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
坐在床榻上,嘗試著吸收其中蘊含的靈氣。靈氣源源不斷的從靈石輸送到宋墨體內(nèi),各大竅xue一刻不停的將其煉化成靈力,自從沒有紫紋魚后,宋墨已經(jīng)很久沒有這般暢快淋漓的吸收靈氣了。大約過了三個時辰,手中的靈石突然“嗤”的一聲,碎裂開來,顯然靈氣已經(jīng)耗盡。宋墨睜開眼睛,有些遺憾的看著手中白色的粉末,一顆靈石所提供的靈氣,跟自己吃一頓紫紋魚差不多,如果自己能源源不斷的獲得靈石便好了。看了眼空間石中還剩下的兩枚靈石,宋墨忍住了將其拿出來煉化的沖動。畢竟按寧王所說,靈石是修真界的貨幣,自己到了殷家之后,肯定有用得上的地方。既然不能修煉,宋墨干脆進入了石珠內(nèi)的空間,練習(xí)那兩門術(shù)法。這大半年來,由于宋墨每日都在空間里勤練不休,又不需要消耗時間回復(fù)法力,兩門術(shù)法的法力種子都已經(jīng)十分明亮。冰霜術(shù)的法力種子隱隱可以看出是由九道符文組成,其中有五道符文完全亮起,剩余四道則還是有些灰暗。而金箭術(shù)則是只有四道符文亮起,其余五道都是灰暗的。等符文完全亮起,便是兩門術(shù)法修煉到大成的標志,若是靈力足夠,便可以考慮凝結(jié)本源法力種子,沖擊養(yǎng)氣境中期了。兩個時辰一到,宋墨便自動從空間退了出來。在空間呆的時間長短,似乎和靈力的深厚程度有關(guān),這大半年來,宋墨雖仍然每日堅持打坐練氣,但靈力卻幾乎沒有怎么增長,因此每日在空間中停留的時間也不見增加。因剛上飛靈舟那日,殷志平便吩咐過,平日里無事不得離開自己的房間,因此,宋墨幾乎足不出戶,整日在房內(nèi)打坐修煉。而飯食則是每日由一個小童送來,飯菜的種類很豐富,每日換著不同花樣做,滋味還算是不錯。日子便這樣一天天過去,不知經(jīng)過了多少高山平原,半個月后,飛靈舟終于離開了滄瀾島,來到了茫茫的大海上。開始時宋墨還挺感興趣,畢竟他生活在內(nèi)陸,很少見過大海,因此經(jīng)常站在窗邊觀看。但過了數(shù)日,宋墨便煩了,開始懷疑這片無邊無際的海域,他們到底能不能通過。第十三章殷家長時間的旅途是十分枯燥乏味的,一路上,飛靈舟又在幾個凡人島嶼上停留了數(shù)次,接上來一批又一批的殷家子弟。飛靈舟第二層上,掛著白色牌子的房間漸少,掛著紅色牌子的房間漸多,快要住滿了。而這時,宋墨他們一行人終于離開了茫茫的大海,來到了傳說中的風(fēng)寂大陸。進入風(fēng)寂大陸后,宋墨明顯察覺到,天地間的靈氣開始變得濃厚起來,遠遠不是滄瀾島所能比的。一進入風(fēng)寂大陸后,飛靈舟明顯加快了速度,空中偶爾也會遇到其他修士的遁光,飛靈舟并不停留,總是提前避開,自顧自的朝殷家的方向趕路。殷家地處風(fēng)寂大陸的偏遠位置,屬于沿海地區(qū),饒是如此,飛靈舟也是在飛行了兩個月后,才終于到達了殷家所在的夢云山脈。而從離開滄瀾島之日算起,宋墨一行人,在飛靈舟上,已經(jīng)整整呆了一年。從飛靈舟上下來,呼吸著天地間比滄瀾島濃郁了數(shù)倍的靈氣,腳下踩著堅硬的泥土,宋墨終于有了一種腳踏實地的感覺。