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
“陸小子機靈著呢,不用擔心?!?/br>這話對林遲一點安慰作用都沒起到,整個人仍舊是坐立難安,來來回回往往復復起身坐下走到門口扯著脖子往外看。年輕真好啊。老郎中被晃的眼暈,干脆低頭抿了口茶,莫名的嘆息起來。陸辭瑜催著里正一路疾行,隔得遠遠地就看見了在門口張望的林遲??赡苁切挠徐`犀吧,林遲恰好轉過頭,兩人正好四目相對視線交錯到一處。林遲嚇了一跳,第一反應是轉身跑進了屋里。陸辭瑜一愣,輕笑一聲。他也不著急了,慢慢悠悠跟著里正進了茶鋪。“辦完了?”“嗯”。陸辭瑜點頭。他拍拍胸口:“一切順利?!?/br>老郎中也沒再問什么,陸辭瑜掃了眼自見到他起就沒抬起過頭的林遲:“要不要陪我四處逛逛?”林遲仍舊低頭不說話。陸辭瑜也不惱,默默提壺滿上一盞茶推到里正面前。里正瞪了他一眼,咳嗽兩聲:“辦完了就趕緊回去吧,遲哥兒也走了一上午,應當累了。再坐會兒我們就去牽牛車?!?/br>林遲猛地抬頭:“我不累的!”陸辭瑜看他:“那還逛……”林遲點頭:“逛!”他答的那個急切啊,生怕里正說出要走的話。喲,都學會搶話了。陸辭瑜笑,不著痕跡的和里正交換了個合作愉快的眼神——計劃通√。眼看著正午已至,幾人便在茶鋪里用了飯。又不是什么正經茶鋪,空占著個品茶的高雅名頭,針對的顧客卻幾乎都是這些來自村里的尋常百姓,故而也會供應些點心飯食。他與林遲出鋪時日頭剛好,整座小鎮(zhèn)都被烤的暖洋洋的,又不會太過灼熱惹人心焦。足下是青石鋪就的長街板道,石材交錯的縫隙中有雜草頑強的露出頭,幾片略微泛黃的枯葉蔫耷耷覆在石面任人碾過;入目是一排長長的灰褐色的圍墻,不知圈圍著誰家的幾進宅院;空氣中飄散著不知名的鮮花香氣,一個個衣著平凡的人在身側接連經過,二人靜立片刻,俱是感慨萬分。陸辭瑜是感慨自己的命運,從末世到古代,每一個環(huán)境每一步他都行的小心翼翼,生怕踏錯一步連個收尸的人都沒有。忙活了這么久終于穩(wěn)定了下來,只剩下一點點融入這個社會了。林遲想的可沒他這么復雜,他滿心滿眼只剩下了興奮。父親走后爹爹的身子和精神就都不怎么好,別說出村了,他連自己家的房門都不愿踏出一步。后來家里僅剩下了他一人,能跟著二伯娘進鎮(zhèn)子還是因為林家不愿將秋收打下的糧食賣到來村里收糧的商販手上,賣到鎮(zhèn)上能多賺幾文,他們缺了搬運糧食的人手才讓他來幫忙。更何況是與陸辭瑜一同。林遲臉上紅了一大片,也不知道是因為天氣太熱還是身邊的人。陸辭瑜先帶著他去了書局。林遲長這么大只在別人的閑聊中聽到過書局這么個地方,在他印象中這是只有讀書識字的公子少爺才能進的地方。故事里不都這么說嗎,壁掛字畫,筆墨生香,他這個土生土長只認識自己名字的哥兒怎么能踏足。可是陸公子進去了……陸辭瑜人走在他的前面,心思卻一直分了份神放在林遲身上,進了屋發(fā)覺人并未跟上來,駐足回望過去,林遲的滿面難色盡入眼底。陸辭瑜暗自嘆了口氣,這孩子外表看著要強,實際上骨子里滿滿的自卑。遇事先露三分怯,這怎么行?可他畢竟是在那種環(huán)境中長大的,養(yǎng)成這種性子也是情有可原,沒長歪已經很不容易了。陸辭瑜腦子里分出了兩個小人互掐起來。一方說,這孩子踏實肯干但自卑懦弱,若是真遇到了什么大事該怎么辦?要改要改。另一方則反駁:他已經這樣生活十幾年了,養(yǎng)成了屬于自己的生活處事的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陸辭瑜沒有資格逼他改變做事態(tài)度。何況陸辭瑜覺得這樣不好,林遲卻未必這么認為。腦子里的小人越吵聲音越大,陸辭瑜不勝其擾,干脆深吸一口氣將所有念頭驅散,決定將這個選擇權交還林遲。他幾步回到書局門口,沖著猶自在那糾結的林遲道:“愿意陪我進來看看嗎?”林遲沉默片刻,搖了搖頭。陸辭瑜喉頭微動,還是咽下想要勸慰的話語:“那……在這等著我好嗎?不會太久的。”林遲垂下頭,點了點。陸辭瑜這個角度只能看到他頭頂上一個小小的發(fā)旋兒。他伸出了那只手,握不握住都是對方的選擇,陸辭瑜一個外人無法置噱。他轉過身剛要離去,背后傳來一個小小的聲音。“這種地方,陸公子以后會常來嗎?”陸辭瑜點頭。“那我……我想跟你進去?!?/br>林遲的想法很簡單,他想跟在陸辭瑜的身旁,一分一刻也不想離開。陸辭瑜唇角勾起一個淺淺的弧度,放慢了腳步等他追上來。這孩子的確自卑懦弱,可是他有改變的勇氣,這便足夠了。第12章逛街有態(tài)度是一回事,怎么做又是另一回事。多年的習慣早就養(yǎng)成了,陸辭瑜眼見著這孩子從進了屋起就渾身僵硬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默默走到人身旁給他鼓勵支持,果然林遲稍稍放松了些許。他是來買筆墨紙硯的。空間里倒是都有,但是數(shù)量不多。雖說逃命的時候看見就順手收里了,但總合一起能收多少?好歹現(xiàn)在也頂著個讀書人的人設,識字認字練字必須提上章程。陸辭瑜取了三刀宣紙,又隨手拿了幾塊墨挑了只筆統(tǒng)一塞進林遲懷里,轉身帶著人進了里間。書局的外間出售筆墨紙硯,里間則多是一些話本書籍。因著他們所處的不過是一個小鎮(zhèn),屋里并沒有多少書,故而與之對應的挑選書籍的學子也沒有幾個,整間書局都空蕩蕩的。陸辭瑜左選右選,最終拿了本厚厚的,并上幾本在本朝類似于的啟蒙書籍,尋了掌柜就要結錢。一共七兩五十二文,書局掌柜抹去了零頭只收了他七兩。與陸辭瑜心里估算的數(shù)差不多,林遲卻被這個價格驚的目瞪口呆。一擔新米才售六七百文,陸辭瑜這是眨眼間就花出了百余擔米,他托里正辦事也才用了二兩?。‰y怪村里都供不起小輩進學堂,難怪二伯一家占了他們四房的屋地卻仍舊入不敷出,原來都是用于供應堂弟念書上了。掌柜取了張油紙將東西包好,陸辭瑜轉手又塞進了林遲懷里。看著這孩子手忙腳亂抱在懷里生怕碰著撞著一點的小心模樣,險些笑出聲來。可愛,真是太可愛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