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73
已經(jīng)頗有微詞。 若不是看在他能勉強(qiáng)與夏清對立的面上,皇上會這般容忍他? 第四百六十二章 臣附議 可不要說看在他是二皇子舅舅的份上,那萬雪年還是三皇子的外祖呢!皇上也沒有絲毫心軟。 所以,這次的事既緩解了國庫的危機(jī),也讓他們戶部得了好處,更重要的是日后上朝時(shí),皇上不用再揪著他臭罵一番。 此刻被皇上馬上兩句又如何?被罵了這么久,他的臉皮已經(jīng)被磨練出來了。等辦好茶稅一事,他再來琢磨一下鹽引,日后也不用再怕那些同僚背地里的嘲笑。 因此,先前他才想讓顧誠玉去戶部,只可惜皇上不同意。 連戶部尚書都沒了意見,那其他官員也不會多管閑事。 皇子們更不會插話,父皇乃是金口玉言,說出去的話不可能收回,他們自然不可能去惹父皇不高興。 二皇子暗自冷笑,那侍讀的位子只是個(gè)六品,值得這些官員大動干戈?還影響吏部的官職任免,這帽子扣得真大。 這世上能有幾個(gè)顧誠玉這樣的人才?有那也是鳳毛麟角。若那些新晉官員都有這樣的能耐,那大衍朝早就繁榮昌盛起來了。 說到底,還不是自己無能,卻嫉妒別人?按理來說,提出茶稅一事,足夠顧誠玉升官了。 顧誠玉想了想,難道皇上這么簡單就放過他了?朝堂上的官員豈能罷休? “諸位可還有異議?”本來就是個(gè)臺階,皇上自然不可能真的指派什么難度大的活計(jì)給顧誠玉,畢竟顧誠玉也為他分憂了不少。 一時(shí)間,殿內(nèi)有些安靜。有的官員還是不服,可是他們知道就算提出異議,皇上也不會動搖,那還不如不討人嫌。 夏清又看了眼李維,只見李維默不作聲,只低頭看著地面。 他不由得氣結(jié),張朔身為他的弟子,毋庸置疑,肯定是和他站在一起的。 而他對李維往日里也十分看重,在官場上更是對他照顧不少。但李維后來卻沒出聲,這讓他很不滿意。 “父皇!茶稅一事既然是顧修撰提出來的,兒臣以為升任翰林院侍讀并無不妥。若是按排資論輩,那官場上比這里的諸位大人資歷還老的不是沒有,那怎地不見他們站在這里?” 眾人竟然覺得二皇子的話也有些道理,資歷重要,可是能耐更重要。二皇子的話雖然過于直白,可這次他們倒也不生氣。 畢竟能站在這里的原因,還不是因?yàn)樗麄冇心苣??無能之輩能做到高官嗎? 這般一想,眾人的心里也好受了些?;噬辖K究是一時(shí)氣話,若他們真的無能,那怎地不見皇上捋了他們的官職? 顧誠玉可不管官員們心里在想什么,他奇怪地看了眼二皇子,沒想到二皇子會為他說好話,他們今兒可是第一次見。 大皇子見二皇子已經(jīng)出了頭,也連忙跟上??刹荒茏岊櫿\玉對老二感恩戴德,覺得欠了老二的人情,自古人情最難還。 再說,父皇下的旨意,他作為兒臣都不支持,父皇還不惱了他? “是??!父皇。常言道,有志不在年高。同樣,在官場上可不能以年齡和當(dāng)官的時(shí)間長短來衡量一個(gè)官員,只要有能耐,能為父皇您分憂,為朝廷出了力,那升官也不無不可?!?/br> 皇上有些驚訝,并不是因?yàn)槔洗?。而是驚訝老二今兒竟然也開口為顧誠玉說了幾句,難道老二真的也動了心思? 夏清見二位皇子都給了顧誠玉面子,也不好再提出異議。 三皇子看兩位哥哥已經(jīng)表了態(tài),他也只能出聲應(yīng)和。 “父皇!兒臣也和大哥他們一個(gè)意思,若是新晉的官員有了功績,朝廷卻沒有任何表示,那豈不是寒了他們的心?” 三皇子還有一句話沒說,那就是這樣的妖孽不知多少年才能出一個(gè),那些朝臣們的擔(dān)心純屬多余,以為這朝堂上個(gè)個(gè)都是顧誠玉呢? 其實(shí)三皇子覺得父皇有一句沒罵錯(cuò),這些官員都滑溜得很。國庫空虛至此,他們都想著這是戶部的事,都等著看笑話,卻不肯幫著想法子,父皇恐怕早就對他們不滿了。 不過,這些老臣背后陰人的謀算倒是不少,那點(diǎn)心思都用在了算計(jì)別人和拉結(jié)黨營私上了。好處不大的事,他們自然不上心。 皇上見三位皇子終于表了態(tài),面色好看了許多。 夏清就是今日不想顧誠玉占盡好處,怕是也不能了。還是等日后再慢慢收拾他,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在皇上的目光看過來的時(shí)候,夏清連忙出列,“臣附議!” 李維和張朔驚奇地看了過去,竟然同意了? 李維長出一口氣,連首輔大人自己都同意了,那他也用不著去做這個(gè)惡人。 諸位官員對視了幾眼,也只得喊道:“臣等附議!” 顧誠玉知道今兒這關(guān)算是過了,還好沒將那些大臣得罪死?;噬夏莾嚎赡懿惶吲d,可是依皇上剛才的意思,擺明了還要用他,他回頭想個(gè)法子哄哄就成。 當(dāng)然,這法子必須得讓皇上滿意。不然,皇上收拾他還不是小菜一碟?只是讓上峰給他穿個(gè)小鞋,就夠他受的。 “既然諸位都無異議,那此事就此定下?!?/br> 頓了頓,又冷聲說道:“顧愛卿,關(guān)于鹽引一事,兩日內(nèi),你給朕擬個(gè)詳細(xì)的章程來。” 皇上想了想,還是不能就這么放過顧誠玉,非得榨干他不可。這次若是讓他知道顧誠玉還有隱瞞,看自己怎么收拾他。 顧誠玉連忙回道:“臣遵旨!” 心中苦澀的同時(shí)也松了口氣,皇上這應(yīng)該原諒他了。只是還在氣頭上,看來對鹽引一事,他不得有任何隱瞞了,勢必得讓皇上滿意才是。 “退朝吧!”皇上完,也不等德安高喊一聲,就從龍椅上起身,出了太和殿,只留下群臣面面相覷。 顧誠玉隨著官員到外頭的時(shí)候,神情還有些恍惚。突然一陣微風(fēng)吹來,他竟覺得有些涼意。 苦笑了一聲,原來是身上出了汗,里衣都已經(jīng)濕了。 其他朝臣都步履匆匆地往外走,不過卻不是趕著回去應(yīng)卯,而是得趕在施行茶稅前,和親信商量一番,屆時(shí)還可撈上一筆,這可是大好的機(jī)會。 就連兵部尚書和戶部尚書都是行色匆匆,他們連看一眼顧誠玉的時(shí)間都沒有,徑直往殿外走去。 第四百六十三章 富貴險(xiǎn)中求 吳安看著從臺階上走下來的顧誠玉,神情有些復(fù)雜。 到了這會兒,他已經(jīng)猜到顧誠玉今兒上朝肯定有大事發(fā)生。也不知顧誠玉到底用了什么法子,才得了皇上的青眼,皇上竟然這般看重他。 何繼勝不知發(fā)生了何事,今日早朝的時(shí)辰比往日長了許多,可是他肯定與顧誠玉有關(guān)。 他見吳安駐足不前,就知道在等顧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