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9
書迷正在閱讀:孟浪(H)、七日不言愛、霸道總裁寵妃記、快穿之男主總會愛上我、故何歸、寶貝,今天精分了嗎?、尿急惹出的秘密(H)、西南、冰與火(H)、少年情人
說幾句話而已,也斷不會讓她為我秦家出頭的。” 俞氏話落又反應(yīng)過來,看向大兒媳婦毛氏,“你是什么意思?老四媳婦以后不呆家里?那呆哪兒去?” 第115章 跟秦楚去縣城 “娘,你還不知道么?永安寺上香的時候,我看到了四弟與四弟妹在林子里相見,四弟妹打算跟四弟一起去縣城里住著,不再回村里頭了?!?/br> “還有這樣的事?” 俞氏一聽,氣不打一處來,她是絕不會讓于氏跟著兒子去縣城的,她兒子前程似錦,自是得安心讀書才是,這個時候跟著去,豈不是耽擱了她家楚兒? 斷不準(zhǔn)她去的。 毛氏果然見這話婆母很是排斥,她放下心來,心里卻想著,如果要去縣城,自是得秦家人全部都去縣城。 俞氏面色陰沉的可怕,她很快起身出堂房往東屋去了。 東屋里于書燕剛坐下來,就看到了俞氏匆匆進(jìn)來,她臉色很不好看,這會兒一進(jìn)來,張口便問道:“你要跟我楚兒去縣城?” 于書燕點頭,倒也不瞞了,她以為秦楚跟俞氏說了這話。 俞氏一掌拍在桌上,“你先前是怎么答應(yīng)的我?” “娘,同樣做數(shù)的,我并沒有反悔,同時想必娘也有打算,先前在永安寺的時候,還曾想將齊知縣的表妹嫁給秦楚,這件事上,我并沒有跟娘細(xì)說,娘想要秦楚娶誰,我都沒有意見,只是那也得在我和離之后。” 俞氏一聽到那小劉氏一事,心里有些虛,她當(dāng)時的確不該聽了大兒媳婦的話,再說這事一想起來,俞氏就心里頭不舒服,那樣的女人居然私下里不檢點與自己的表哥走到了一起,俞氏想起這事就窩火。 “上次永安寺一事的確是我想得不周到,但是你不準(zhǔn)跟我兒去縣城?!?/br> 俞氏語氣堅定。 于書燕挑眉,卻是不動容。 “你當(dāng)真要去?” 于書燕點頭,“娘,縣城我是一定會去的,不過我答應(yīng)你的事仍然做數(shù),娘若有法子,就弄到秦楚的和離書吧?!?/br> 俞氏沒能在于書燕這兒討到好,心想著人是留不住了,也不能因此事讓母子之間起了間隙,她還是盡早想法子弄到兒子的和離書要緊。 俞氏想到這個兒媳婦遲早會離開秦家的門,再想到鄉(xiāng)試也得三年后,這三年時間夠她周旋的,于是叮囑道:“既然如此,我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但是你一定得記住了,不準(zhǔn)懷上我楚兒的孩子,你若懷上,也休怪我不客氣。” “不會?!?/br> 于書燕說得很決絕。 俞氏只好出了東屋的門,原本等在外頭的毛氏看到婆母又平靜下來,只覺得不可思議,四弟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為何只要四弟妹要做的事便必定能成。 毛氏要跟著俞氏進(jìn)屋,順勢打探一下,沒想俞氏不耐煩的催著她去掃地,毛氏只好一臉悻悻地拿起掃帚。 于書燕來到書房,心想著倒可以找?guī)妆緯萌タh城里,沒事的時候可以看一看,想來通過這一次,她婆母是鐵了心要去弄和離書的,不久的將來她便能和離了。 于書燕在秦家呆了數(shù)日,秦楚再次歸來,這一次他已經(jīng)安排好了,乘著于書燕在桃花村的時候,他便偷偷地往西市小院布置了一下,連著石家兄妹都瞞著于書燕,全部聽信了秦楚的話。 