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32
,為你父皇如此信重,手握重權(quán),這樣的人你怎么敬她都不為過,但也沒必要把太傅想得太嚴(yán)厲,她其實是個很有趣的人?!?/br> “我聽母后說過,太傅琴棋書畫皆精,而且武功高強,乃天下四位大宗師之首?!?/br> “這些不過是太傅身上光環(huán)的加成,我說的有趣是指太傅的性格?!?/br> 太傅的性格? 齊靜想起衡玉與他說過的每一句話,對此倒是頗有體會。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了,這幾天會努力不斷更先寫完它 279、謀臣篇 大皇子二皇子爭相表現(xiàn)互相斗來斗去, 等他們稍微休戰(zhàn)把目光從彼此挪開時, 就發(fā)現(xiàn)了些許問題。 在他們不知道的時候,老三這才十一歲的皇子怎么能日日出宮了? 日日出宮也就算了, 怎么還一直黏在太傅身邊? 黏在太傅身邊也就算了, 怎么好像太傅對他們兩人各種不假辭色, 對老三態(tài)度倒是頗為友好? 大皇子二皇子心中警鈴大作。 但這不算什么, 更讓大皇子二皇子震驚的是,太傅給他們?nèi)瞬贾米鳂I(yè),老三的作業(yè)不知道回答得怎么樣, 反正總是能得到太傅的夸獎, 而太傅對他們的作業(yè)卻只是公事公辦的提問。 這不應(yīng)該啊……久了之后大皇子也懵了,他的作業(yè)答案可都是與幕僚討論的,有很多觀點都非常成熟,老三住在宮中, 怎么可能比他和老二回答得要好。 倒是二皇子最先反應(yīng)過來,后來的作業(yè)基本都是自己做, 但自己一做之后, 二皇子與三皇子素質(zhì)的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衡玉對三皇子的夸獎便更多了些。 大皇子氣得狠了,弟弟們果然都不是什么好東西,這邊老二和他斗來斗去, 那頭老三年紀(jì)輕輕居然也能整出這么多幺蛾子來。 一時之間, 大皇子也不知道自己該不該想法子與太傅緩和一二關(guān)系——事到如今,他是當(dāng)真后悔當(dāng)年得罪了太傅,實在是悔得腸子都青了啊。 若不是得罪了太傅, 說不定儲君之位早早就落到他身上了。 大皇子把這事與他的老丈人,大皇子妃的父親工部尚書一提,工部尚書搖頭道:“與太傅緩和關(guān)系是需要的,但殿下沒必要學(xué)三皇子那樣,殿下身上有差事,只要您好好當(dāng)差,您的表現(xiàn)就會被陛下和太傅收在眼里?!?/br> “不過殿下又何必憂慮三皇子,主少國疑的道理陛下不會不懂的。 立嫡立長立賢三樣里,三皇子非嫡子非長子,現(xiàn)在年紀(jì)還小沒有當(dāng)差,也分辨不出他的潛質(zhì)。只要您好好表現(xiàn),陛下定然會更加屬意您的?!?/br> 等大皇子被安撫得心滿意足離開后,這邊工部尚書卻坐在太師椅上唉聲嘆氣起來。 “父親為何哀嘆,您剛剛與大皇子說的那些話……”工部尚書的長子寧莊微微蹙起眉來,神色不解。 “事到如今,為父只能希望三皇子不要太合太傅胃口,否則主少國疑又算得了什么?!?/br> 寧莊心頭一震,“父親何出此言?兒子雖久聞太傅名聲,也知盛名之下無虛士的道理,但儲君之事乃國之大事,豈可因太傅一人而輕易落下定論?” 工部尚書望著依舊迷糊的兒子,不由搖頭,“你們這些年輕人啊,明明是聽著我們這輩人的風(fēng)流往事長大的,卻因為猛虎懶散下來便以為她失了利爪?!?/br> 若是猛虎失了利爪,她又怎能坐于太傅尊位安然俯瞰天下? 她那個位置,多少人覬覦,多少人虎視眈眈,又站得有多高多危險……這些事情,是不身居高位的人所無法體會到的。 寧莊還想再細(xì)問,但工部尚書已經(jīng)默默閉眼養(yǎng)神起來。 又過了幾日,大朝會上,強撐著身體上朝的齊凌面對的是文武百官請立太子的折子。 工部尚書站在文官一列靠前的位置,老神在在閉上眼睛。 這幾日他打聽了一番三皇子的表現(xiàn),不得不說,三皇子被皇后娘娘教導(dǎo)得極好,資質(zhì)出眾,若是多給他一些時間,說不定三皇子會成為儲君之位的最有利競爭者。 所以工部尚書等不及了,若是現(xiàn)在以局勢相逼迫,興許陛下就要硬著頭皮立儲君。而最有可能得到儲君之位的,便是大皇子。 齊凌坐在龍椅上,冕旒垂下遮擋住他蒼白的臉色,但那素來紅潤的嘴唇顯得蒼白沒有血色。他靜默坐在上首,不知想到了什么,目光卻是向衡玉投來。 文武百官的目光也都一一落在衡玉身上。 大皇子、二皇子的目光也都落在衡玉身上,說不上是期待還是什么。 在滿殿人目光的注視下,衡玉從容走出幾步,俯身道:“儲君乃一國之本,自當(dāng)早立,諸卿所言甚是。但諸位與陛下所慮者,無非是儲君的人選難定。 在臣看來,大皇子爽朗大度,二皇子溫順有度,三皇子聰穎有陛下風(fēng)范,儲君人選,可從此三人中挑選?!?/br> 很好,當(dāng)真是好,這種被滿朝文武硬生生逼著冊立儲君的滋味,當(dāng)真是讓人心生不喜。 他們不是想要逼她與齊凌早早定下儲君之位嗎?那她就表態(tài)。 三皇子有陛下風(fēng)范,她屬意的人選是三皇子,她倒要看看工部尚書等人該如何落下一步棋。 朝堂之上,一時靜默。 “諸位不是請立太子嗎?我已提出自己的看法,諸位是贊同,還是不贊同?”她冷冷掃視下方,目光環(huán)視一圈最后落到文武兩列最前方那幾人身上。 “陛下,臣以為主少國疑,儲君當(dāng)自大皇子二皇子里挑選,三皇子……”頂著衡玉冷冷的目光,工部左侍郎硬著頭皮出列,“三皇子雖然聰穎,但年紀(jì)頗幼,資質(zhì)尚且難辨啊?!?/br> “陛下當(dāng)年以十歲之齡折服我,使我甘愿輔佐他,最后還一統(tǒng)天下。主少國疑算什么,儲君人選,只論合適,不問年歲大小。 若是問年歲大小,有人二十之齡便進(jìn)士及第,有人四十方中進(jìn)士,難道說二十之齡的臣子就不如四十之齡的臣子嗎?諸位列于朝堂,乃軍國重臣,眼界怎么也這般狹隘了?”衡玉嗤笑一聲,從容反問。 被衡玉這么一反問,工部左侍郎臉皮漲得通紅,卻無話可說,拱手退下。 眼見還有其他大臣要出列與她爭辯,而上方齊凌的吐息已經(jīng)凌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