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1
輩子都不想有這么一天。 三天后,章鐘凌帶領(lǐng)五萬大軍進(jìn)入上元府境內(nèi),在宏臺縣內(nèi),大軍就地駐扎。 章鐘凌與朝廷派來的人完成軍權(quán)交接,僅帶部眾一千余人往府城進(jìn)發(fā)。 正午時分左右,章鐘凌一行人到達(dá)府城。 太子蕭啟崇親率文武官員迎接。 寧硯站在一群人中,看著意氣風(fēng)發(fā)的章鐘凌,心里由衷的為他感到高興。 不退突厥三百里,誓不還家! 他做到了! 當(dāng)晚,皇帝蕭旻于皇宮設(shè)宴,同時犒賞在宏臺縣大軍。 宴席過半之時,蕭旻宣布了對章鐘凌的封賞。 授從二品懷化大將軍,封冠軍侯。 冠軍侯,一個異常特殊的爵位,它的第一任主人就是西漢赫赫有名的霍去病。 自漢朝滅亡之后,無人當(dāng)?shù)闷稹肮谲姟倍?,也就再也沒有出現(xiàn)一位冠軍侯。 直到今天,才再次出現(xiàn)一位名副其實(shí)的冠軍侯。 而章家的權(quán)勢也在此時到了頂峰,一位郡公爵的正二品首輔,一位縣侯爵的從二品懷化大將軍。 父子兩人分別站到了文武隊(duì)伍的前列。 在讓人艷羨無比的同時,明眼人也都清楚,只要章嚴(yán)維不糊涂,那章家就該急流勇退了。 作者有話說: 不會寫軍事戰(zhàn)爭,所以就幾筆帶過了。 感謝小天使們給我灌溉了營養(yǎng)液哦~ 感謝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碧水曦月 10瓶、道友,請留步 10瓶、唯美旭落 5瓶、冰 3瓶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_^ 第75章 章府, 演武場。 練完槍法的章友朗才從演武臺下來, 小寧頌就跑了上去,伸手就想要章友朗手里的槍。 “小叔叔, 讓我玩一下!快讓我玩一下!” 章友朗舉高了手中的槍不讓小寧頌夠到, 低頭解釋道:“不行,萬一不小心會傷到的。 等你到我這么大時我才能給你?!?/br> 小寧頌仰著頭,不服氣的說到:“可是阿爹說你六歲的時候就開始學(xué)武了,我五歲了, 也可以的?!?/br> 章友朗想說自己和他不一樣,但又擔(dān)心小寧頌追問為什么, 他不知道怎么說清。 抿唇想了一會兒, 對小寧頌道:“換一個玩好不好?我去把那個長棍給你取來?!?/br> “好!”小寧頌脆生生的回到。 “小叔叔你要教我怎么玩?!?/br> “嗯?!?/br> 演武場一旁的走廊下,章鐘凌和寧硯具是帶笑看著演武場上的一幕。 收回視線, 寧硯看向章鐘凌, 問道:“世叔,您還打算回安北都護(hù)府嗎?” 章鐘凌沉默了一會兒,而后灑脫一笑,搖了搖頭。 “不回了。 我一殘廢之人能再上沙場,一雪前恥,如西漢霍去病一般封狼居胥, 此生夙愿已了?!?/br> “常言道父母在, 不遠(yuǎn)行, 父親如今年事已高, 我理應(yīng)常在身旁侍奉。 而且, 我欠含容的良多,她雖無怨言,但我心中有愧,合該補(bǔ)償她的。 還有……” 章鐘凌看向了不遠(yuǎn)處的章友朗。 “這幾年我為了讓朗兒承我之志,太苛待他了。 虧欠他們母子的,往后我會盡力補(bǔ)上的。 而且,大涼更需要的是父親這樣的文臣,邊疆既然已定,我這個武夫就不去摻和了。” 