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4
書迷正在閱讀:小班納特“先生”、重生之一千個分手的理由、女票和她哥長得一毛一樣、漫長的告白、我 渣女 小白花[穿書]、建國后我靠守大門為生、穿書之主角怕疼、不是狗,是愛人(H)、妖魔道(H)、這蘇爽的豪門生活
現(xiàn)在換了駱晉源就不同了。俞晨想了想說:“那就多發(fā)動一些人捐銀子,由我名下的琉璃作坊牽頭,愿意跟著我們一起捐銀子的商家,我會優(yōu)先考慮挑選琉璃鋪子下一批的合作對象?!?/br>他知道這是六皇子和尚亦瀾的好意,而非別人說的什么眼紅,之前三皇子去南方時倒押送了批銀子和糧食過去,可那邊的災(zāi)情依舊嚴(yán)重,讓人很懷疑究竟有多少是落到實處的,而眼下輪到駱晉源去收拾殘局的時候卻沒那么富足了,就連糧食和藥材都需要駱晉源沿途一路調(diào)集。戶部哭窮的聲音連他都聽到了。三皇子在江南收買人心賣了那些大戶人家不少好,才讓那些人吹捧他三皇子,可現(xiàn)在輪到駱晉源過去肯定是要干得罪人的事情了,留在通州那邊的李公公肯定會配合駱晉源,但莊子上的糧食能不能保得住還兩說,后續(xù)的充足物資的補(bǔ)充對現(xiàn)在的駱晉源來說就尤其重要。說到眼紅,他手中的琉璃作坊才是最讓人眼紅的,他這個時候再依靠作坊大肆掙銀子,恐怕就算駱晉源在南邊救災(zāi)立了功,這后邊也很快會有人借機(jī)生事。六皇子和尚亦瀾互相看了一眼,哪里還不明白俞晨的想法,尚亦瀾立即說:“好,除了酒館里的份子,另外我會以尚家的名義捐一筆銀子,相信沖著晨哥兒你的琉璃作坊,會有很多商戶樂意跟著的,不能賺足名聲,更能借機(jī)搭上你這艘大船?!?/br>俞晨笑了笑:“那要辛苦你們張羅了?!?/br>六皇子倒想大包大攬,可他的皇子身份就限定了他無法肆意妄為,因而尚亦瀾很快忙碌起來。就在京城人士惶恐南邊的疫情能不能奪下去,擔(dān)心會不會波及到京城的時候,繼駱晉源領(lǐng)兵南下收拾殘局的消息之后,再一則消息將京城上下驚動,俞晨以一人之力捐銀十萬兩用以賑災(zāi),而后六皇子、尚家以及原來與琉璃作坊合作的幾戶商家紛紛響應(yīng),多則幾萬兩銀子,少則數(shù)千兩,很快帶動了又一批商戶捐銀,迅速籌集了一大筆銀子,大大緩解了朝廷于賑災(zāi)銀子上的壓力。這些人尚不知道,在此之前俞晨就讓李公公將抄家得來的銀兩以及莊子里囤積的糧食,以后君的名義來救濟(jì)災(zāi)民,前后相加,他一人舍出的銀子就抵得上一些富貴人家的整個家底,這還是初來京城被那些權(quán)貴人家看不上眼的鄉(xiāng)下哥兒?有人盛贊俞晨的義舉,也有那眼紅的人說酸話。“看來他那琉璃作坊真能掙銀子啊,這才來京城多長時間,就能掏出十萬兩白花花的銀子,這要是長年累月的開下去,嘖嘖……”“別忘了他還有個酒館,雖說有六皇子和尚家少主參與分銀,可一年到頭也能掙不少銀子,想想之前的茶酒,還有現(xiàn)在受歡迎的那個叫什么啤酒的,你們說說他一個人怎能懂得這么多生財之道。”“茶酒不是了衍大和尚傳下來的么,那叫什么啤酒的呢?一個懂酒的行家也去喝了,只知道是用麥子釀出來的,可到底怎么釀的又說不清,難道也是了衍大和尚琢磨出來的法子?”否則一個鄉(xiāng)下來的人哥兒怎么懂得釀酒的,至于琉璃作坊,一些人也干脆推到了了衍大和尚的頭上,大和尚走南闖北見識廣博,會燒制透明琉璃也不無可能,只可惜之前的夏家有眼無珠,將大和尚的傳人推了出去,否則這些東西哪里輪得到俞晨來繼承。