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5
近都傳遍了,家家戶戶的女人都拿這個當作茶余飯后的談資,趙家二嫂子想聽,可有不少人樂意給她說個詳詳細細的。 回來后趙家二嫂子也沒急著說破,而是又敲了兩天邊鼓,今兒午飯正要端上來的時候,總算是掐著時間點點燃了戰(zhàn)火。 這事兒一說破,就連趙父趙母對女兒也是十分不滿的,虧得當初嫁得那么好,結果一點好處沒讓娘家撈到不說,現(xiàn)在還讓他們趙家白白給周家養(yǎng)媳婦兒女。 想到今年rou的價錢,便是趙父也忍不住心疼被女兒外孫女外孫子吃掉的那些個rou——要是沒給他們吃,拿去換糧食,肯定能換不老少! 這事兒一說破,趙銀花再如何使手段都沒用,畢竟如今在鬧饑荒是事實,糧食比親情還貴。 就大崗屯這邊條件還好,要不然任是她當初舌綻蓮花說破了嘴皮子,娘家也不可能讓她吃喝這么些日子。 最后大雪的天兒,趙銀花就被掃出了家門。 還算她大哥有點良心,給趙銀花這個妹子扔了個能戴在頭上擋雪的蛇皮袋子。 趙銀花沒法,只能去找支書,可江紅軍也不好說啥,畢竟趙銀花是嫁出去的閨女,還是別人家的閨女,這次回娘家也確實是算計娘家口糧的,忒是缺德。 他能做的,也就是找兩個勞動力,幫忙送她回鎮(zhèn)上。 “唉,周家也忒不是東西了,要是換了我家梅子,看我不去砸了他們家的鍋!” 江嬸子擦著手看著背后背著娃懷里還抱著娃的趙銀花蹣跚著遠去,不由唾罵。 江紅軍眉毛一揚,瞅了一眼,確定老爹不在家,也哼了一聲,說:“趙椿樹要敢這樣,看我不弄死他!” 反正他能養(yǎng)閨女,外孫也能養(yǎng)! 這兩口子卻完全沒想到,他們都為趙銀花做到這份兒上了,人家心里卻是把他們倆,連同大崗屯都給恨了進去。 不得不說,有些本身性子就歪的人,在經歷過一些事后,大概是無力去恨讓他們遭遇該種困苦的元兇,于是就使勁兒到處散發(fā)自己的怨氣。 恨也恨得毫無理由,怨也怨得宛如腦殘。 送趙銀花回去的兩個人也急著趕回屯里,所以把趙銀花母子三人送到了距離鎮(zhèn)子不遠的大馬路上就掉頭回去了。 而深一腳淺一腳冒著風雪回鎮(zhèn)上的趙銀花,恰好就遇到了一個早就失蹤的人——跟狗子那生死不知的親爹孫酒鬼有一腿的柳下屯田寡婦。 趙銀花回了周家,因為帶回來了一袋子糧食,哪怕是對她最為不喜的周母也忍不住露出了笑臉。 第139章 臘月二十九【補昨天的更新】 干了兩年多,終于開始下起大雪,屯里社員們都很高興,想著哪怕明年春天里又沒啥雨,可村口的河肯定不耽誤汛期。 這對于大崗屯這么一個耕地不多的小小山村,已經是好消息了。 可雪大了,也不全然是好事,臘月里,大崗屯就有好幾戶社員家里的房子被積雪壓垮了。 身為民兵隊的帶頭大哥,青梅少不得對外要巡邏防備山上的大家伙跑下來滋事,對內還要幫忙趕緊幫房子垮掉的社員把里面能用的東西都給挖出來,再把房子稍微休整休整,總歸是要讓人能湊合著住進去過完這個冬天才成。 也是這時候,青梅才感覺到當民兵隊隊長還挺累人的,害得她都不能一天三頓按時回家吃飯了。 就這么忙過了臘月,因為之前就兩家一起過過年,氣氛還不錯,因此之后年夜飯都在許大河那邊過了。 今年也不例外,到了年二十九,劉大妞還特意下來請小叔子上去蒸饅頭。 說是饅頭,其實都是些雜糧面兒。 可二十九么,總要討個彩頭,蒸個饅頭,取個蒸蒸日上的好兆頭。 趙三明廚藝好這事兒,如今大崗屯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要不是因為連續(xù)兩年都鬧干旱饑荒,屯里人也沒糧食糟蹋,要不然保準有人家里辦喜事的時候請趙三明上家里掌勺。 劉大妞吃過小叔子做的年夜飯后,也很是知情識趣,每次都主動讓開掌勺的主位,自己跟秋老太一塊兒樂呵呵地打下手。 趙三明是不樂意給別人做飯的,可想著自己媳婦兒也要吃,再看在老母親一小半兒的面子上,趙三明也就沒拒絕,該如何提前煎炸炒鹵蒸的都給忙活開了。 晚上,青梅帶人幫一戶人家重新該好房頂,回來得比較早,就拿了土耙子翻上自家屋頂,把白日里又壓了厚厚一層的積雪簌簌地全給推了下來。 狗子跟著趙三明去了許小魚家玩,青梅就推完房頂上的積雪再跳下來繼續(xù)用鏟子鏟院子里的雪。 這雪下得是真的大,從十一月上旬開始下雪,期間要么是飄小雪要么就是鵝毛大雪,偶爾有幾天沒下雪,也是云層厚厚密密地陰著直刮風。 相比較起來,反而是下雪的時候沒那么冷。 像現(xiàn)在這場雪,已經連續(xù)下了三天兩夜了,也不知今晚上會不會停,要是不停,半夜里就還要記得起來把屋頂上的雪清理一下。 也虧得許大河是個厚道人,當初給弟弟蓋房子的時候就是掏空了自己的家底兒,給蓋得結結實實的。 到現(xiàn)在,也沒過幾年,房頂上覆蓋在茅草中間那層的泥土都還沒沖薄多少。 鏟起一鏟子雪往菜園子方向使勁兒一甩,鏟子里的雪就飛躍半個院子,落在了已經堆出一米多高的雪堆上,青梅心里還琢磨起晚上上山找找看旗桿跟裙子,看它們倆過冬有沒有啥困難。 冬天里天黑得早,才六點左右就黑了,不過地上有雪映照著,天上也飄著鵝毛大雪,外面的亮度不必夏日子圓月時差。 趙三明帶著狗子,拎著個籃子回來,籃子里是新蒸好的饅頭。 不過因為就用了個褡簾擋雪,熱氣兒早就被風給卷沒了。 回到家,趙三明趕緊讓狗子生火,自己則脫下棉衣挽起袖子拴上圍裙,開始準備晚飯。 青梅就在旁邊擺弄兩張狼皮,這是她前兩天才射殺的靠近屯子的老狼,皮子不咋好,拿去也賣不上價錢,青梅干脆就跟支書說了一聲,自己拿回家練練手——青梅最近在試著自己硝皮。 硝皮這手藝,對于打獵的人來說,就該是基礎技能,多多少少都得會一點。 青梅要學,屯里最擅長這手藝的老瓢頭很樂意教,就連自己為啥能把皮子硝得最軟最亮的秘訣都毫無保留地交給了青梅。 很多手藝都講究個熟能生巧,這兩頭被狼群趕出來的流浪老狼皮子,正好夠青梅先摸索一下方向。 趙三明是不樂意讓青梅吃剩菜剩飯的,不是因為啥不健康之類的原因,畢竟對趙三明來說,吃個剩菜剩飯咋就不健康了? 純粹就是趙三明那條越發(fā)敏銳的舌頭察覺到了剩飯剩菜在第二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