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7
是因丈夫的這番話,也不是為了還棠梨給自己治病的人情,而是作為一個女人從心里欣賞棠梨。 雖棠梨的年紀(jì)不大,但宋夫人從不會輕看棠梨,有些時候,宋夫人覺得棠梨的成熟獨立,以及對人情世故甚至比自己還要看的通透。 男人總是自以為是的覺得女子該是附庸,便是自己的丈夫雖好些,卻也脫不開骨子里的本性,但宋夫人卻覺女子不該是附庸,都是人活一世,憑什么女子就是男人的陪襯,棠梨便很好,年紀(jì)不大,醫(yī)術(shù)高明,敏慧通透,人情練達,有能力,有頭腦,有思想更有個性,這樣的棠梨讓宋夫人欣賞之余,更希望她能永遠如此。 所以宋夫人,來了竹山縣的濟民堂,她知道棠梨如此費盡心思的謀劃,就是為了竹山縣的百姓謀個生計好過日子,自己幫了竹山縣的百姓就等于支持了棠梨。 想到此,宋夫人便不再憂心了,她對棠梨極有信心,她既想出這個借刀殺人的法子,必然便是深思熟路過得,而從目前來看,的確已有了效果,那些水寇不在劫掠百姓,而是卻對付豬婆龍了,百姓也不用再擔(dān)驚受怕。 這邊兒正說著,蘇氏瞧見的棠梨,快步走了過來,瞪了棠梨一眼“你這丫頭,昨兒答應(yīng)的好好的,說今兒在屋子里做針線,怎么一早上就跑沒影兒了。” 棠梨下意識縮了縮脖子“娘,宋夫人秦夫人在呢?!蹦且馑际悄隙嗌俳o女兒留點兒面子。 蘇氏這才想起,如今在濟民堂,不止有宋夫人秦夫人,還有許多百姓家的婦人,都眼巴巴的看著呢,當(dāng)著這么多人數(shù)落閨女,是有些不妥。 可到底心有不甘,只得又瞪了棠梨一眼作罷。 宋夫人跟秦夫人都是人精,哪會看不出這母女之間的眉眼官司,雖覺好笑,卻也只當(dāng)不知,湊著說了幾句笑話岔開了話題。 棠梨暗暗松了口氣,真讓便宜娘嘮叨起來,今兒這人可就丟大了,好在常老爺來尋棠梨,說有事商議,棠梨就坡下驢,忙著跑了。 蘇氏心中納悶,常老爺可是岳州城的首富,如今又管著濟民堂,真有事自然該去尋老爺亦或是秦縣丞,找棠梨商議什么,便想上去攔住棠梨,可還沒等張嘴呢,就被宋夫人秦夫人一左一右的拉了過去。 這番情景棠梨自是瞧見了,知道宋夫人跟秦夫人哪是拉娘說話兒是有意幫自己攔著娘呢,暗暗好笑。 常榮見她臉色不像著惱,方才松了口氣,卻仍開口道“那日在老君觀” 他一開口棠梨便知他是因吳玖之事想跟自己賠禮,自從知道是自己治給他兒子治病開始,常老爺便對自己很是客氣,可客氣歸客氣,以常老爺?shù)哪昙o(jì),當(dāng)自己的長輩亦是綽綽有余,作為晚輩怎可讓長輩賠禮,忙攔住他的話頭道“常老爺喚棠梨來,可是為了豬婆龍的事?!?/br> 常榮便知她并未怪自己,心里暗暗挑了個大拇指,這姑娘的心胸堪比丈夫,便也不再提吳玖的事,點點頭道“今日請姑娘過來,是常某有個想法,這豬婆龍皮不禁韌性十足且紋路極美,其實也不一定只做劍鞘,還可以做成別的,例如荷包一類手袋一類的,或許那些京里的貴眷們會喜歡。” 棠梨心里佩服的五體投地,這可真是無論古今,生意人就是生意人,這腦袋稍微一轉(zhuǎn)就是一個賺大錢的點子,棠梨相信只要是女的對包和鞋都是有執(zhí)念的,古代的女子也一樣,這個生意做起來絕對一本萬利,更何況一開始自己打的便是這個主意,之所以做成了劍鞘,是為了投太后之好。