“要我說既然都是不衍大和尚的東西,那是不是應(yīng)該歸還云觀寺才是,哪有這樣自己獨吞了的?”這人話音剛落,邊上就響起嗤笑聲,聚在一起談?wù)撌欠堑膸兹伺ゎ^一看,頓時臉色有些難看起來,嗤笑的人正是程夫郎,而誰都知道程夫郎與俞縣主走得近,他們剛剛說的話豈不是要傳進(jìn)縣主的耳中。程夫郎看著這幾人因被人聽到談話而露出羞惱的神色,不客氣地說:“縣主的仁義之舉在你們眼中成了什么了?平時一個個自詡是富足積善之家,卻不見有幾人對南邊的災(zāi)民伸出援助之手,去觀寺都從未說過這樣的話,無關(guān)眼紅之人倒是管得寬。”“你……那不知程夫郎又捐了多少銀子?”其中一人惱道,他們自己說話時不注意,卻來怪責(zé)旁人聽了去。“我家老爺家底不及諸位厚實,所以只能捐了三千兩銀子,諸位可都是比程家富庶的人家啊?!背谭蚶沙爸S回去,當(dāng)初這些人家可是瞧不起程家的,覺得程家家底薄,那里他家老爺?shù)墓俾毜?,的確入不了他們的眼。程夫郎邀了同好,也一起湊了不少銀子,同時有糧的出糧,讓人運送到遭災(zāi)地區(qū)用來施粥救濟(jì)難民。而這些人家在朝堂上都受到了佑德帝的夸贊,當(dāng)然其中以俞晨為首,一連串的賞賜送到了英武侯府上。對此情況四皇子與他的幕僚氣憤不已,他的確還盯著俞晨的琉璃作坊呢,有幕僚獻(xiàn)策打算這個時候拿他的酒館說事,只因他的酒館生意最好,而釀酒最費糧食,俞晨寧愿囤糧釀酒也不拿出來救濟(jì)災(zāi)民。可還沒等到他們發(fā)難,俞晨的大筆捐銀就讓他們說不出話來了,并且還害得四皇子也跟著失了一筆銀子,連六皇子那個廢物都跟著俞晨一起捐了銀子了,他這個自詡比六皇子英明神武的四皇子又怎能落后,這讓四皇子更恨俞晨了,讓人傳信南邊的人務(wù)必行動成功。外面人的議論俞晨沒放在心上,自駱晉源去了南邊后,原來封鎖的消息開始陸續(xù)傳了出來,而通州那邊李公公的信終于讓人送了過來,他們?nèi)耸菚簳r沒辦法回京了。俞晨拆開李公公送來的信,這才了解通州那邊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李公公第二次過去的時候,通州遭災(zāi)和出現(xiàn)的難民數(shù)目增多起來,李公公一邊繼續(xù)派人收購糧食和藥材,一邊用后君的名義放糧施粥救濟(jì)難民,在當(dāng)?shù)仡H得了好名聲,可隨后涌入通州的難民突然增多,等李公公從那些逃難的人口中了解到前面發(fā)生了什么情況時,一則消息暗底下流傳開來,發(fā)生瘟疫了!李公公頓時慌了,因為他們這邊仁義的舉動才讓逃難過來的人偷偷告訴他們,有人是從發(fā)生瘟疫的地方偷逃出來的,那邊都被封鎖住了不得出入,李公公是宮里出來的,一聽到這消息哪里猜不到三皇子打的是什么主意,好好的柳江堤壩為什么突然決堤了,又為什么不見難民減少反而只見增多,從更南邊逃來的人都說沒見到多少糧食,那些人只客關(guān)閉城門在城內(nèi)過自己的好日子,根本不把城外城的難民當(dāng)回事。發(fā)生瘟疫是多大的事情,一旦傳到京城可想而知三皇子會遭到多大的責(zé)難,李公公當(dāng)時就要想辦法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