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3
什么真性情,李世民錯就錯在魏征在世時,他對魏征盛譽有佳,甚至用人鏡做比喻,魏征一死,這才幾個月啊,就干出推倒親撰墓碑,解除其女與魏征子叔玉的婚事的事,雖說魏家不一定想娶皇家公主,但講真李世民這樣的行為真的太薄涼,說是卸磨殺驢也不為過! 就算功過相抵,李世民這位的確功大于過,但通過這件事,季言之對李世民的感官還是低到了極點,不想待在長安看李世民那張‘臭臉’的季言之干脆就以要游歷大唐大好河山,增長見識為由,悄聲無息的帶著三徒弟(李治、新城、李象)以及小兕子離開了長安。 說來季言之是悄悄走的,除了李承乾外,連家人也不知道。所以李世民在做了好一把妖,開始‘奮發(fā)圖強’準備教訓高麗,準備點季言之為將,讓他像上次‘禍害’東西突厥,將高麗一樣給禍禍之時,才驚覺季言之居然好久好久沒來上朝。 李世民以為季言之這是憊懶勁兒又犯了,根本沒想過季言之是不耐煩看到他,所以才悄聲無息的遁了,所以就用開玩笑的語氣道:“房小二可真夠懶散的,連參加早朝都時來時不來,房愛卿你可要好好說說這臭小子,免得將兕子也帶得那般憊懶…” 房玄齡尷尬了,但他卻不得不說他次子‘拐’了公主皇子、皇孫‘跑’了的事。結(jié)果房玄齡一說,他倒是緩解了尷尬,但這下就輪到李世民尷尬了。李世民目瞪口呆,好半晌才從驚愕中回過神… “這是什么時候的事?” 房玄齡分外無奈的回答:“陛下,非是臣不想說,而是臣也不知道遺愛他是什么時候走的??!” “稚奴、新城、象兒一直跟著房遺愛學藝,跟著房遺愛一起外出歷練,朕毫不意外,可是兕子,朕記得她是一直待在宮中的啊,怎么…高明,你出來,跟朕好好說說這事怎么回事!” “兕子和房遺愛身有婚約在身,房遺愛外出游歷,兕子跟著一起很奇怪?” 李承乾的反問讓李世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李承乾這話認真說起來也沒毛病,李世民覺得有些不是滋味,不過是沒想過一向孝順、貼心的好女兒居然也有丟下他這個老父親跟著未婚夫跑的這一天。 李世民心情很不爽,只是事已成定局,他再心酸不是滋味有毛用啊,他總不能為了發(fā)泄怒火從而遷怒不斷請罪的房玄齡吧!雖說子不教父之不過,但前段時間鬧出罷魏征子叔玉尚公主并推倒親撰墓碑的事,李世民知道自己失了不少民心,所以對于季言之拐帶女兒、兒子、孫子跑了的事越想越惱火,但還是穩(wěn)住沒有遷怒到房玄齡的頭上,只不過保持了幸災樂禍笑,絲毫沒想過收斂的李承乾還是吃了一頓排頭。 李承乾可以說已經(jīng)習慣了李世民無處發(fā)泄就會把怒火轉(zhuǎn)移到他身上的行為,根本不會對此產(chǎn)生任何沮喪的情緒,有的只是嘲弄還有嘲弄… … “怪不得要跑呢,要是孤能跑,孤一定也跑了。孤這個父皇啊,心中怕是只有青雀這只胖鳥?!?/br> 站在種滿了蓮花的池子邊,李承乾神色未明,完全不管他的太子妃蘇檀聽到他說這話時受到了怎樣的驚嚇。 “象兒他…” 吸了一口涼氣卻很快回過神的蘇檀咬了咬唇瓣,終究還是鼓起了勇氣道:“象兒才多大就跟著房遺愛外出游歷,臣妾這顆心真的萬分不好受,總怕他會吃不好睡不好,殿下你說這都多少天了,怎么還沒來一封信!” “行了,慈母多敗兒,有言之在,象兒不會出什么事的!” 李承乾依然神色未明的看著池子里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荷花,語氣卻變得柔和的道:“太子妃書香門第出身,應該知曉行萬卷書不如走萬卷路的道理,何況… …” 李承乾哂笑,轉(zhuǎn)而看著蘇檀,神色變得極其認真的道:“依著太子妃的聰慧,當知曉如今象兒跟著言之外出,比留在宮中要好!” 想到東宮前段時間無故小產(chǎn)的王昭訓,蘇檀心一緊,倒是驀地收斂了對幼子離開身邊的不舍之情,擔憂而鄭重的道:“臣妾已經(jīng)仔細查了許久,仍未尋到蛛絲馬跡,想來應該是意外才對。只是想起晉陽公主隨房遺愛外出游歷之前的留言,臣妾依然心驚rou顫,又不覺得是意外了。只能說,這幕后害殿下子嗣之人當真隱藏得深?!?/br> “依著漢王叔的能耐,你查不到很正常!” 李承乾可不管蘇檀聽到他的話,是怎樣的詫異和明悟。李承乾頓了頓,便讓蘇檀不要再繼續(xù)往下查,只一心料理好東宮的瑣事宮務就成。蘇檀猜測李承乾多半又要暗地里搞事,所以溫順的點頭,此后除了晨昏定時給李世民外加一個韋貴妃請安外,蘇檀輕易不會踏出東宮一步。 就這樣過了幾月,被‘趕去’封地的李泰突然得了疾病,愛子心切的李世民趕緊讓漢王李元昌帶著太醫(yī)前往李泰所在封地——相州,結(jié)果和李泰早有默契的漢王李元昌快馬加鞭回復李世民說李泰之所以病重是水土不服外加思念父親導致,建議讓李泰回長安醫(yī)治。 愛子心切的李世民自然順著李元昌給出的‘臺階’,趕緊下旨讓李泰回長安。半月之后,李泰回到長安,少了一半體重,小臉蠟黃的模樣讓李世民毫無懷疑的認為李泰的確病得很重,不顧群臣反對,就將李泰安置在了武德殿。 當初李泰沒有被‘攆’去封地之時,李世民就有過讓李泰住在武德殿的念頭,卻被魏征以‘今武德殿近儲后焉’的理由勸諫住,畢竟武德殿是極為靠近東宮的宮室,并且在東宮之西”,其地理位置之重可以見一斑。更何況當年的李元吉就是住在武德殿與李建成互通有無的,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弒兄上位后,也會偶爾在武德殿聽證,這回李世民力排眾議將李泰安置在武德殿,算是充分表達了李世民對李泰的偏愛到底有多濃厚。 早就知道李泰和李元昌之間有問題,在群臣的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李承乾只是裝模作樣的說了幾句此舉禮秩逾制的話,見李世民依然并沒有覺得哪里有不妥,便沒有再多說什么了,只是在回東宮之后,通過私底下豢養(yǎng)的白鷹用暗語聯(lián)絡季言之,問他什么時候歸長安。 季言之一行人出了長安后,就打著要深居淺出練武的名義,直奔深山老林,一連在里面待了好幾月都舍不得出來。而收到李承乾的飛鷹傳信后,季言之一行人不止沒有動回長安的念頭不說,還打算離開已經(jīng)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深山老林,去長白山脈或者天山地界兒再一次的‘占山為王’… 小兕子卻有些遲疑:“皇兄來信內(nèi)容雖說寫得簡略,但依著皇兄的性格,這么寫只代表四哥回長安之事不簡單,遺愛哥哥,我的心隨著這封信的到來七上八下,分外的忐忑,總覺得會出一件讓所有人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