這長達一年多的旅途,實在是太難熬了。而同行的一群人也是一樣,臉上紛紛帶著喜色,他們大多都是從小養(yǎng)尊處優(yōu)慣了,哪曾受過這般罪。宋墨在一群人中,并沒有見到吳石澈,飛靈舟來到風(fēng)寂大陸后,曾停下來補給了兩次,不知他是何時溜走的。心下默默數(shù)了一番,這飛靈舟上,搭載了差不多六十多人,基本上都是不超過二十歲的年輕人,就是不知道,里面能有多少人,能成功突破到養(yǎng)氣境中期了。殷志平將宋墨一行人安頓在一處寬敞的院子中,便回去復(fù)命了。很快,便有兩位中年修士前來,將身俱殷氏血脈的家族子弟帶走,至于宋墨等不是殷家族人的,則仍被留在原地。而原本還熱熱鬧鬧的院子,一下子便空曠了下來,只剩下了七八個年輕人,大概也是如宋墨這般,通過其他關(guān)系進來的。令宋墨驚訝的是,那個腰間掛著個紅葫蘆的少年,竟也在其中。紅葫蘆少年自然也看到了宋墨,兩人是從同一個島上來的,天然就有幾分親近。他湊到宋墨身邊,輕聲詢問:“這位道友,你也不是殷家子弟?”宋墨點點頭:“自然不是,在下宋墨,不知道友如何稱呼?”紅葫蘆少年道:“我叫孫宏茂,是孫尚書的幼子。以前并不曾見過道友,不知道友是哪家子弟?”宋墨在京城呆的時間雖然不長,但也聽說過這位孫尚書,他有一女在宮中為貴妃,深得圣上寵愛。看來這孫宏茂,便是通過他jiejie的關(guān)系,登上飛靈船了。“宋某不過是一城主之子,道友沒聽說過也是正常?!彼文S口敷衍,若是在滄瀾島,他可能還會顧忌幾分孫宏茂的身份,但現(xiàn)在來到殷家,誰管你在俗世里是不是有個當貴妃的jiejie?宋墨等人并沒有等太久,很快便有人過來,將他們帶到了一處幽靜的宅院中,宅院門口,立著一塊石碑,上書“清嵐苑”三個大字。清嵐苑從外面看起來并不大,進入其中后,才發(fā)現(xiàn)里面別有洞天,小徑處處,庭院錯落有致。這里便是以后宋墨等人居住的地方。清嵐苑中,差不多有七八十處庭院,宋墨逛了一圈,挑選了東邊角落里的一個小院,雖然有些偏僻,但勝在清幽雅致。這座院子顯然已經(jīng)很久沒住人,院中雜草處處,顯得有些荒涼破敗。四間屋子中空曠得很,幾乎沒剩下什么東西,桌椅上堆滿了塵土,宋墨花了大半天功夫,才將其打掃干凈。這四間房屋,宋墨決定把其中一間作為練功房,一間作為臥室,一間作為待客用的正廳,至于最后一間,還沒想好,便先用來擺放雜物吧。在忙碌中度過了一個下午,宋墨肚子有些餓了,他修為尚低,還不能辟谷,想起今日帶路的那位修士說過,清嵐苑中有專門的食肆,每日免費供應(yīng)三頓飯食,便信步走了出去。這偌大的清嵐苑,似乎沒住幾個人,一路上,宋墨都沒見到個人影,弄得他想問路都找不到人。不知道繞了幾個圈,宋墨終于找到了一處飄著菜香味的閣樓,閣樓外掛著一塊木匾,上面寫著“清嵐苑食肆”五個大字。宋墨信步走了進去,一樓的大廳里,只有五六名修士在吃飯,身上的靈力波動并沒有掩飾,都是養(yǎng)氣境初期修士。宋墨掃視了一圈,發(fā)現(xiàn)自己一個都不認識,便隨便找了張空桌坐下。很快便有一個小廝模樣的少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