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1
人大概真的是司徒旻的真愛,自從甄美人進宮之后,司徒旻簡直就像是老房子著火一般,對甄美人各種另眼相看。
以前的時候,司徒旻對于妃嬪的位份其實是比較吝嗇的,結(jié)果到了甄美人這里,規(guī)矩是可以打破的,慣例是不用遵守的。甄美人進宮不到三個月,就封了嬪,之后沒多久,她就曝出有了身孕,然后直接被封了德妃,只讓后宮一眾嬪妃目瞪口呆,想要反對,但是很多時候,宮里頭的事情,壓根就是司徒旻這個皇帝的一言堂,或者太后在的時候能攔著一點,太后不在的話,皇后也是拗不過他的。
所以,等到德妃生下了八皇子司徒宏,一下子變成了四妃之中地位最高的貴妃,也就讓人覺得沒那么意外了!
司徒宏出生之后就讓一幫子皇子公主都覺得自個是撿來的,只有司徒宏才是親生的。司徒旻之前的時候,對所有的兒女其實都差不多,或許對司徒憲特別一些,但是那是因為司徒憲是嫡子,是太子,是繼承人,但是若說什么有多少父子之情,那就難說了!
但是,等到司徒宏出生之后,司徒旻的表現(xiàn)就讓人知道,不是他缺乏父愛,而是他之前沒找到揮霍父愛的對象呢!
原本按照規(guī)矩,除非是太子,否則的話,宮中的這些皇子,都是在成婚前后才會冊封,一般就是冊封一個郡王,等到新君登基,再加封一個親王,都是不世襲罔替的那種。
結(jié)果輪到司徒宏,司徒旻睜著眼睛說瞎話,硬說這個兒子是福星,不顧其他地方有什么水災(zāi)旱災(zāi)的,偏說關(guān)中大熟是司徒宏的功勞,然后封了司徒宏一個忠瑞郡王。簡直是見鬼,關(guān)中這些年隨著綠化面積的增長,降雨量也多了點,又少有沙塵暴之類的,種的也不是需要多少降水的小麥和小米,小麥產(chǎn)量還可以,小米產(chǎn)量就一般了。不過關(guān)中還是種小米的比較多,因為小麥種植更需要精耕細作,小米種植嗎,可以稍微寬松一些,那就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出去做工。
朝廷這些年糧食價格一直控制得比較好,朝廷對于囤積居奇的事情打擊一直比較嚴厲,就算是年景不太好的時候,糧價也就是稍稍上揚一些,尤其關(guān)中這里,算是天子腳下了,更是控制得比較好,畢竟,誰也不能保證,自個治下一個小民,會不會就是京中某個達官貴人的親戚,直接將一些糟心的事情捅到天上去,所以,相對來說,關(guān)中百姓的日子還是過得不錯的。那么,就算是糧食產(chǎn)量差一點,在外頭做工,不光能賺上不少工錢可以換取糧食,還能夠在外頭吃兩頓飯,給家里省不少糧食。只要有錢賺,百姓真的很愿意吃苦。
在這樣的情況下,關(guān)中又因為成為了政治中心的緣故,人口密度其實也不低,所以,關(guān)中再如何大熟,除非是那些大地主,都是會有一部分糧食缺口的。至于一般的官員,還有住在長安城內(nèi)的百姓,生活完全就是靠著買糧度日了。朝廷每年都要通過運河,從江南運輸大量的糧食進京,所謂的長安居,大不易便是如此了。這么多的糧食,光是運費就是個比較大的數(shù)字了,朝廷每年光是在這個上頭,就是要倒貼不少錢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關(guān)中大熟,壓根算不上什么值得慶賀的事情好不好!偏偏有那等捧臭腳的,聽說皇帝喜歡八皇子,又炮制了一批祥瑞出來,什么石頭上長的靈芝啊,白龜啊什么的,頓時就將司徒宏有福氣的名聲給砸出來了。