這一次秦楚歸來是來接媳婦回縣城的,先前秦楚沒有說出口,是不希望媳婦這幾日在家里受委屈。 傍晚歸來,秦楚便去了正堂房,與俞氏聊了好一會兒,俞氏心情很不好,她看出來了,這個兒子極為有主見,他認(rèn)定的事她是改變不了的,他跟前頭的三位大兄不同,唯獨這個四兒子不再聽她的話。 俞氏心情不好,第二日四房小夫妻要離開桃花村住縣城里去,俞氏卻是沒有起床,也不曾送送兩人,院里只有三個兄長和三位嫂子,連著秦有富也沒有現(xiàn)身。 秦楚豈會不知道爹娘的心思,可是他更知道他要的是什么,這個媳婦是他自己選的,自然他要好好護起來,以后就每個月回來一趟吧。 秦楚叫大哥勸勸爹娘,他跟于書燕進(jìn)入馬車,馬車開動往縣城里去。 而秦家院里三個哥哥卻各懷心思,三位嫂子更是如此,要是自家丈夫也能有四弟這么護妻就好了,他們也不想呆在秦家院。 幾人回屋后,史氏再次說起娘家爹娘的提議,建議他們小夫妻一起去鎮(zhèn)上開鋪子,由史家出本錢,甚至連鋪子都找到了,這樣的話,史氏便可以不必留在秦家,他們還能有自己的小日子,還能賺些小錢,也不再拘緊,沒想秦樂一口拒絕。 “四弟這個時候離開,爹娘正傷心之際,你卻讓我現(xiàn)在跟著你去鎮(zhèn)上,豈不是傷透了爹娘的心,咱們在村里頭有什么不好?我從小到大只會種田,不會行商,再說商人名聲又不好,咱們四弟還得考取功名的,豈能壞了他的名聲?!?/br> “行商怎么名聲不好了?有吃有喝的不好么?在乎這些虛名作甚,再說四弟考取功名也臨不到咱們cao心的,我不過是想跟你過過兩人的小日子,為何這樣你都不愿意呢?” 史氏想到木納又孝順的丈夫,心頭存著一把火氣,他們史家明明有銀子,也請得起仆人,偏生要嫁到這秦家院里來受罪,每日還得做這么多的事來。 說到這兒,史氏一股腦的將心頭的怒話全說了,“秦樂,你們秦家都是自己找罪受,一百畝田地算得了什么,秦家養(yǎng)著一個讀書郎,卻還要做什么好人,把家里的余錢捐給村里頭,要做什么秦大善人。” “也不想想家底有多少?做善人就算了,可是爹娘又好面子,竟然還被村里人欺負(fù),秦家有田地,憑什么要受村里人的氣,要這個虛名有何意義?!?/br> “說起這事,我看四弟妹就通透的多,上一次若沒有四弟妹出頭,你們秦家指不定還得捐五十兩銀子去,家里人過得跟長工有什么區(qū)別,可是為了這名聲,卻不惜苦了自己人?!?/br> 史氏還要發(fā)牢sao,秦樂卻冷了臉,“什么是我們秦家,你嫁進(jìn)我秦家,秦家便也是你的家,這些事以后你不必講了,母親要做的事自有母親的道理,連爹都沒有要說什么,你又有什么資格?” 第116章 落草為寇的于英改 “我秦家好善,也是我們的本心,不僅是因為名聲的緣故,桃花畢竟是我秦家的本家,對待本家人自是要好的。” 秦樂的話刺痛了史氏,史氏捂著臉哭了起來,她一心想去鎮(zhèn)上開鋪子,耐不住嫁到了這秦家,卻處處受制。 且不說這秦家院里的事,先說那巴東郡福城外的土匪寨里,最近府城的官衙派了三波人馬過來繳匪,沒想都沒辦成。 福城外五十里路的樣子,有一座高山,周圍還有五六座小山,那土匪寨子就建在這處高山之上,入寨門便有機關(guān),一般人不小心闖入,必定被亂箭射死,所以繳匪一直不能進(jìn)行,全部折損在此處了。 而寨里頭最近干了幾票大生意,那寨主姓莫名強,此人功夫雖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