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7
書迷正在閱讀:傻白甜大型黑化現(xiàn)場、娛樂圈之替?zhèn)?/a>、太妃糖同居物語、全宇宙最后一只貓、天師乃帝妻、等待主角的日子[穿書]、重生后嫡女黑化了、[東漢]永平紀(jì)事、我的男媳婦、嫁與養(yǎng)兄后,他封王了
拿的東西不是啥貴重東西,到底是一片心意,他也不推辭,笑著道:“俺就曬不好這玩意兒,濤子還老說呢,就他王阿嬤曬的菜干好吃?!?/br>王阿嬤聽著這話也高興,“都不是啥金貴玩意,咱們農(nóng)村別的沒有,這點兒菜干還是盡夠的。啥時候濤子想吃了,你就跟俺說,俺再給他曬?!?/br>“那感情好!”周阿嬤被王阿嬤送出了門,又交代了他兩句別往外說啥的,才往家里去了。當(dāng)天中午,齊家的飯桌上就多了一樣焯的菜干,周阿嬤又給炸的醬,菜干蘸醬,野菜蘸醬,高粱米粥,家里人個頂個吃的撐了,蘸醬菜總是特別容易下飯。王阿嬤那邊答復(fù)得很快,大柱是個認(rèn)干的,大柱家的沒啥主意,但是卻看得明白,知道他們家阿嬤一向都是有些遠(yuǎn)見的,所以都聽阿嬤的。王阿嬤帶著大柱上了山,之前徐寄白就跟他們說了,他們不算是雇傭關(guān)系,就是個合作的關(guān)系。徐寄白他們提供技術(shù),王家種出來的菜,要全部交由徐寄白這邊負(fù)責(zé)銷售,到時候抽十之一的成。實際上這么算還是王家占了便宜的,畢竟若是讓他們自己賣的話,渠道就是個問題,而且也未必能壓得住常年做買賣的酒樓或者是大戶人家常出來采買的管事。這是齊寶的想法,畢竟這個暖棚要是做成了,必然有其他人要來做的,到時候他們不是獨一份了。所以齊寶打算直接將這個技術(shù)交給朝廷,然后收朝廷一大筆錢,朝廷可以將這項技術(shù)再轉(zhuǎn)賣給商家,又能夠收回一筆錢。等到這技術(shù)擴(kuò)散開去,到時候冬天可就不愁吃不上蔬菜。說起來這事兒還是有些難度的,齊寶的打算,是將暖棚在大柳樹村擴(kuò)展開來。畢竟這里是他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感情自然是極好的,他也不介意帶著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什么的,雖然這里的人根本不知道啥叫小康社會。王家是從周家借的錢,周阿嬤不要他寫借據(jù)的,但是王阿嬤一定要寫,“俺們從你這拿這么些錢,知道你信得著俺們,不怕俺們賴賬。就因為你這樣,俺們才不能白拿呢,咱們村里借錢一向都是三分利的,俺們就按三分利跟你借,不能讓你虧了不是?!?/br>周阿嬤故作生氣的樣子,“可見你把俺當(dāng)外人了,咱倆這些年的感情,你該真敢提給俺們利的事兒。那你實在要給,咋不跟城里似的,直接給俺十分利呢!可見你也是個小氣的!”聽了周阿嬤這話,大柱立刻有些局促起來,他就是個一老本實的莊稼漢子,哪里分得出是開玩笑還是認(rèn)真說呢。“看你把俺們孩子嚇的!”王阿嬤也跟著道,“俺們就給你三分利了,愛要不要,反正俺們字據(jù)都立好了!”就是怕周阿嬤不要利錢,王家阿嬤特意跑村里的先生張秀才那兒花了兩個銅板寫了借條的。周阿嬤被他逗笑了,“這還把字條先寫完了,俺瞅瞅,這家伙,連手印都按上了,你也不怕俺不給你錢,反從你要錢!”打借條的規(guī)矩,要借條打好后,有中間人在場,然后銀錢交收了,雙方才按手印的。否則,要是一方?jīng)]給錢卻賴賬,或者一方收了錢卻不按手印了,那可就說不清了。