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4
書迷正在閱讀:小唐門只想要回自己的褲子、甲方與乙方、朕是不敢娶你啊、征服猛男國防生學(xué)長(H)、爺不叫翠花、生性使然、重生之聽著!影帝是哥的!、炮灰才是真絕色[快穿]、更愛美人纖阿、勾搭CV大手的正確方法
,跟我回營地吧,養(yǎng)好傷再回外湖?!备到ㄥP拉著沈弄璋的馬韁,不肯放她走。 “這次出門匆忙,未帶過多盤資,你就別盯著為娘的荷包,犒勞不了你的工人?!鄙蚺肮首鬏p松地調(diào)侃道。 “娘——”傅建錚知道沈弄璋仍在排斥與傅柔同行,拉長了語調(diào),有些哀求。 “鎬兒馬上要與文珞成婚,可不能耽誤他們的大事。你母親在宮中有眉兒和乖孫女陪伴,我也很期待含飴弄孫的逍遙日子呢?!鄙蚺吧焓置嗣到ㄥP的臉頰,笑道,“我與jiejie說好的,彼此扶持,我怎么能在孫女這件事上落在她后面?!?/br> 一句“jiejie”,釋懷了傅柔與傅建錚母子的憂慮,也了斷了這一年多的不快。 今后,重新開始。 看著一家人逐漸消失在遠(yuǎn)方,傅柔收回目光,轉(zhuǎn)身向東,說道:“走吧,回營地?!?/br> 作者有話要說: 女子一言,也是駟馬難追! 從“局中人”到“女子一言”,花費了一周的時間改了又改,標(biāo)題也是一換再換,還是覺得沒有將傅柔最矛盾的心情和立場寫得清晰,筆力如此,是個遺憾。 此章為正文結(jié)束,后面還有一章終章。 第209章 浮生(終章) 拓國夷庚十四年,啟國康安十二年,夏六月。 啟國最南部,璋山。 這座山本無名,由于深處蠻荒之地,少有人煙,山中有無數(shù)野獸和無數(shù)千年古樹。 這座山是沈弄璋從當(dāng)時的啟部手里買下的第一座山,販賣木材便是從這座山開始。 因為是沈弄璋一眼相中的山,穆礪琛鐵口一張,命名為璋山——沈弄璋的山。 在沈弄璋精心安排的砍伐之下,半山腰一片山地的古樹已經(jīng)販賣,現(xiàn)在栽種的是一片桃林、一片梅林和一片竹林。 三片林海的中央,坐落一座宅院——這是沈弄璋和穆礪琛想了十幾年,親自參與建造的一處宅院,稱為忘園。 早在翰章商隊和瀚船幫發(fā)展穩(wěn)定時,沈弄璋和穆礪琛便想尋一處安靜的所在,過一過悠閑的日子。 這想法自然是穆礪琛最心心念念的,他本就無意各種爭斗,卻又不可避免被卷入各種爭斗之中。 結(jié)果瀾山叛亂,緊接著朔北九部又叛亂,再之后為了輔助傅柔立國,沈弄璋奔波在九州與朔北間談判,更要籌糧賑災(zāi),這愿望便一年一年地拖了下來。 直到沈弄璋和穆礪琛從石盆山回來,在同年秋天辦完了穆建鎬和施文珞的大婚后,與方烈一家搬進(jìn)了山中。 在忘園東邊的三里地處,有一片巨大的瀑布,聚集的水流順著溪谷淌到山下,匯入一條小河,最終流入啟河。 山外酷暑,山中卻清涼。 瀑布之下是一大片水潭,兩個穿著淡青、淡黃布衣的婦人正坐在水潭邊浣衣,三個幼童圍繞著她們跑來跑去,嬉笑打鬧。 忽然,水中鉆出一個赤/裸上身的精壯男人,對著潭邊的三個幼童大吼一聲“接招”,雙手撩著潭水便潑到孩童身上。 三個孩童格格大笑,其中最大的一個女孩煞有介事地命令道:“穆言靖、方敏之,去潭邊反攻,注意不要下水!敵人水性極佳,不可輕敵!” 另外兩個幼童齊齊應(yīng)了一個“是”字,一起跑到潭邊,也開始學(xué)著潭中的男人撩水反攻。 發(fā)令的女孩躲到浣衣的一個婦人身邊,迅速脫下外衣,只著一身中衣,悄無聲息地沉入水中,向著男人潛游過去。 片刻,只聽男人驚叫:“哎呀,小鬼,竟然偷襲!” 隨即將女孩從水里撈出來,揉了揉女孩濕漉漉的小腦袋。 “爺爺偏心!偏心!” 潭邊的兩個孩子立時便叫嚷起來。 男人抱著女孩涉水到潭邊,擠到另外兩個孩子身邊人,任他們在自己身上爬來爬去,哈哈笑道:“不偏心,不偏心,人人有份。” 旁邊浣衣的一個婦人伸手鞠了一捧水,轉(zhuǎn)身潑到男人臉上,嗔道:“沒個正經(jīng)模樣,孩子都被你帶壞了!” “你看看錚兒、鎬兒、敏兒和叢光、叢茵,哪個被我?guī)牧??”男人仿佛受了冤屈,不甘心地反問?/br> “都是你帶的?”婦人柳眉一挑,忽然淺笑瑩瑩地詢問。 男人瞥了眼在一旁輕輕偷笑的另一個婦人,打了個哈哈,說道:“都是他們的娘養(yǎng)的好。” 兩個婦人這才滿意地笑了。 這幾乎是這個夏天每個下午都會發(fā)生的事。 沈弄璋和董心卿在潭邊浣衣,穆礪琛下水游泳,再與潭邊的孫兒們一起玩耍。 三個孩子之中,發(fā)布命令的是穆建鎬與施文珞的長女,穆言舒,四歲。穆言靖是二人的長子,今年不到三歲。方敏之則是方叢光與穆建敏的長子,三歲。另有兩個雙胞meimei由于只有半歲大,與穆建敏一起留在忘園中。 接過沈弄璋遞過來的干衣,穆礪琛正要穿上,忽然看到潭水對面站著一大一小兩個人,一直望向他們這邊,卻沒有靠近。 嘴角一挑,穆礪琛站起身來,一邊穿衣,一邊揚聲道:“喂,一把年紀(jì)了,怎么偷偷摸摸的?” 沈弄璋和董心卿循聲望去,這才發(fā)現(xiàn)了對面站立之人。 故人。 傅柔,和一個女孩。 二人放下衣杵,也緩緩起身。 穆礪琛指著旁邊的一座小木橋,說道:“過來?!?/br> 董心卿與沈弄璋打個招呼,帶著三個孩子先返回忘園。 傅柔慢悠悠地從對面走過來,臉上帶著輕松的笑意,說道:“這里當(dāng)真是好地方?!?/br> 女孩看著離自己越來越近的兩個陌生人,眼中卻不見驚慌,只有驚喜。 “叫爺爺,奶奶。”傅柔拉著女孩,說道。 女孩一點不見外,一臉親昵又驚訝地嘆道:“爺爺奶奶,您們比畫上的還美麗俊逸。” 這倒不是女孩措辭浮夸,沈弄璋與穆礪琛每日心情舒暢、居住在此仿佛天生地養(yǎng),歲月痕跡倒是鮮少留在身上,看上去不過三十多歲,仍舊風(fēng)華清靡,不輸當(dāng)年。 雖然從傅建錚和齊眉的信件里得知孫女聰慧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