寧硯聽后,輕笑著說到:“嬸姨和朗哥兒要是知道您的這個決定,肯定別提有多高興了?!?/br> 章鐘凌朗聲吟到:“男兒已遂凌云志,解甲棄刀歸吾鄉(xiāng),無悔也?!?/br> 說完,章鐘凌大步跨出走廊,向演武場走去。 單手抽出演舞臺旁立放的長棍,豪邁的走上演武臺。 “來,你二人臺下站,看我教你們兩式棍法?!?/br> “好??!”小寧頌拍手叫好,然后和章友朗一同下去,興致勃勃的看著章鐘凌將長棍使的虎虎生威。 四人一直在演武場待到章嚴(yán)維差人來請,才一同去用飯。 到正堂后,章家一家和寧硯家的其他人都已經(jīng)到了。 因?yàn)檎录胰缃耧L(fēng)頭正盛,再大辦慶功宴的話免不了會招徠非議與忌憚,所以章鐘凌并沒有大辦慶功宴,只是邀了寧硯一家過府。 隨著如今寧硯的身份地位越來越高,他在章家的地位也早不可同日而語了。 最初章嚴(yán)維長子章鐘丘一家還會防備著他,尤其是章鐘丘的正妻,總擔(dān)心他會他會分了她兒子的東西似的。 而現(xiàn)在,防備沒有了,又換成了若有若無的巴結(jié)。 寧硯雖然不喜,但又想著這畢竟是人之常態(tài),再加上章嚴(yán)維和章鐘凌的面子在,對他們也是溫和客氣的。 沒過幾天,章鐘凌便以身體為由,卸去了身上的所有職位,只保留了一個冠軍侯的爵位,做他的閑散侯爺去了。 皇帝還特地給了章鐘凌一個恩賜,允許章鐘凌下一代襲爵之時免降爵。 也就是說章友朗將來襲爵之時,依舊是縣侯,不同于其他人,縣侯傳到下一代就成縣伯了。 ** 太初十二年,九月初五,早朝。 一個很特殊的人出現(xiàn)在了朝堂之上,說特殊,是因?yàn)樗谴鬀鋈?,而是大涼友邦高麗過派遣來的使臣。 高麗使臣呈上了一封高麗國的國書,國書表達(dá)了高麗不堪忍受倭寇的sao擾侵襲,想與大涼聯(lián)合抗倭的意思。 朝堂之上,蕭旻并沒有答應(yīng)下來,而是讓鴻臚寺安排高麗使臣在驛館住下,他與朝臣商議之后再行答復(fù)。 早朝之后,內(nèi)閣一眾人等,連同兵部、戶部尚書、寧硯、溫梅芷都被蕭旻宣到了紫宸殿。 在去紫宸殿的路上,寧硯與溫梅芷同行。 “梅芷,你說陛下會答應(yīng)高麗的請求嗎?” 寧硯清楚高麗雖然說是高麗的友邦,但實(shí)際上一直都有一點(diǎn)附屬的意思在,只是明面上從來沒有表示過罷了。 大涼作為宗主國,這件事還與大涼的利益密切關(guān)聯(lián),大涼理應(yīng)出兵。 但問題時,大涼水軍不強(qiáng),甚至可以用“弱”來描述。 以前不是沒有派兵圍剿過倭寇,但不是見不到人家的影兒,就是大敗而歸。 在溫梅芷的父親溫老將軍還在之時,所率溫家軍也曾有過重挫倭寇的輝煌,但那時依舊是以戰(zhàn)敗為多。 在溫老將軍戰(zhàn)死之后,溫家軍分崩離析,之后一直沒有再出現(xiàn)一位杰出的統(tǒng)帥統(tǒng)領(lǐng)水軍,本就不強(qiáng)盛的大涼水軍更是一再積弱。 不夸張的說,對倭寇,大涼就沒有十足的底氣。 這些,出身溫家的溫梅芷比他了解的更清楚,在這件事上,她也更有發(fā)言權(quán)。 但他也擔(dān)心,與倭寇有著血海深仇的溫梅芷能否在這件事上保持她一貫的理性。 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