“別的不說,就這事兒,俺還信不著你么!”王家阿嬤絲毫沒擔(dān)心富哦這事兒,他對周阿嬤可是很放心的,老哥倆幾十年的交情可不摻假!“行行行,”周阿嬤笑道,“那俺就收著,暫時就按三分利算。那咱們也說好了啊,要是真賠了,俺是連本錢都不要了啊!”“那行,”王阿嬤抿嘴直樂,“要是真賠了,俺們就不還你錢了!”第54章簽了契約,齊寶說了,這人吧窮的時候咋的都好說,一旦真的有利可圖了,難保不變樣兒。怕以后真有個啥,再叫周阿嬤上火就不好了,所以契約是一定要立的。但是對周阿嬤卻不好這么說,只說做生意的事兒大抵如此的,要是沒個契約,怕人家以為他們騙人呢,到時候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說出去也不好聽啊。周阿嬤不懂做生意那套,但是齊寶說的就是對的,所以跟他老哥兒們說了,城里人做買賣都這樣,怪麻煩的,還要立契約。王家沒有識字的,倒是信任周阿嬤,徐寄白叫按手印就按手印,都不帶問問契約內(nèi)容的,倒是叫齊寶覺得他小心之心了。因為有周家借的錢,王大柱這么仔細(xì)的人,這年也雇了兩個短工,忙忙活活的把家里的地種了。因為要留下一塊地蓋暖房的,所以地沒有往年那么多,倒也好種,只是大柱總有些擔(dān)心,畢竟莊稼人靠天靠地靠自己,冷不丁整點兒副業(yè),心里總覺得不踏實,沒底兒。半個月后,他們訂的下一批玻璃到了,王家的暖房已經(jīng)蓋了起來,正好能直接安上。弄好了暖房,剩下的就是決定要種植什么蔬菜了。暖房要種植什么蔬菜,有很多因素要考慮。如今天暖和起來了,自家園子里的小菜已經(jīng)長大了,村里人有的已經(jīng)會摘了地里的菜去縣里賣了,顯見的,這個時候暖房里再種植小菜并不能賣上好價錢了。雖然如此,暖房里還是留了地植小菜的。等到園子里的菜老了,正好這邊小菜就能上市了。除了小菜,還種了早黃瓜和豆角茄子,都是齊寶家地里席好的苗,正好還有剩的,都留著給王阿嬤家了。人家這么熱心的幫助自家,王大柱為之前自己那點兒不踏實感到羞愧,愈發(fā)賣力的干活了。不僅是自家,沒事兒時候還老往徐寄白的那個暖房跑,跟徐達(dá)徐發(fā)兩人學(xué)學(xué)怎么種植的,雖然還是那哥倆跟他學(xué)的時候多些,三人互相交流著,暖房倒是完全不用徐寄白cao心了。轉(zhuǎn)眼進(jìn)了五月,齊寶的生日要到了。齊家這兩兄弟年齡相差很大,生日卻離得很近。齊寶是五月初七的,他大哥齊宇卻是七月十四的生日,前后一共沒差幾天。剛進(jìn)了五月,齊寶就收到他大哥齊宇送來的一車生辰禮物,都是一些海鮮干貨,還有易存儲的花生瓜子核桃一類的堅果,他知道自己弟弟愛吃這些。隨車來的,是之前來過一趟的十二護(hù)衛(wèi)中的阿五和十一。隨車還來的兩封信,其中一封是齊老哥給齊寶的,自然還是一番叮嚀囑咐,順便把阿五十一留下給他使喚。另外通知他齊易和張潤的日子定在六月份,也就是說沒有多久了,齊寶若是想?yún)⒓?,就差不多該?zhǔn)備準(zhǔn)備動身了。另一封信是給徐寄白的,徐家托齊宇捎來的,因為徐寄白不告而別,徐家找不到人,問了齊老哥才知道是跟著他家齊寶回鄉(xiāng)了,所以托了齊宇捎信來,希望徐寄白能盡快回京。徐寄白自然對此信不屑一顧,倒是齊寶的信里,齊老哥也提了徐寄白不告而別讓徐家人很著急的事兒,齊寶覺得,既然他和徐寄白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