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40
太.祖那時候的,但該怎么著筆呢。 既然梁太.祖的一生都很金手指大開,那他干脆照著史書,用史書的視角去寫一本好了。 如果這樣的話,那主角就定為梁太.祖吧,還得是個土著梁太.祖。 說干就干,有了思路之后陳晏修就開始打開文檔羅列相關大事年表和大綱。 寫著寫著就涉及到了梁太.祖和女神的君臣相得之事。 陳晏修思路通暢,也不知為何,好像冥冥中有一道聲音在他耳邊說話一樣,輕飄飄的,卻讓他的手不受控制地在鍵盤上敲了兩行字。 ——曾有山河盛世,銘刻下這一段君臣幸事。 ——在史書中,愿朕與老師,并列青史,共享尊榮。 出神敲完這兩行字后陳晏修才回過神來。 他看著屏幕上這兩行字,不知為何心里突然蔓延起一絲絲莫名酸楚。 這么多年以來,總有人陰謀論梁太.祖和祁太傅的關系,還有人說梁太.祖和祁太傅的關系是被后人美化過了…… 反正什么推測都有。 但看著屏幕上這兩句話,陳晏修覺得……興許當時那一場君臣相得,比起史書所載,還要更為深刻。 而他能透過史書聽聞這么一場君臣幸事,是他的幸運。 ———————— 百度百科: 祁衡玉 祁衡玉,字明初。曾任西梁太傅、定北大將軍,西梁太.祖之師,乃西梁初年一代名士,書畫雙絕。時人稱其為“世無其二,郎艷獨絕”。 人物生平: 東梁末年,江湖勢力極大,祁衡玉出身自祁家莊,后拜入當時名門正派之一的玄道宗,十六歲那一年被污蔑襲殺同門而被逐出師門,當時她隱居于山林間,恰好碰到逃亡的梁太.祖齊凌。 初見梁太.祖,祁衡玉便斷言“此子氣運極高,紫薇星臨,有明君之象”,遂甘愿出山輔佐梁太.祖。 當時世道紛亂,容城三年大旱,百姓顆粒無收。彼時只有十一歲的梁太.祖感念百姓的遭遇,向祁衡玉求策。祁衡玉言曰“天下將亂,朝廷腐敗,殿下若心系百姓,不如將隔壁城池要拉運到帝都的糧食劫走接濟容城百姓”,遂出策。 梁太.祖依照祁衡玉的計策成功劫走糧食,引得容城百姓歸心。 后來祁衡玉帶著梁太.祖前往當時被視為魔教的明月教,憑著自己明月教教主義女的身份繼任為明月教教主,為梁太.祖逐鹿天下打下基礎。 不久后,東梁哀帝駕崩,世道混亂,各地皆有一時豪杰揭竿而起。梁太.祖前去詢問,祁衡玉斷言:“真正有資格逐鹿天下的人還在蓄積自己的實力,殿下如今緊要的事情是蓄積自己的實力?!绷禾?祖遂醒悟,依其所言默默蓄積實力,并努力學習為帝之道。 之后祁衡玉多有進策,開辟商隊,于海外找尋畝產過千的土豆,建立藏經閣澤被寒門士子,攬盡天下民心。 又是四年,天下局勢逐漸明朗,群雄逐鹿進入到最后階段,此時祁衡玉方才讓梁太.祖揭竿而起,以梁思帝太子的身份號令天下群雄。 之后,梁太.祖勢力范圍內的世家大族不滿梁太.祖對世族的壓制,勾結其他勢力,想要將梁太.祖除掉,卻被祁衡玉抓住機會,一舉鏟除彼時南方最大的袁家勢力,再之后,梁太.祖一鼓作氣一統(tǒng)南方。 又過兩年,一切準備就緒。當時北方最大的勢力傅致命縹緲峰傳人魏道子傳播流言,稱祁衡玉“功高震主”,想要借此離間祁衡玉與梁太.祖。 但面對流言,梁太.祖稱:“孤早與老師說過,愿與老師共享權勢,傅致小瞧了孤的心胸。”祁衡玉則笑言:“傅致心已亂,已到殿下?lián)]師北上一統(tǒng)天下之時?!?/br> 梁太.祖聽其言,遂發(fā)兵。 戰(zhàn)戰(zhàn)大捷,天下一統(tǒng),西梁得立。 天下初定,梁太.祖高坐在龍椅上,面對群臣感慨道:“世人皆傳得縹緲峰輔佐者得天下,在朕看來,如今已是得祁衡玉者得天下?!绷⑵詈庥駷樘?,尊其為高位,令其執(zhí)掌天下半數權柄,并送其三千士兵防身。 自此過二十年,梁太.祖病重,思考立皇儲一事,召見祁衡玉,將擇選皇儲人選一事托付給祁衡玉,恩重自此。 后祁衡玉選定當時年僅十歲的梁太宗為儲君,群臣皆反對,唯梁太.祖堅持,并稱,“太傅一派公心,朕既然將此事交給她,便是信她選擇?!彼炝⑷首訛閮?。 立下儲君后梁太.祖身體越發(fā)衰敗,臨終前召見祁衡玉,將年幼的太宗托付給祁衡玉,定其為托孤大臣,令其在儲君年幼時把持朝政,并讓太宗立下誓言信任太傅有如信任他。 太宗立誓,梁太.祖含笑而逝。 又五年,太宗成婚,祁衡玉還政于他,并出征邊境,為太宗一統(tǒng)天下。隨后功成身退,任憑太宗如何挽留都不動搖。 太宗與左右稱:“得臣若太傅,父皇之幸,朕之幸?!?/br> 又過五年,祁衡玉病逝,陪葬皇陵。 其與梁太.祖一世君臣相得,為時人所稱頌銘感,佳話流傳后世,經久不衰。 作者有話要說: ——曾有山河盛世,銘刻下這一段君臣幸事。 ——在史書中,愿朕與老師,并列青史,共享尊榮。 這是齊凌彌留之際心中所想。 把百度百科放進來了,這樣會顯得更為完整些,晚安 寫著寫著我就想起點家一個梗,就是點家寫歷史同人的作者,幾乎沒人敢寫光武帝劉秀那個時期的,因為劉秀本人就是位面之子?。。?!各種事跡奇幻得寫出來得被讀者罵死那種,金手指粗得不得了_(:3∠)_ 比如王莽當時吹自己百萬大軍,然后呢……他的百萬大軍跪在了劉秀一萬多軍隊面前,絕對是慘跪那種,然后王莽政權就煙消云散了…… 283、啟明時代 “此去西洋, 深知中國自強之計, 舍此無所他求。背負國家之未來,取盡洋人之科學, 赴七萬里長途, 別祖國父母之邦, 奮然無悔?!?/br> 昏昏沉沉之際, 衡玉好像聽到有人在他耳邊念了這樣一句話,但這具身體實在不適,他很快就閉著眼睛昏睡過去。 衡玉一覺睡醒, 外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