如今太后這個活廣告已經(jīng)做完了,效果也出來了,就不用再糾結(jié)與做包還是做劍鞘,什么賺錢做什么唄。 想到此,棠梨笑道“棠梨看病還成,做生意卻是外行,常老爺問我這些,豈不等于問道于盲嗎,況這生意本來就是常記主導(dǎo),如何經(jīng)營自然也是常老爺做主,我這個外行就別在關(guān)公面前耍大刀了。” ☆、第147章來了朋友 常老爺笑了“若說別人不懂生意, 常某倒信, 葉大夫卻不然, 若葉大夫有一日不做大夫來做生意,常某便得改行了, 免得血本無歸?!?/br> 棠梨“常老爺說笑了?!?/br> 常老爺“這可不是說笑, 常某是真心佩服葉大夫, 不說旁的就說這豬婆龍,若非葉大夫的妙計, 只怕如今還是岳州的三害之一, 不知多少無辜的漁民葬身其腹家破人亡呢。” 棠梨忙擺手“常老爺謬贊了,棠梨不過就是個尋常的大夫罷了?!?/br> 常老爺見她并不居功, 心中暗挑大拇指,行善不留名,助人不為利,這才是真正的仁心仁術(shù), 只這份胸襟便不知勝過多少大丈夫了。 常老爺此次本也有試探之意,畢竟自己是生意人,這豬婆龍的買賣又是一條巨大的財路,而這財路一開始可是棠梨的主意,若她分一杯羹也是該的, 當(dāng)初雖未說明,常老爺便有心理準(zhǔn)備的, 卻未想到, 眼瞅著巨大的利益到手的時候, 她卻真的一文不取。 這世上原來真有不為財帛名利所動之人,常老爺忽一想又覺不奇怪,以她的高明醫(yī)術(shù),若想要財帛名利還不簡單,且她父葉全章雖只是七品縣令,卻能力卓絕,官聲清廉,又有葉府這樣的親戚門路,往后的仕途想不順暢都難 ,何須她一個姑娘家來出頭做什么生意,更何況,便她一文不取,自己多用些心思經(jīng)營濟民堂,這濟民堂經(jīng)營的紅火,便是一項最亮眼的政績,有如此政績,作為竹山縣的知縣葉全章何愁不高升。 想到此便也不再提此事,說起他家小公子“吃過上次葉大夫開的藥,一直未病,只是前兒奶娘見園子里梅花開的好,抱著去瞧了瞧,想是著了涼,夜里有些發(fā)燒,喂了些姜湯,發(fā)了汗方見好,內(nèi)子心憂,讓我尋葉大夫問問,是不是再吃幾劑藥調(diào)理調(diào)理,淼兒雖年幼到底是個小子,又是我常家的獨苗兒,總這般弱不經(jīng)風(fēng)的,將來又如何能擔(dān)得起常記?!?/br> 聽了常老爺?shù)脑?,棠梨便知這才是常老爺來尋自己的目的,棠梨略斟酌了一下言辭,方道“藥雖能治病,卻不能強身健體,令公子身上的病既已痊愈,再用藥只會弄巧成拙,有道是是藥三分毒,若無病還是不用藥的好?!?/br> 常老爺“不用藥,那小兒的身子如何能康健起來” 棠梨“恕棠梨直言,若常老爺想讓令公子身子康健,卻也不難?!闭f著頓了頓。 常老爺忙道“還請葉大夫賜教?!?/br> 棠梨“賜教不敢當(dāng),就是常老爺跟常夫人少疼他些就是了?!?/br> 常老爺愕然“少疼他些”心道這是什么原理自己人到中年才生了這么個獨苗,只恨不能捧在手心含在嘴里,哪能不疼呢。 棠梨見他神色便知必不認同,只得道“富貴人家養(yǎng)孩子大多精細,身邊有奶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