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
打交道的人三教九流的,萬一哪天被發(fā)現(xiàn)了,被人舉報了,都不是只會丟了工作這么簡單。一個不好說不定能把下半輩子都搭進去,這讓她作為人妻的,如何能放心。 古建國也是知道妻子的擔心的,后來慢慢的很多事情也就瞞著她不說了。 其實他的買賣做的遠比寧榮薇知道的要大,之前那三年的時候,他也是在保證自家人盡量吃飽的前提下,在出差的時候很是盡力幫助了些認識的人的。 那時候糧食多金貴啊,黑市里都不一定有貨源。他那時候也是想盡了辦法弄了些糧食出來周濟周圍的人的。 他好多事情不好跟妻子說得太明白,他認識的好些朋友不是家家都像自家這樣沒什么負累的,能出來干這一行的,擔這風險的,除了一些本身有背景看重這里面的機會的,其他大多數(shù)是走投無路后的選擇。于是古建國在那段時間里給的幫助有些真可以稱得上是救命之恩了。有這些過命的交情在這里放著,加上這年頭信息通訊都不發(fā)達,離得又遠,他做事也謹慎,基于這些,他是很有自信自己這事兒做的還是相對安全的。 除了這些,古建國手上其實還在京都和海市有幾處房產(chǎn)的。具體的之后再說,只知道都是那些年幫人的時候被人還的人情就行。 作者有話要說: 注釋1:“淮國舊”全稱是“淮海路國營舊貨商店”,其前身是“五星百貨有限公司”,1954年改名為“國營淮海舊貨商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淮國舊”最風光的年代。每天早上一開門,顧客就像潮水般涌進來,為此柜臺前還專門加裝了金屬欄桿。那時的上海人要么到“中百公司”買新東西,要么到“淮國舊”淘舊物品。 改革開放前,尤其是“三年困難”和□□期間,市面蕭條、物質(zhì)匱乏,但“淮國舊”里面貨物很多,還有不少外面見不到的東西,還有解放前的美國貨。 1966年以后,“淮國舊”里最多的要算是家具和鋼琴,這是全市的“抄家物資”集中處理地。那時“淮國舊”里的上好家具、名表都很便宜。 到了80年代,“淮國舊”依然興旺,據(jù)說當時光采購員就有300多人。除了家電,流落到市場上的珍貴物品也吸引了不少有眼光的市民到那里“撿漏”和淘寶。 雖然是平行時空,但作者還是設定了這么一個地方,沒有換名字也是因為想讓讀者大大們知道這個商店具體是什么性質(zhì)的。 古明妍還不知道看著人高馬大粗心大意只會生不考慮養(yǎng)的古建國,暗搓搓的還有這般猛如虎的cao作啊。按說這時候像他這么干的人應該不少,但估計就沒這么大規(guī)模的就是了。 想想都覺得古建國這明顯是生錯了時代啊,要是這樣的精神放改革開放以后,說不得也能賺回個地區(qū)首富什么的名頭也未可知呢。 對于那些個讓人撓頭發(fā)愁的沒幾年就會招災的老物件兒,究竟會不會真出事兒呢?哈哈,請繼續(xù)支持小萌新作者哦,后面會越來越精彩滴。 繼續(xù)求讀者大大們的收藏、評論、營養(yǎng)液。 謝謝大家的支持,明天見,么么噠。 第12章 玉佛 寧榮薇看著丈夫這一通的折騰,也不跟他生氣了,起身看丈夫拿了什么東西過來。 打開手里的布,漏出里面包著的像是玉的東西,仔細一看,竟是個玉雕的佛像。 寧榮薇不禁驚訝,連聲詢問丈夫這東西的由來。她也是有點見識的,看這玉的材質(zhì)就不是一般的品相。之前丈夫每回出差都會帶些比較稀罕的東西回來,她到是都習慣了,只是之前從沒拿回來這么貴重的東西過。 寧榮薇的親媽白敬齡早年參加革命之前,也是家里頗有資產(chǎn)的大家小姐,只是后來受到戰(zhàn)爭的沖擊,家破人亡的四處分散了,才艱難的跟著同學們一起,逃到了延城那地兒加入了革命隊伍的。 當年白敬齡身上也沒剩下什么值錢的東西了,就只兩塊寧榮薇外婆留給女兒白敬齡的玉佩,還有一對兒翡翠手鐲,另外就是幾塊傍身的小黃魚了。后來兩塊玉佩分別給了老大寧榮書和老二寧榮臻,寧榮書的那塊在他去世的時候跟著一起遺失了。一對兒翡翠的手鐲在寧榮薇嫁人的時候被當做嫁妝帶到了古家,小黃魚什么的早就捐給組織了。 寧榮薇打量著丈夫拿給她的這塊玉,手里不斷地摸索把玩著,只覺得其質(zhì)地非常細膩,且手感溫潤滋澤,就像是有一層油脂附著的感覺。 對著不慎明亮的油燈看,也能感出這玉佛的透明度很好,而且基本沒什么雜質(zhì),總的來說,質(zhì)地比起自家哥哥手里的那塊兒玉佩好似還要好上幾分。要知道那兩塊玉佩還是祖上傳下來的,是有名的羊脂玉呢。自古玉器就貴重,即使放在現(xiàn)在不好輕易地叫露出來,但這樣的東西但凡是有一件也是足以傳家的了。 古建國看妻子像是看出點兒門道了,也就不再賣關(guān)子,跟妻子說起了這玉佛的來歷。 “我這次不是去海市出差嗎,事情差不多了了的那天,老趙他們就說要去中百公司和淮國舊去逛逛。我想著之前答應老張,要給他媳婦兒娘家侄兒結(jié)婚帶塊布料,我就跟著一塊去了”。 他停頓了一下,看妻子聽得認真,然后就又道:“淮國舊里人擠人的,買好東西沒多久我就出來了。想著好不容易來一次,就去阿九那里看看?!?----------------------------------------------------------------------------------------------------------------------------------------- 阿九是古建國在海市最早交好的朋友之一了,他比古建國小上個五六歲,是海市周邊一個村子里的孤兒,在村里吃百家飯長大的。 他人雖然沒上過學但卻很是聰明,知道沒人為他cao持,就很早的開始學著一個人在社會上摸爬滾打。經(jīng)常在村子里收些糧食蔬菜什么的,再倒騰到黑市上去賣。為人機靈的很,慢慢的也攢下了點家業(yè)。 他跟古建國是在黑市上偶然遇見的,碰上過幾次。有一次遇到公安查黑市,古建國那時剛好手里東西剛弄脫,就幫著阿九打了個掩護。阿九知道古建國幫了他,也就主動跟古建國打了招呼,一來一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