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7
應該說她還能不能等到第二次。 何苗氏抬起頭看向門口,她還記得看著江知憶走進這道觀時,心中是如何的雀躍,王允大人沒有騙她,只要她全心全意地信任王允大人,按照他們事先約定好的去做,就能得到她想要的結果。 江知憶來了,緊接著是孫二老爺,然后那天早晨她第一次見到了徐大小姐。 王允大人特意讓人來囑咐過,遇見徐大小姐盡可能的避開,在徐大小姐面前不要表露太多情緒,更不要說太多話,她也知王允大人為何這樣說,王允大人之所以陷入大牢就是因為這個徐氏,所以即便她心中再好奇,她也只是暗中窺伺一切,并沒有走出來。 她偷看到徐清歡與江知憶說話,后來她給江知憶送飯食,才知道徐氏勸說江知憶留下來,江知憶若是從道觀逃走就等于是畏罪潛逃。 那時她心中不由地感嘆,徐氏真的很厲害,這樣一打眼就看出了問題的關鍵之處,不過這也正是她想要的,如果徐氏蠢笨,如何能替她報仇,如何能成為她手中的利刃。 雖說徐氏還是個小姑娘,可她用起來卻一點不覺得可惜,復仇本來就要不擇手段,尤其徐氏還將王允大人告入了大牢,光憑這一點,徐氏就該死,只不過在徐氏死之前,先要物盡其用。 安義侯府和張家早就對立,其中到底有什么緣由她不知道,也不關心,她只要清楚,他們鬧得越厲害,她就越要高興。 果然案子慢慢有了進展,張家的行徑終于暴露在眾人面前。 私運硝石,這樣的大罪,張家怎么能全身而退,她終于要嘗到大仇得報的滋味兒。 可讓他們沒料到的是,安義侯府和徐氏突然之間不再查案了,仿佛已經向張家屈服,這樁案子也沒有了那種焦灼的感覺,這些變化超出了他們預料。 她不可能不慌亂,她恨不能立即去找王允大人仔細問問,接下里他們應該怎么做。 安義侯府眼見就要靠不住了,難道就要眼睜睜地看著這樣一個大好的機會從他們手中溜走? 何苗氏愈發(fā)不能心安,即便抬頭看著那一臉從容的元始天尊神像,整個人也如被火烹般難受。 何苗氏仿佛能聞到一股腐臭的味道,就在這被香燭熏染的道觀中,竟然還有這樣的氣味兒。 就像是剛剛從土中挖出的尸身,散發(fā)著那種腐敗的死氣,她的親人一夜之間全都變成這個模樣。 偷偷將親人的尸身重新收殮之后,她時常會夢見那些黑漆漆的骨頭和那股令人作嘔的味道。 她不是厭棄親人的尸骨,她是憤恨將親人變成這個模樣的人。 那個人就是張玉琮。 何苗氏想到這里再也忍不住,立即起身四處尋找那惡臭的來源,終于就在那盛放燈油的壇子里,她看到了一只死老鼠。 何苗氏皺起眉頭,那原本佝僂的身子突然挺直起來,她快步上前搬起壇子,將壇子連同那老鼠一并丟入河中。 看著那壇子在河面上消失不見,何苗氏試圖讓自己冷靜下來,可她低頭看到自己布滿皺紋的手,又忍不住心潮起伏,她不能就這樣等著張家再度脫身,如果真是這樣,她茍活于世又有什么意義,她必須要親自動手,只是她要仔細想一想,向誰下手會更好。 …… 張玉琮心中有些隱隱地擔憂,雖然現在看來,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發(fā)展,不管是三法司還是皇上那里,都明顯地偏著張家。 皇上也沒有召他再去問話,張家所有的職司都照常,只有二哥來提醒他,這樁案子還是不能大意,尤其是最近他應該更加謹慎行事,安義侯貌似低頭服軟,可未必就是這樣。 二哥說的不無道理,按照他的推論皇上現在應該將安義侯捉了起來,朝廷放下他的案子開始審問安義侯藏匿的那個婦人。 可皇上看了那封密信之后,到現在還沒有向安義侯動手,難不成就因為安義侯自己請罪,一切就這樣算了? 這不像是皇上的性子,皇上也不該這樣去想。 誅殺反賊永遠都是第一位的,絕不可大意,否則就會讓他們死灰復燃。 如果不是被這樁案子纏身,他早就已經旁敲側擊地提醒皇上。 張玉琮剛想到這里,張忠進門稟告:“老爺,已經查清楚了,安義侯府大小姐前幾日去了城外一處亂葬崗,當年衙門就是將那些人埋在此處。” 張玉琮微微抬起眼睛:“你說的是……” 張忠道:“就是十幾年前跟聶氏一起死的那些人?!?/br> 安義侯府怎么會查到這件事,真是冤家路窄,這個徐家偏偏要跟他過不去,從私運到當年的案子,只要他擔憂的事,他們都咬住不放。 “她查到什么沒有?” 張忠想了想才謹慎地道:“沒有?!?/br> 張玉琮放下心來。 可是張忠下一句話,又讓張玉琮驚詫不已。 張忠道:“那些人的尸骨沒有了,當年死去的那些人都不見了。” 張玉琮額頭青筋浮動,死死地盯著張忠:“你再說一遍。” 張忠道:“安義侯府大小姐先去了長公主府,然后帶著人去了那些人的埋骨之處,看樣子是想要將那些人的尸骨挖出來查看,可是他們什么都沒有挖到。 我也覺得奇怪,懷疑是他們找錯了地方,就帶著幾個人去探查了一番,徐大小姐沒有找錯地方,那些尸骨就是沒有了?!?/br> 一定是哪里出了問題。 張玉琮仔細回想整件事,他有種被人牽著鼻子走的感覺。 從聶榮那養(yǎng)女開始,有人在故意翻十幾年前的事,開始他以為是魏王黨的余孽,接下來所有矛頭明確指向安義侯。 可如果真的是安義侯,又怎么解釋那些尸身去了哪里。 安義侯就算為魏王鳴不平,也不會藏匿那些人的尸體,更何況當年那件事,安義侯根本就不知曉。 也許還有另外一個人在cao縱一切。 那個人是誰? 張玉琮忽然想到了大牢里的王允,在這樁案子還沒有被人重視之前,王允已經洞悉他的想法,到現在為止他依舊想不通王允是如何知曉一切的。 第一百六十七章 下場 張玉琮越想越覺得蹊蹺,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安義侯向來從明面上與他作對,所以每次他都能夠防范,可若是有人暗中對付他…… 雖說十幾年前的事鬧到圣前他也不怕,畢竟張家這樣做都是為了扶持當今圣上。 可被人暗地里窺伺,隨時隨地都可能下殺手,只要想想就讓人坐立難安,更重要的是,那天晚上他曾發(fā)誓,要將那些人都殺光,一個也不留,如果他們能聽話,不至于死的那么慘,可他們非要臨陣倒戈,妄想扭轉局勢,甚至找到了聶榮夫妻…… 他親手處置此事,卻沒想到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