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2
那脾氣,能聽進誰去?其實,這就是個誤會,可是有關這誤會,當事人倒是很愿意別人這么想,并且有意往這邊擰,傳來傳去的,倒是顯得顧家很重規(guī)矩,光是尊重嫡妻這一條,全上京,顧家是可以排的上的有規(guī)矩人家。顧昭把自己關在屋子里,從初一一直關到十五,什么想法都沒想出來,倒是有一個收獲,他的腳好了,不但好了,疤皮去了后,疤痕都沒留出下。這日,顧昭洗了澡,坐在屋子里舉著腳,他奶哥畢梁立,拿著一套修腳工具,抱著他的腳丫子給他修理,那日夜里暢談之后,他奶哥倒是換了一個人,以前奶哥常有各種長輩一般的舉動,比如不好好睡,用責怪的目光看著他,不好好吃飯,就死盯著他等等之類……那日之后,奶哥特別謙卑,叫做什么就做什么,搞得顧昭很別扭,可是別扭完,他卻沒去糾正。因為,每個人在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位置,不擺清位置,就要犯錯。哎,你得清楚自己是什么。一雙好腳,被畢梁立收拾的嫩嫩白白,還涂了蜜,裹了藥布養(yǎng)著。顧昭斜躺著,想著心事兒,這些日子,他想了一千種辦法,就拿前輩子看的紅樓夢為例,想出一千種搭救賈家的可行性辦法,最后均被槍斃。賈家真正的錯誤在那?沒后續(xù)的爭氣子弟?在草菅人命?放高利貸?借朝廷的錢不還?在鮮花著錦?在烈火烹油?錯了……不懂權利妙處的人才會那么想。嗯……在真正的權利階級面前,這些都是小錯,不算錯,真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這些事情只是權利賦予的福利,應該的,權利到達一個度,這些事情只是附屬產(chǎn)品而已。自古做官為了什么?榮華富貴而已,不然誰來做官?官宦用手里的權利稍微方便下自己,能有什么?誰家無妻兒,誰家沒老弱?十年苦讀,戰(zhàn)場搏命,沒好處誰去??!都想自己的親人過的舒服些,寬裕些,只要不夸張,這!必然是允許的,可以的,沒有任何錯處的,買點便宜地基,去刑部給人講講情撈個人,多做幾件好衣裳,本來該坐四人的轎子,成了六個人的……哎,只要你階層到那里,這些都可以,只要皇帝喜歡你,就沒人管你。就像在早朝偷吃,皇帝喜歡你,他會假裝看不到,甚至會覺得你很可愛。要是皇帝不喜歡你,自然有人蹦出來把你當成典型,幫著皇帝討厭你,打擊你。潛規(guī)矩多了去了,誰都知道是弊病,可是,大家都不會說,這事兒是個事兒,假如那個傻逼站出來專門管這事兒,那么,這人必定被權利階級驅(qū)趕,成為圈外人,倒霉不遠矣。比如……海瑞,那么清廉個性的純爺們,可皇帝都厭惡他,恨不得他就去死。夸張是個度,這個度當達到某一階層,就像顧家這般,說白了,他家如今便是管了人命官司,那也就管了。不止他家,別人家也照樣伸手管,關系這個詞兒,就是這么來的,誰家有事兒,誰先去看法律全書?豬才看,都先去找關系了。所以說,賈家最大的錯誤就是,沒看清自己的社會地位,做了不符合社會地位的事情,逾越了。再加上五品的門第,你去帶大臉,不會巴結,管的太寬,態(tài)度不好,不知道眉眼高低,更更更重要的是……皇帝不喜歡你了,你就倒霉了,就這么簡單。別說什么正義公理,封建社會的道理只在一個人手里握著,那就是皇帝,所以,他愛管,你就錯,他擔著,你在你權利范圍內(nèi)犯允許的錯,只要沒人知道不犯眾怒,沒人提,誰愛管你?如今,顧家就在這個微妙的斷層上,眼見得就后力不濟,今后有了大窟窿,上面就沒人給擋了,顧巖都六十六了。至多再抗五年,他總不能總是站著茅坑不拉屎吧?官位最大的顧巖,在中書省任右丞,雖然在權利中心呆著,可是,他腦袋頂不多不少還有三個人,都是文人代表,精神領袖,均是為這個新帝國立下不世奇功的頂頂聰明之人。這三個人才是一等一的權臣,再加上今上是個勤勉的,有時候中書省也就是空架子,打仗那會子留下的毛病,權利還沒精細的劃分呢。顧巖是個粗人,他想改變,想做的事情挽救,巴結這三個吧,也找不到巴結的辦法,幾十年了,來不及了,巴結了上面的,這幾人年紀也不小了,再加上,他骨子里是真不屑,多少年的老恩怨了。不過好在弟弟的話他也聽進去了,反正不能倒霉的時候,叫那幫子文人一起踩自己,他得想想折。所以在家里轉了幾圈后,粗人有粗人的想法,二月頭上這天早朝,顧巖做了一件十分微妙,十分可愛的事情,這一件事兒,弄得整個文人階層覺得此人無比可愛,而武人階層也覺得老顧就那樣,直的很,也沒覺得啥,就聽了哈哈大笑幾聲。這天早朝,顧巖不似以前,坐在自己的儀仗車里打瞌睡,前幾天他是將朝中那些文人研究來,研究去的想了半個月的,最后,他終于想到一個人,此人,姓許,名文祿,字品廉,官職不高,正五品的禮部郎中。許文祿官是不大,但是做的一手好文章,早年此人寫過一部叫的書籍,是一部教化人的好書,但凡讀書的人,如今多愛拿這本書給子弟作為例文啟蒙。這本書將許文祿推到一定的社會精神階層,在寒門讀書人當中,許文祿是相當有社會地位的,門下,他也算是門生不少,當然比起很多大儒,世家大儒他也不算什么。世家的讀書人跟寒門的讀書人,自古就是兩派,顧巖找許文祿就是先從好入手的入手,這個是跟兵法上學的,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友人。比起許文祿的道德文章,許文祿寫的最好的卻是游記,可惜的是,這年月,誰看游記啊,可偏偏,顧巖顧老爺,那么多書,除了兵書,也就能咽下游記這一種書籍。再加上,許品廉此人,最是耿直爽利之人。于是,顧大老爺就毫不客氣的沖著許文祿,品廉先生下手了。許文祿大人有個毛病,每天早晨,起的很早,去通天路的半路上,他要停下來,在路邊的專門賣早點的檔子,吃一套五味rou粥,外加兩個大馕餅。這四五更的早點檔子,多是給官員們預備下的早點攤子,很多小官員在京里沒家,憑的屋子,甚至請不起灶上,一般也就在這檔口解決了。許文祿大人家倒是算可以的,可是,他喜歡吃一口家鄉(xiāng)味,這上朝的半路上有家泰記,那就是地地道道他家鄉(xiāng)的口味。所以,他每天早上光顧這家粥記,就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話說顧大老爺上朝,這一路,鬼鬼祟祟的撩著車簾,在路上看呀,看呀,終于看到了泰記,一眼,他就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