見微知著,司徒旻這般寵愛小兒子,頓時就有人感覺不對勁了。司徒旻也是年近四十的人了,而司徒憲呢,也快要到弱冠之年,司徒家前面幾個皇帝都不長壽,不過看起來,司徒旻不像是短命的樣子,他又沒有像是前面兩位先帝一樣,久經(jīng)戰(zhàn)場,吃了不少苦頭,在戰(zhàn)場上搞壞了身體,所以,如今看起來非常健康,也看不出什么老態(tài)。
隨著太子的長大,司徒旻看起來對司徒憲依舊器重,但是呢,作為太子,依舊只能聽政,壓根摸不到多少實權(quán),反倒是司徒寬,被司徒旻放到了兵部,有了一定的權(quán)力。
朝堂上許多老狐貍已經(jīng)嗅到了不一樣的氣息,圣上已經(jīng)對太子生出了忌憚之意,對司徒宏這個幼子的寵愛是真的,利用這份寵愛,想要營造輿論,對太子進行打擊也是真的。對于一個老去的皇帝來說,一個年紀小,壓根不懂事的繼承人才符合他的意志,這代表著他還能繼續(xù)掌握所有的權(quán)力,不用分給其他人,哪怕是自己的兒子。
做皇帝的人,許多時候,他有什么喜好,壓根不需要明說,只要稍微暗示一下,立馬就有人會沖上去給他做馬前卒,所以,如今朝堂上,已經(jīng)有人開始嘗試著彈劾太子了,在看到司徒旻只是口頭上斥責(zé)幾句,卻沒有繼續(xù)追究的意思之后,大家頓時就明白了司徒旻的心思。
許多臣子追求正統(tǒng)其實是為了防止朝堂震蕩,皇權(quán)如果能夠平穩(wěn)交替,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都是一件好事,而奪嫡之爭要是有了苗頭,那么接下來,黨爭就會成為朝堂上的主流,這是許多人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司徒旻一向喜歡玩弄平衡,所以,朝堂上出現(xiàn)黨爭,司徒旻還覺得正合了自己心意呢,他正可以利用這些黨爭,讓自個可以更好地掌控朝政,大家都得跟著他的步調(diào)走。
雖說司徒旻寵愛幼子,但是,一般人一時半會兒都不會覺得司徒宏會是什么威脅,畢竟,司徒宏還是個小孩子呢,等到他長大,等到他有了一定的勢力,那得等到什么時候!說不定哪個時候,司徒旻都已經(jīng)撐不住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上頭的幾個皇子就起了心思。
這主要體現(xiàn)在司徒寬和慧妃之子司徒寅身上,這兩人都有一部分勛貴支持,這兩人如今也都封了王,一個封號忠勇郡王,一個封號忠恪郡王,司徒寬娶的還是勛貴之女,而司徒寅呢,卻是娶了大理寺少卿吳興義家的女兒,吳興義可不是什么寒門出身,這位也是書香之家出身,其父算得上是南方名士,當(dāng)年考中了舉人之后,卻屢試不中,干脆不考了,后來就在白鹿書院做了先生,倒是教導(dǎo)出了幾個不錯的弟子,如今在南方那邊頗有些名聲。吳興義考中了舉人之后,娶的又是恩師家的女兒,在仕途上頭,也頗得岳家照應(yīng)。
可以說,司徒寅背后支持的力量并不比司徒寬差到哪里去,也因為這個緣故,這些年在宮中,賢妃跟慧妃一直針鋒相對,誰也不肯讓著誰。
當(dāng)然,在面對司徒憲的時候,這兩位倒是頗有些默契,一直在司徒憲后面拆臺,畢竟,不先將司徒憲這個太子拉下來,他們再多的想法,那也是白搭。
司徒憲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燈,別看他這些年老老實實的,就算是被司徒旻說上幾句,也是一副低頭受教的模樣,但是誰要是以為,司徒憲就是個溫吞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