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
,需要做的就是挑撥這些小妾之間的關系,讓她們斗得不可開交,然后盡一切可能阻止她們生孩子。問題是,舒云并沒有點亮宅斗技能,她對跟小妾斗智斗勇,爭風吃醋壓根沒有任何興趣。
當然,這個底氣也是朱元璋給的。朱元璋這種人有的時候還是比較講究規(guī)矩尊卑的,就像是朱棣要篡位,還得對外宣稱自個是皇后所出的嫡子,才算是名正言順,誰讓朱允炆不是嫡長孫呢?有明一代,在這個上頭一直是延續(xù)了嫡長繼承制。
在朱元璋這里,他可以因為小妾的出身,美貌之類的緣故寵愛小妾,但是卻絕不會給她們足以威脅到正室的機會。
而舒云呢,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正室,也比較輕松,她直接制定了一個基本的規(guī)矩,相當于績效考核,按照表格上的各項指標給這些小妾提供相應的待遇。就像是現(xiàn)在,待遇最好的就是生了朱棣的李氏,她有兒子,那么,她的待遇在這些小妾里頭就是頭一份的。
而為了防止出現(xiàn)王氏與朱文正那樣的情況,舒云覺得等孩子大一點,就該弄個類似于幼兒園的家學,不管是男女,最好都進入家學讀書習武,免得被影響了性情。
舒云這邊一切都已經(jīng)走上了正軌,朱元璋那邊對陳友諒的作戰(zhàn)也算是一切都很順利,在這樣的情況下,朱元璋難免少了幾分警惕,結果意外發(fā)生了。
第21章 馬皇后
陳友諒不是什么好相與的角色,何況還有張士誠在趁火打劫,方國珍也不是什么好東西,因此,即便朱元璋手底下勉強算得上是人才濟濟了,但是如今四面皆敵的情況下,許多人還是要派出去坐鎮(zhèn)的,朱元璋自個也是個閑不住的性子,窩在應天好幾年沒打仗了,早就覺得骨頭都僵了,雖說下面的人極力勸諫,表示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但是,對朱元璋來說,什么君子,什么千金之子算什么呢?所以,他最后還是跑到了前線上!嗯,也不能完全說是前線,算是前線的指揮部吧,不需要他自個沖鋒陷陣的那種。
因為火器的緣故,朱元璋手底下的兵馬可以說是一路高歌,突飛猛進,陳友諒也是一方豪杰,既然發(fā)現(xiàn)了這樣的情況,哪有不想辦法探查的道理。因此,朱元璋這邊的大營里頭硬是混入了細作,叫他們混到了火器營那邊。要不是因為火器營事關重大,防御非常嚴密,真要被那些細作得手了,一把火下去,整個大營都要玩完!
饒是如此,這些細作也造成了部分營嘯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任你有多少聰明才智也是無用,只能以雷霆手段解決。
但是現(xiàn)在的問題是,陳友諒派過來的人已經(jīng)潛入了大營,找到了朱元璋的帥帳,如今朱元璋的親兵正在跟這些人短兵相接。
舒云很頭大,她這會兒也在營中,朱元璋絕對是個虎爸,他幾個養(yǎng)子都已經(jīng)在戰(zhàn)場上嶄露頭角,所以他覺得自個的兒子也不能例外,因此這次作戰(zhàn)就帶上了朱標,甭管朱標是不是年紀小,不懂事,但是只需要他在旁邊做個姿態(tài),表示朱家的下一代不是個草包,也是重視戰(zhàn)事的。
朱標年紀還小,舒云哪里放心讓朱元璋帶著,因此,干脆將另外兩個孩子暫時留在府中,托付給了宋濂,至于府里的內(nèi)務,自然有她手下的管事代管,然后舒云也跟了過來。
這下子好了,差一點就要讓人家一網(wǎng)打盡了。
舒云畢竟是女子,所以住的地方是在帥帳后面一點,朱標也跟她一塊兒住,而朱元璋這些日子以來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歇在帥帳那邊。畢竟,軍情緊急,帥帳那邊隨時都要進行處理,朱元璋做事一向講究效率,住在那里更能及時反應過來。
舒云聽到動靜,又問過了護衛(wèi),就知道情況不是很好,她猶豫了一下,直接抱起朱標,將他綁在自個懷里,用披風遮擋起來,然后就想要去看看朱元璋到底是怎么回事。
結果,舒云一出大帳,聽到的就是一陣喊殺聲,因為空間中靈泉水的緣故,舒云五感非常出眾,她敏銳地聽到了朱元璋那邊的動靜,仔細分辨過之后,就是心中一驚,朱元璋受傷了!
