉(xiāng),以后好多年見一次,她可不愿意。 一家人早就商量過,只要他們取得舉人功名,愿意去嘗試一下會試,全家人都要一起去,一是看看京城的房子和莊子,店鋪,二是陪伴照顧兩個兒子,家安只要取得舉人功名,暫且就不要再參加會試,等待下一次再參加,他的年齡還小,不需要這么早就參加。她當然不能隨便把閨女的婚事許諾出去。 一年半以后,一切如期盼的一樣,三兄弟中舉,家里已經在收拾行李,唐老爺子還沒有考慮好,到底要不要隨孫子們一起去到京城,唐老太太這輩子只想跟著三兒媳一起生活,讓她再跟著大兒子和二兒子生活,她無法適應,在屋里對著老爺子嘀咕:“老頭子,我是要跟著玉蘭一起的,你去不去我不管,我是一定要去的,我的行李都收拾好了,老大,老二他們都是做爺?shù)娜?,哪里還要你管?!?/br> 老爺子吸著煙桿“吧嗒吧嗒”半響才說:“聽你的,一起去?!?/br> 老爺子做這個決定,真是很艱難,他對這里有太多的不舍,好在這里離京城不是特別遠,都是北方,坐馬車只要十天的時間就可以到京城。 京城是一國之都,薛大幾房早期跟著周玉蘭他們一家的下人,都跟著來到了京城,薛大是提前來京城,京城的宅子全部重新收拾翻新過。 “夫人,累了吧,一路旅途勞累,奴婢已經安排好晚飯和熱水,您看是先用晚飯還是先沐浴?!毙抡永锩娴难诀哒埵局?。 “先沐浴吧,等會兒休息一下再用晚飯?!?/br> “是?!?/br> 一家人經過十天的奔波終于抵達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