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6
書迷正在閱讀:一只小媳婦兒、娛樂圈之重生克隆人、方宅十余畝[系統(tǒng)]、被退婚三次后,我嫁給了廢物皇子、少來倒貼我家愛豆!、朕被宮妃刷負分、血罐、王爺他跟著我穿回來了、網(wǎng)配之小透明的春天、正邪不兩立
然若揭。 但是滿朝上下沒有一個人反對。這樣大規(guī)模的修書,參與進去的人成百上千,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中沾光,分潤不少功勞。而歷來修書多以經(jīng)史子集為重,在賀卿明里暗里鼓勵科學發(fā)展的當下,對儒學而言,不啻于是在表明她態(tài)度,自然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可。 ☆、第99章 皆可識字 天氣漸漸暖和起來, 街上的人們換上了春裝, 萬物生發(fā), 春花初綻,連日來往城郊踏青訪春去的游人絡繹不絕。 不過對達官貴人而言, 府中花園亦足堪賞玩。 顧錚的大學士府原是宗親宅邸,占地頗廣,府中花園更是效仿江南園林營造,假山池水,移步換景,處處都見雕琢之精細,令人目不暇接。春光融融,顧錚與幕僚下屬們議事的地點, 也從正院搬到了坐落在花園中的精舍。 花廳之中,此刻已置辦了齊整席面待客。顧錚非是放誕之人,因此席上并未置酒, 只有清茶細點。眾人各自占據(jù)了賞景之處, 一邊看景一邊閑話。 不知誰看了看不遠處半開著的一扇窗, 忍不住感嘆道, “這樣好的天氣,先生怎么總不肯出來?” “不知在忙什么,這幾日都不曾出門?!庇腥藨?。 整體來說, 顧錚并不是個工作狂。他身上帶著一點文人的浪漫與悠然,即使再忙碌,也能做到勞逸結合, 張弛有度。有點燈熬油徹夜不眠商討國策的時候,也有與眾人一起吟賞春景寫詩作畫的時候。 但是最近,他卻少有出門與眾人交流,甚至經(jīng)常獨自埋頭在書房忙碌到深夜。 這里的人呢,都是他的幕僚與心腹下屬,總共沒有幾個人。當他們聚在一起,對大楚的影響,并不亞于咨平殿里的小朝會。畢竟朝會上只會商議對策,具體如何實施,卻是這些人擬定的。 所以朝堂上任何一點變故,他們都是最清楚不過的。近來風平浪靜,要說顧錚是在為朝事奔忙,顯然不可能。所以他的這份忙碌,不免就引起了眾人的好奇心。 他們胡亂猜測了一會兒,便都將視線落到了傅瑞身上。 傅瑞苦著臉,“看我做什么?” “你跟在先生身邊的時候最多,當真不知他在忙什么?” “當真不知!”傅瑞指天發(fā)誓,“先生的性子你們又不是不知道,他要瞞著的事,誰還敢胡亂探聽不成?你們若是好奇,他這會兒就在書房里,索性過去一瞧便知?!?/br>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著人多勢眾,法不責眾,便有人笑道,“那就去看一看,若不是十分要緊的事,就請先生出來坐坐。朝事固然重要,這樣好的春景卻也不可辜負?!?/br> 于是一行人互相壯著膽子去了顧錚的書房。 見了他們,顧錚顯然有些意外,“怎么都跑到這里來了?”這精舍不大,書房自然也狹窄,擺了書桌和臨時歇息用的軟榻之后,剩下的地方根本站不下這么多人。 “先生這是在忙什么?”有人眼尖,已經(jīng)看到了顧錚面前的紙張,不過卻是根本沒認出來寫的是什么,只能看到亂七八糟的圖形。 “正在計算一些東西?!鳖欏P搖搖頭,面上的表情不容樂觀,“只是數(shù)字太過龐大,計算起來也十分復雜。我正思量著,該用什么法子將之簡化,只是一時不得要領?!?/br> “是青城郡王那邊的事?”有人問。他們都知道顧錚去幫過賀端的忙,此事在眾人之中已經(jīng)傳為笑談,因此聽說顧錚要計算,便有人想到了此處。 “也是,也不是?!鳖欏P道,“之前在青城郡王處,替他算了齒輪上的數(shù)據(jù),對我頗有啟發(fā)。高深的算學之中,似乎有些共通之處,只需掌握這些,則人人皆可進行計算。我暫且將之命名為‘通式’,近來就是在嘗試總結各種通式?!?/br> 這種事,也只有他能做了。眾人莫可奈何,只得道,“先生學究天人,若當真能將這計算之事簡化,實乃千秋萬代之功。我等幫不上忙,實在慚愧。” 傅瑞忍不住感嘆道,“若是禮臣兄在這里就好了,他在算學一道上也頗有造詣,應該能與先生一起磋商??上Ы系木謩?,越發(fā)離不得他了,只怕幾年之內,都難得回轉?!?/br> “我也不過是起個頭,拋磚引玉罷了?!鳖欏P道,“回頭有了眉目,就送到科學院那邊去,叫他們自己琢磨?!?/br> 顧錚也是最近才意識到,除了入學之外,這些基礎的東西,大楚缺失得非常厲害,導致許多事情他不得不親力親為。這也難怪賀卿在她的計劃之中,將教育同樣列為重點。 人才培養(yǎng)刻不容緩。 但眼下,這些地方差不多可說是一片空白,總得先有個引子,帶他們入門。所以顧錚只能自己辛苦些,做個引導者。尤其是上次跟賀端見面之后,他越發(fā)意識到算學的重要性,以及其在科學領域的不可或缺性,于是這件事就被顧錚列入了最高優(yōu)先級,這一陣都在忙這個。 提起皇家科學院,眾人免不得就要想起它的倡議者賀卿來。 賀卿的事太過要緊,顧錚沒有對任何人說起過,包括面前這些心腹之人。因此在所有人的眼中,他跟賀卿的關系是非常微妙的。在這種情況下,顧錚還是將皇家科學院的掌控權從賀卿那里奪了過來,可見其重視。 他身邊本來就是年輕人多,接受起新東西來也容易,對科學同樣抱著強烈的好奇和興趣,對此是樂見其成的。其中江篤誠甚至憑借在上發(fā)表的兩篇文章,以白身進入了科學院。 因此聽顧錚提起這個,他便有些興致勃勃地道,“如今科學院招攬了不少人才,其中真可謂臥虎藏龍。依我看,還是得盡快給他們安排差事才是,否則科學院眼看就是第二個翰林院了。” 雖說是“非翰林不入中書”,但人人都知道翰林清苦。在那里只能慢慢熬資歷晉升,但事實上,一年六七人進入翰林院,真正能晉升上去的,也只有那鳳毛麟角的幾個。大部分人不是轉去了其他衙門,就是皓首窮經(jīng),一輩子都撲在書本上。 顧錚點頭道,“如今用人之處多,回頭我會向殿下提議,讓這些人到各處歷練?!?/br> 提到賀卿,話題又不免轉到了她身上。尤其她今天早朝時,還突發(fā)奇想宣布要修一部書,更是讓這些聰明人都琢磨起她的用意來。 顧錚對此倒是十分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