能被陳友諒派出來的人自然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燈,他們的任務就是刺殺朱元璋,因此,使用的武器除了近戰(zhàn)的刀劍之外,還有就是小巧的弓弩。朱元璋一個不慎,就被弩箭射中了大腿,虧得弩箭沒有淬毒,要不然,朱元璋這次就真的完蛋了。
親兵首領馮國用帶著人斷后,一個親兵背上朱元璋就要突圍,朱元璋自然惦記著后面的妻兒,便向著舒云這邊跑了過來。
舒云見狀,連忙迎了上去:“國瑞,你受傷了?”
朱標也是一臉擔憂之色,朱元璋搖了搖頭,說道:“不過是小傷而已,現(xiàn)在情況不明,咱們還是先突圍才好!”
朱元璋是個極為果決的性子,他之前就想好了退路,這會兒指揮著親兵還有懷抱著朱標的舒云就向著一個方向而去。原本朱元璋是想要讓一個親兵抱著朱標的,卻被舒云拒絕了,現(xiàn)在敵人隨時有可能追上來,每一個親兵的力量都是寶貴的,不能將一個戰(zhàn)力浪費在抱孩子身上。何況舒云體力可未必比這些親衛(wèi)差到哪兒去。
陳友諒這次大概是下了血本了,馮國用那邊雖說拖住了大部分的敵人,但是依舊有人追了上來,他們一行不得不又分出幾個親衛(wèi)斷后,又有人受傷掉隊了,后面冷不丁射來幾支冷箭,背著朱元璋的那個親衛(wèi)竟是也中了一箭,虧得他發(fā)現(xiàn)風聲從后面而來,及時閃避了一下,要不然,那一箭直接就會落在朱元璋身上。
朱元璋也是果決,勉強躲到一個隱蔽之處,他直接從那個親衛(wèi)背上下來,感慨了一聲,然后說道:“事已至此,唯有賭一賭我朱元璋又沒有這個天命了!”當即與那個親衛(wèi)互換了衣服,下令那個親衛(wèi)換個方向離開,自己留在那里,看著舒云與朱標,說道:“秀秀,你帶著標兒先走吧!要是我這次不幸,以秀秀你的本事,自然也能護著幾個孩子平安!要是我這次逃脫了這一劫,我立馬就派人去接你!”
舒云跺了跺腳,說道:“這算什么天命,留你在這里碰運氣吧!就算是要賭一把,也得自個掙出一條路才行!”朱元璋要是真死了,她和幾個孩子孤兒寡母的,還不知道會遇到什么情況呢,她倒是還有幾分價值,可是幾個孩子,只怕就要被人斬草除根了!因此,坐以待斃是絕對不行的,舒云直接過去將朱元璋背了起來,毫不客氣地說道:“我不怎么認識方向,國瑞你說往哪兒走就往哪兒走,咱們就賭這個天命了!”
朱元璋聽得不由哈哈笑了起來:“不錯,不錯,這才是我朱元璋的媳婦!行,咱們就看看這天命到底是站在誰那里!”說著,他盡力調(diào)整了一下姿勢,免得給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