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7
的人物,他們一番吹捧,幾乎將舒云與那幾位在后世被掛在墻上的為人相提并論了!
舒云聽胤禛一說,頓時就有些慚愧起來,人家那是真的天才,開辟了一個時代的人物,而自己呢,其實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頭,只不過是將自個已經(jīng)學過的東西展現(xiàn)出來罷了。
宮里頭知道舒云做的事情的人很多,但是大多數(shù)人都沒將這些放在心上,舒云拿出來的多半是理論,還有一些比較先進的算學理念,胤禛將舒云搞出來的一些公式拿走了,送到康熙那里,康熙一瞧,覺得這些公式很有用,治河什么的都用得上,比起之前的計算量來說,用上這些公式,可就簡便太多了,而且對于戶部那邊的工作也很有利,干脆就拿了這些公式,開始培養(yǎng)相應(yīng)的算學人才了。
這倒是讓舒云很是刷了一番存在感,但是誰也不會因此就覺得舒云有什么威脅了,這年頭,大家更看重的是權(quán)力,對于一個學者,更多的可能是尊敬,但是卻絕不會有什么忌憚之心,畢竟,純粹的學術(shù)如果不能轉(zhuǎn)化為應(yīng)用的話,其實是沒什么殺傷力的,而目前看來,舒云拿出來的學問,屬于那種比較利國利民的,康熙巴不得她繼續(xù)研究下去呢!有這樣一個能干的兒媳婦,比兒子都強??!康熙這會兒甚至覺得,如果舒云能夠一直保持著這樣的進度,那么,只要舒云能生下一個兒子,康熙不會吝嗇一個鐵帽子王的前程。
而胤禛呢,如今也是有了一些危機感了,自家媳婦太能干了,這就顯得自己如今幾乎是一事無成了,他自知自己在學問什么的上面,肯定是趕不上自個福晉了,所以,還是多做點實事吧!
可惜的是,胤禛是有心報國,前提是要有機會才行,他想著法子在康熙那里刷存在感,想要撈個差事,但是康熙偏偏不給,這讓胤禛頗有些郁悶起來。
而后院里頭呢,李格格和宋格格卻是覺得自己抓住了機會,她們很難理解舒云的做法,作為福晉,討好自個的丈夫才是第一要務(wù),偏偏福晉卻去研究什么莫名其妙的學問,一個男人,真的能忍受自個的妻子比自己強嗎?所以,這兩位琢磨著,在這個時候,正是顯示自己是解語花的時候呢,所以,開始頻繁想要在胤禛那里露臉。
她們還算是比較成功,胤禛畢竟已經(jīng)是一個相對開始成熟的男性了,人家是有生理需求的,奈何福晉年紀小,又沉迷學習不能自拔,當然,兩人還沒到?jīng)]有共同語言的時候,如今還是會經(jīng)常坐在一塊兒說說話的。胤禛顯然是不喜歡聽什么家長里短,還有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的,舒云倒是也很少跟他提什么比較生僻的學問,反而是閑聊比較多。胤禛的那些煩惱,舒云也是愛莫能助,不過呢,她可以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而胤禛呢,對于舒云的一些基于西學的設(shè)想也很感興趣,他不需要深入了解那些理論,他只需要知道這些到底有什么用就可以了,他就是個比較典型的實用主義者。
但是光聊天解決不了生理需求,胤禛這個身份,自然也不能依賴自己的左右手,所以呢,跟李格格和宋格格那邊交流的次數(shù)就多了起來,那兩位也是精明人,并不會在胤禛那里說舒云的壞話,但是卻是極盡奉承,又能婉轉(zhuǎn)承歡,自然在胤禛那里有了一些地位,她們?nèi)缃癫潘闶窃谪范G的后院有了一定的底氣,不再像是以前一樣,心虛氣短,小心翼翼了!
沒人會因為舒云的事情嘲笑胤禛,畢竟,大家視野不同,皇子們都是典型的政治生物,他們不需要跟文人比吟詩作對,跟武將比上陣殺敵,他們需要的是領(lǐng)導能力和人格魅力。而男人之間也會攀比身邊的女人,有舒云這樣出身高,性格好,然后居然還挺擅長西學算學的福晉,這就很讓一幫皇子羨慕了。
胤禛去上書房的時候,原本因為當年小狗尾巴還有頭發(fā),跟胤禛一直不對付的胤禟,居然扭扭捏捏地跑過來,表示想要跟著四嫂學習算術(shù),上書房里頭教的那些算術(shù)實在是太簡單了,沒什么意思,四嫂那邊的算學本事肯定更強一些。
胤禛雖說某種意義上,是個挺小心眼的人,但是當年畢竟大家年紀都比較小,胤禛還剪掉了胤禟的頭發(fā),在普遍意義上的觀念看來,人的頭發(fā)可比狗尾巴毛重要多了,所以說,胤禛當年其實沒吃虧。如今胤禟這般跑過來,在胤禛看來,就是這個弟弟主動和好了,他琢磨了一下,說道:“你先去問了汗阿瑪,汗阿瑪要是同意了,那就沒問題!”
胤禛覺得舒云應(yīng)該不會反對,她就不是那種敝帚自珍的人,那些算學知識,哪怕是身邊的宮女太監(jiān),只要他們愿意學,舒云也愿意教。所以,多加一個胤禟也沒什么。尤其胤禟在這方面是真的挺有天賦,或者說,這小子從小就對掙錢感興趣,在他看來,算學學得好,那么掙錢上頭,就沒人敢糊弄他!
宜妃一直挺受寵,胤禟自然也經(jīng)常有機會見到康熙,因此,胤禟很快就求了康熙要去找四嫂學算學,康熙沉吟了一番,便答應(yīng)了下來。
康熙的想法其實也很簡單,自個這么多的兒子,總不能將來一個個隨便封個爵位混日子,總要學點本事,給自己,給將來的新君分憂才行。康熙根本就沒想過,就算是太子如他所愿當了皇帝,但是朝堂上的位置就那么多,都叫自個兄弟占了,他自個的兒子該怎么辦!
所以,一朝天子一朝臣這話本來就是真理,老爹做皇帝,和兄弟做皇帝,那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但是目前來說,康熙的想法就像是一個普通的父親一樣,雖說偏心,但是,也不會讓其他兒子吃虧,當然前提是這些兒子不是什么混吃等死的廢物點心才行。
胤禟喜歡算學,很好,多學點,不管是將來去戶部算賬,還是去工部算工程,甚至去兵部算后勤,都不是什么壞事,那就去學唄!胤禟這個年紀,也沒到需要跟嫂子避諱的時候呢,何況,胤禟所謂的學習,肯定也不是跑去跟舒云一對一教學,估計也就是隔三差五地討教一下,上書房那邊才是正經(jīng)的功課呢!
胤禟對于正經(jīng)的功課一點也不喜歡,四書五經(jīng)什么的,有什么意思,還是算賬比較好玩一些。
對于自個兒子的胸無大志,宜妃一點都不覺得生氣,做皇子的,要有什么樣的志向呢?胸無大志好啊,才不會將坐在那個位置上的人惹著了,回頭能確保一輩子的富貴。
宜妃可沒想到,自個兒子將來會因為站錯了隊,又死活不改,落得那般下場。
后來的事情,現(xiàn)在也沒那個苗頭,雖說老八如今在上書房里頭算是頭一份了,但是呢,也就是跟幾個兄弟感情還算是可以而已,還沒到后來那個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的地步,說白了老八現(xiàn)在就算是想要出息,想法也僅僅就是想要在上書房這里脫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