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
孟曉妮將泡面盒子給收了,回著話:“我回豐都。我是豐都人?!?/br> “噢噢,我們也會去那兒的啊,不過不是豐都站下!你們那兒講話很好玩的。地方也很大?!敝心陭D女應和著,和旁邊的中年男子講,“你看這就是緣分咯?!?/br> “要得?!泵蠒阅菡f了一句豐都話。 中年婦女被逗得哈哈大笑起來,拍著腿:“哎對對,就是這樣咯?!?/br> 孟曉妮給他們推薦了幾個知名的旅游景點。 豐都最有名氣的點,就是“鬼都傳說”。 傳說這天下的鬼,都會前往豐都,看三生石,進閻王殿,走奈何橋,喝孟婆湯,最終轉世重生?,F(xiàn)實里的豐都作為“鬼都”,該有的設施都有。 不說真假,豐都至少是個文化古都,很有意思。 孟曉妮很喜歡豐都:“我從小在豐都長大,又正好姓孟。同學一直給我起綽號叫‘孟婆’。我介紹出來的景點,一般不會出錯?!?/br> 那一家三口聽了哈哈大笑起來。 這個姓氏在豐都,那可真是趕了巧。 “這世上真的有鬼么?”中年男人笑完,眼內(nèi)似有感慨,對著孟曉妮這么問了一句。 孟曉妮笑了下:“寧信有吧,天地有循環(huán),不是壞事?!?/br> 兩夫妻點頭。 高鐵停停走走,很快就到了下午的點。 孟曉妮正準備睡覺,就見小女孩欲言又止。 她輕挑眉,就那么看著那小女孩。 小女孩手指頭掰來掰去,微微紅了臉:“小jiejie,晚上我還能吃兩口你的泡面么?” 孟曉妮朝她笑著點了頭,隨后給自己插上了耳機,縮在椅子上繼續(xù)消磨時間。 小女孩開心展顏,乖乖去睡了,半點不鬧人。 到了晚上,孟曉妮直接泡了兩碗泡面,用香氣叫醒了旁邊睡過去了的一家三口。 小女孩驚喜叫了一聲,忙起身跑過來吃泡面。 孟曉妮吃一碗,小女孩吃一碗。 兩夫妻也開了自己的吃食,興沖沖給孟曉妮加餐。 又熬了三個小時,孟曉妮先到站。兩夫妻原定的第一站并不是豐都,他們只是會路過豐都,順帶去看一看。 孟曉妮收拾了自己的行李,將該帶上的東西都帶上了,搓了搓臉,將頭發(fā)扎好。 她臨著走,和兩夫妻說了一聲:“下回鬼門開的時候,做點好吃的,記得點一炷香吧。小姑娘許久吃不到飯,怪餓的?!?/br> 說完,她推著行李就走了。 兩夫妻互相對視一眼,眼內(nèi)滿是愕然。 中年婦女手有點哆嗦,捏著旁邊的丈夫,眼眶猛然就紅了:“老公,她剛才說啥?” “……啊?啊!”中年男子也是懵住了,“鬼,鬼門開?!?/br> 中年婦女站起身,剛邁開步子,腳當即就軟了下來。她太過激動,氣有點喘不過來。 中年男子當即慌了,忙拍著她的胸口:“冷靜點,你別慌,來,慢慢吐氣,吸氣,吐氣,吸氣——” 中年婦女緩了過來:“沒事,沒事。” 豐都這兒??繘]多少時間,孟曉妮很快下了站。 她回過頭,就見那小姑娘坐在了高鐵車廂頂上,朝著她歡快揮手,算在謝過她的泡面。 永遠停留在那個年紀的臉蛋上,此刻滿是歡愉。 作者有話要說: 1.男女通篇1v1,文案已標明; 2.本文美食文,建議饑腸轆轆時看。 3.多多收藏,多多評論,養(yǎng)肥可能會養(yǎng)死,評論多了會加更。 5.作者基本日更或者隔日更。 6.網(wǎng)頁、可找作者專欄戳進去收藏作者和預收文哦~還有舊文可觀賞~ 望諸君食用愉快~ ☆、第2章 第 2 章 孟曉妮能看見鬼。 這是她被遺棄的原因,也是她刻意避開很多人,不自覺拒絕和人親近的原因。 就像做白事的人,鮮少能和人有多少社交。大家似乎潛移默化避開這一類事,總覺得不吉利。 孟曉妮小時候能見鬼,在孤兒院時還想著,自己長大后干脆去殯儀館做事算了,工資還挺高的。 后來她就作罷了。 因為她喜歡人,喜歡人身上鮮活的氣。 鬼與人不同,鬼習慣了陰涼的地方。天大地大,他們能夠行走還能漂浮,根本湊不出那種“熱鬧”感。 就連鬼門開時,一群鬼湊在一塊,也只能給孟曉妮帶來“清涼”感,而不是“熱鬧”感。 她離開火車站,坐上了公交車。 大半個小時后,孟曉妮最終到了自己的目的地,自家那小館子。 孟曉妮懷疑全天下的小館子,都是樓下飯店,樓上住人。 她將自己的行李拉到了店門口,朝里頭探了探腦袋:“媽,爸。” 這個時間點,吃火鍋的人基本都散場了,店里頭就剩下一個老客就著火鍋喝著酒,轉頭看向門口:“這不是小孟嘛!這么早就回家了?” 孟曉妮朝著人笑了笑:“叔叔好。我畢業(yè)了,所以現(xiàn)在就回來了。” “這都大學畢業(yè)了???我上回見你還是高中那時候?”這位老客唏噓著。 孟曉妮將箱子搬進了店,抬頭看了眼自家毫無變化的店面,點了點頭:“是。大學四年就過年回來。高鐵一張票太貴了?!?/br> 最便宜的二等座都要五六百,往返一回就要一千。 老客咋舌:“這日子過起來也太快了。” 孟曉妮往樓梯那兒張望了一下:“我媽我爸呢?” 老客點了點樓上:“你媽在樓上。你爸出門去了?!?/br> 孟曉妮自力更生,將自己的箱子和書包往店樓上扛:“那叔你繼續(xù)吃,我上去把東西放了?!?/br> 老客跟著點頭。 孟曉妮搬著箱子往樓上,迎面就遇到了孟母。 孟母過了三十才領養(yǎng)的孟曉妮,如今年紀不小,平日里也不太注意保養(yǎng)。她一看到孟曉妮,臉上當即就笑出了褶子:“小妮子怎么那么早就回來了?” 孟曉妮朝著孟母靦腆笑了笑:“畢業(yè)了呀。我不是打了電話說今天回來么?” 孟母一拍腦袋:“哎喲我都給忙忘了。今年流行起了吃小館子。外地人一家家試吃過來,咱們這兒人也不少。前些天不是高中剛畢業(yè)?那些個高中生都往這兒跑?!?/br> 這幾年確實到處都在發(fā)展旅游業(yè)。 孟曉妮點頭:“這不是挺好的,回頭我們都不用特意去打廣告。” 孟母樸實搓了手,憨笑著:“你就鬼點子多。咱們家啊最聰明的就你了,以后這店也要靠你了?!?/br> 當初商鋪很多人都是租的,孟母和孟父當時也不知怎么想的,心一狠,省吃儉用、砸鍋賣鐵,就將兩個商鋪給買了下來。后頭又遇上拆遷,又趕上豐都高鐵開通。 孟家這商鋪看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