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15
過信封一看,“大哥可真厲害,這么快就從省城的部隊脫穎而出,直接到了京城了!”她還特意指著上面的地址和電話,對著阮國華說道,“爸,咱們家也按個電話吧,這樣給大哥打電話也方便!” 她這么一說,阮國華也不禁思考,現(xiàn)在生意慢慢起色,找他的人也多,給外面打電話的也不少,他們家沒個電話確實是不方便,只是這年頭裝電話卻是不容易的。 他拍了拍胸脯,“電話的事情我來弄,到時候裝了電話,你天天和志武打電話我都不說你!” 阮綿綿笑瞇瞇的,心里默默補(bǔ)充,等裝了電話,她就給小叔叔打。 只是阮國華是萬萬猜不到阮綿綿的用意是這個地方的。 阮綿綿自給兒肯定不會提起來的,她拿起信封里面夾著的一寸照片,上面是阮志武穿著一身綠軍裝,站在陽光底下,咧著一口的白牙,笑的開懷。 只是人瞧著黑了,也瘦了不少,阮綿綿說,“爸,晚上的時候,村里面要送一批貨上來,到時候留一些,放在家里面,我和媽還有奶奶一塊做一批rou干,就照著大哥這部隊地址寄過去!” 現(xiàn)在阮志武只是一個普通兵,所以部隊地址并不要保密,等將來需要保密的時候,他們想要寄也寄不出去了。 阮國華點了點頭,“這沒問題,剛好前兒的弄了一頭牛過來,到時候送貨的時候,我讓人留一條腿下來!” 阮國華辦事快,上午才應(yīng)承下來,晚上的時候,就弄回來了不少的rou,有一只牛腿,再加上四只雞,三只兔子,還有幾十斤的豬rou。 這些可都是大貨咧!加起來的可有一百多斤呢,只是晾干做成rou干,怕是連一半都沒了。 阮綿綿把事情一說,不用她催,方秀蘭和周秀英兩個,就連夜趕工出來,把牛腿切成扒皮了以后,切成了指頭粗細(xì)的rou條。 至于豬rou,是肥瘦相間的,切成了小孩巴掌那么,四四方方的,擺的整整齊齊,抹上了辣椒面。 雞rou和兔rou就沒有剁成塊,直接整只腌制了以后,就在院子里面用著黃泥巴起了一個大翁,下面挖著一個坑,上面燒著大火,就用那暗火把里面的rou的水分給烘干了去,做成rou干。 好保存不說,餓了以后,隨便揣兩根rou干放到兜里面,隨餓隨吃,又是油水充足,特別耐餓,最適合阮志武這種當(dāng)兵的人出任務(wù)的時候來兩根了。 阮家的人量做的多,不止給阮志武準(zhǔn)備了一份,還給阮國海也準(zhǔn)備了一份,畢竟不能只準(zhǔn)備小的,把大的給忘記了吧。 等這rou完全烘干又涼透了以后,已經(jīng)是三天后了,方秀蘭先前腌制的一大攤子豆豉也差不多了,腌制好的原汁原味的豆豉配著跺碎了的五花rou沫沫,在配著辣椒八角這些大料。 用著大火,放在鍋里面一刺啦,熬個小半個小時,用著提前準(zhǔn)備好的辣椒油往上一潑,香噴噴的大醬就成了。 這種用熱油潑過的大醬,特別能放不說,還特別的咸,適合沒菜的時候,吃面或者吃饃饃沾著吃,那味道簡直是恨不得把舌頭都給咬掉。 阮家之前也是有做大醬的,只是以前家里條件不好,從來不會放這么多的料子。 今兒的這大醬熬的,料子可是十足的,光五花rou都放了十多斤斤,跺成rou末的時候,阮志文足足跺了小半天,手都快斷了。 不過成效也是顯著的,這樣熬出來大醬,香的阮志文恨不得撲上去直接盛一碗吃,可惜太咸了,吃不了。 大醬他們家也要吃,所以熬的就比較多,加上各種大料,熬了一大鍋的大醬,足足有十幾斤。 阮綿綿他們自給兒留了一搪瓷缸,剩下的全部放到了陶罐里面封存了起來,大頭是要給阮志武寄出去的。 不止大醬,光rou干曬干了都有三十多斤,被阮綿綿用著袋子包了一層又一層,連著大醬一塊。 交給了運(yùn)輸隊去京城跑貨的人的,她估計她大哥前腳收到家里寄的信,后腳這rou干和大醬就能收到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 靖 10瓶;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 第156章 東西寄出去沒多久, 運(yùn)輸隊的人又給他們送來了不少東西,阮綿綿打開一看, 好家伙, 這就是之前小叔叔信中說的高考資料吧, 光書都有好多本。 這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里面有一個堪比字典厚的筆記本,上面分門別類寫了密密麻麻的筆記。 而且上面的筆記阮綿綿還特別的熟悉。 不用看,這都是小叔叔連夜趕出來的筆記,難怪這高考教材要比上次的信遲這么多天。 阮綿綿拿到這筆記本的時候, 眼眶一紅, 越發(fā)想念在京城的白起琛了, 只是她還沒來得及傷感多久。 阮國華就帶著幾個人回到家里, 阮綿綿聽到動靜出去一看,好家伙, 原來是上次提的要裝電話, 她爸爸給放心上了, 這才幾天, 就把電話給弄了回來。 家里只有綿綿一個, 阮國華招呼,“綿綿, 這幾個叔叔給咱家裝電話,你去倒幾杯水端過來!” 阮綿綿自然是乖巧的點了點頭。 裝電話的人,顯然是熟手, 拉線起來動作溜耍的很,等她出來以后,家里的電線已經(jīng)拆成了一團(tuán),盒子敲的乒乓響,不一會,就把周圍的鄰居都給吸引了過來。 這條巷子雖然以前住的都是大戶人家,但是自從趙家被劃分為大地.主打倒以后。 這里面的院子都被劃分了出去,通常一個院子內(nèi)住十多家人都是正常的,像阮綿綿他們這種單獨住一個四合院的,到底是少數(shù)。 他們才搬來沒多久,光一家子住一個又寬又大又敞亮的四合院,周圍的鄰居都不知道有多眼紅,瞧瞧如今人家又要裝電話了,這可是這條巷子的頭一份咧。 大家都看熱鬧。 阮綿綿端著水出來的時候,阮家的院子里面鬧哄哄的,她笑這把水給擱在了桌子上,就聽到旁邊的楊嬸子對方秀蘭說道,“阮家媳婦,這就是你們家那小姑娘嗎?” 方秀蘭本就被拖著了,她無奈的看了一眼阮綿綿,示意她進(jìn)屋去。 誰知道,楊嬸子話個不停,“你們家這小姑娘長的可真俊呀,處對象沒?若是沒處對象,我娘家有個侄子,可是高中畢業(yè)生咧,直接分配到了rou聯(lián)廠,我瞧著和你們家姑娘在一塊那是剛剛好的!” 小地方就這么大,出門聊天不外乎吃的喝的孩子們,阮綿綿慶幸自己腿腳稍快,跑了一步,不然定然要被那嬸子拉在手里拉家常。 倒是方秀蘭被留在了原地,她笑著避開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