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1
書迷正在閱讀:一只小媳婦兒、娛樂圈之重生克隆人、方宅十余畝[系統(tǒng)]、被退婚三次后,我嫁給了廢物皇子、少來倒貼我家愛豆!、朕被宮妃刷負分、血罐、王爺他跟著我穿回來了、網(wǎng)配之小透明的春天、正邪不兩立
配合,完全滿足了他們的要求。 但是這樣一來,同樣給他們出了個難題:這種做法等于是將女官的位置與朝臣并列,卻是在逼他們表態(tài)了。 賀卿身邊肯定是要用女官的,這一點毋庸置疑。若是朝臣們不肯讓女官與普通官員并列,就只能認可眼下這種情形;若是不想看到女官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晃悠,那就必須認同女官的地位。 顧錚的手指不著痕跡地在那幾行回復(fù)上摩挲了一下,沉聲問,“幾位大人的意思呢?” 朝臣們自然是不甘心讓女官與自己并稱的。不要說女官,就算是外臣,但凡不是從科舉出身,都會受到主流集團的輕視,即便是進士出身,入官后若是曲意逢迎上意,也必然會遭同僚鄙薄。即使女官注定品階不高,也不可能擔任朝中實職,但就算只是一個名分,他們也難以忍受。 但是在受儒家學(xué)說熏陶的眾人心目中,內(nèi)外之別、男女大防卻更緊要。讓女官們頻繁出入宮禁,跟文臣接觸,顯然更不合適。 “此事是顧相提議,不知你有何看法?”參政知事梁嘉之道。 顧錚面色不變,從容道,“可令舉人候選秘書右監(jiān),定為八品官。且規(guī)定由此出身者,不得轉(zhuǎn)任五品及以上官員,不得轉(zhuǎn)任中書等要職?!?/br> 他沒說同不同意,反倒直接提出了同意之后的安排,眾人被他一引,下意識地去思考這種安排,都覺得十分恰當,不由微微頷首。再轉(zhuǎn)回來時,就對此事不是那么反對了。 反正從本質(zhì)上來說,秘書監(jiān)一旦設(shè)立,分去的必然是政事堂的權(quán)力,是他們必須要警惕的對象。索性就當是一個新的集團取代內(nèi)侍崛起,他們需要做的,只是劃分出彼此間的區(qū)別。如此,自然不會有人認為女官可與自身并列而立。 至于是否會有人應(yīng)聘,加入秘書監(jiān)右監(jiān)的官員們是否會對未來發(fā)展路線有意見,眾人并不在意。朝廷的位置一向都是僧多粥少,就算是進士,也有無數(shù)人一直在漫漫守選路上煎熬著。一條新的晉升通道,必然會吸引無數(shù)人飛蛾撲火般前來。 反正舉人本來就只能在低品官員之中打轉(zhuǎn),升遷極難。倒是在秘書監(jiān)伴駕,位卑而職重,好處絕不會少。對許多人而言,已經(jīng)是最好的選擇。 于是奏疏往來兩次,就將此事定了下來,遂發(fā)六科廊抄寫,昭告眾人。 消息一出,果然在幾天之內(nèi),便將大部分官員原本放在鉛筆上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來。畢竟從古至今,也只有武則天一朝如此優(yōu)待過女官。但即便那時,也并沒有明確給予她們與朝臣相對等的地位和官職,由不得眾人不在意。 ☆、第102章 萬萬不可 大抵因為一開始就劃清了界限, 確定彼此不是一個晉升系統(tǒng), 所以文官們的反彈倒不是很大。 對他們而言, 這種晉升方式稱作“幸進”,為清流所不取。倘若有人選了這條路, 被跟秘書左監(jiān)的女官們放在同一個層次上,也就怨不得別人了。 眾人所以議論者,乃是不知道這秘書右監(jiān)的人員如何挑選,又會有多少人報名,多少有點等著看熱鬧的意思。 不過,也有一部分進士出身,卻一直蹉跎著未能顯宦的官員暗暗羨慕。秘書監(jiān)的位置至少足夠緊要,除了能夠隨侍駕前之外, 往來交接的也都是部閣重臣,接觸的是軍國重事,誰能小覷? 只要簡在上心, 就算沒有實職, 也不妨礙他們插手國家大事。說話的分量, 只怕比許多封疆大吏更重。 在這樣的萬眾矚目之中, 朝廷征選秘書的公文發(fā)了出去,凡在京舉人身上沒有官職者,皆可應(yīng)選。到時候會由大長公主親自擬定試題, 擇選英才。 賀卿本來的意思,是將挑選的權(quán)利下放給政事堂。 別人看沒看出來不清楚,但顧錚不會想不到。但他卻并沒有替她做主的意思, 公文上直接寫明由她親自出題考核。 這份誠意,賀卿自然是笑納了。并且轉(zhuǎn)頭就讓身邊的人把消息透露出去,這一次的秘書考核,一不考詩賦,二不考經(jīng)義,只考策論、時務(wù)及科學(xué)三項。 之前皇家科學(xué)院招收了一批對科學(xué)感興趣,且也有一定造詣的人才。不過因為皇家科學(xué)院的特殊之處,重科研勝過其他,進了這里待遇優(yōu)厚,但也代表著不能再參與政事。所以挑選出來的,大部分也都是熱愛鉆研科學(xué)大道,對仕途不甚熱心者。 而這一次招的是能夠跟賀卿本人接觸的秘書,對那些很難從科舉入仕,但又對仕途抱有幻想的人而言,無疑是最好的機會?!麄兛疾恢羞M士,多半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去做達官顯宦的幕僚,借他們之手干預(yù)政事。而能夠直接影響賀卿,自然更進一步。 所以一時之間,在京舉子們奔走相告,京城里更是人人熱議此事。 在這個過程中,賀卿關(guān)于鉛筆的反饋,也悄無聲息的匯聚回了咨平殿。大部分都是夸贊,從鉛筆夸到大長公主殿下的英明神武、為國為民,溢美之詞看得賀卿渾身不自在。 結(jié)果最中肯的意見還是來自顧錚。顧參政認為,這種鉛筆書寫迅速流利,可惜留墨不久,因此可以作為臨時速記所用,正式的公文及重要文件,還是要用毛筆書寫為好。 隱有勸阻之意,大抵還是不希望賀卿太過迅速將鉛筆普及到全國。 不知道是因為他說得委婉,還是因為知道顧錚已經(jīng)沒有阻攔自己的意思,賀卿倒是體會到了他的良苦用心,將這本奏折留中,自己另外寫了修改意見,讓人送去給將作監(jiān),叫他們依樣修改。 顧先生的意見,是供賀卿這個上位者參考的建議,對將作監(jiān)沒有用處。賀卿寫給他們的意見,是要他們按照不同材料配比,制作不同硬度的鉛筆,以備各種需要。 在現(xiàn)代社會,鉛筆的硬度用H和B來表示。H是hard,表示硬度,代表鉛筆材料中的粘土,B是bck,表示黑色,代表鉛筆材料中的石墨。于是按照材料比例不同,從軟到硬可以分為十幾個不同的等級。 現(xiàn)在用不上這么精細的劃分,但是先為將作監(jiān)立下這樣的標準,也是很有必要的。 寫完這個,賀卿翻開新的一本奏折,是政事堂奏請她定下秘書監(jiān)的考核時間。賀卿想了想,道,決定將考核時間定為三年一次,每次取十人,左右監(jiān)分開考試。 賀卿寫完了,自己盯著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