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9
頭,看了看黎清。 這時黎清才恍然緩過神來,趕緊扶起他來,道:“蘇大人不必,云及志在于此,蘇大人此行倒順了云及的心,無論如何,我這個做母親的,還有他奶奶都會支持的。” 云及聽到黎清的話,心下一喜。 娘親永遠都站在他這邊。 送走了蘇徐寧后,黎清讓云及去柜臺幫著店小二算賬,自己一個人坐在后院兒的椅子上,望著青色的天空。 她為什么會來到這個世界?黎清發(fā)出了哲學般的慨嘆,開始追究起世界的起源了。 實在是太匪夷所思。 她停歇了五年,好好的適應這個世界,乖乖的養(yǎng)包子。 可是現(xiàn)在包子養(yǎng)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就不乖了,甚至就要進入叛逆期。黎清有點懷疑人生了。這好好的孩子怎么就長大了呢?為什么不能一直是五歲的小孩兒呢? 黎清還記得初見云及的時候,他還是個五歲的小孩,哭的像個灌湯小籠包似得。然后他看到自己,向自己伸出手來,要抱抱。那個時候,黎清用袖子給他擦淚水。 其實她有些不知所措,她之前有過抱孩子的經(jīng)歷的,她抱過自己的侄女,并且覺得這個很好玩??墒钱斔嬲谋鹋c自己rou身直系血脈相連的孩子時,她恐懼了。 哄孩子何其簡單,只需要給孩子足夠的吸引力,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讓他忘卻不愉快即可。 可是云及從小就表現(xiàn)出與一般孩子的與眾不同來。 自己和他相處一直很愉快,云及很依賴自己,所以當自己展現(xiàn)出母性的光輝照耀云及時,他的世界是溫暖的晴空。黎清不敢想象,倘若云及失去了她這個母親會變成什么樣子。只有得到自己允許的事情,云及才會拼盡全力去做。 倘若自己不許,只要他認為是對的,他也一定會在暗地里去做。 云及這孩子,太早熟了。 他以為在黎清面前表現(xiàn)得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小孩子般的天真,就不會讓她看出端倪。 這世間,又有哪一個孩子能夠逃脫母親的眸光審閱? 黎清真的越來越像個母親,雖然她本就是。云及于她的rou身來說是親兒子,于她的靈魂來說卻是養(yǎng)子。 所以黎清才會站在一個比較客觀的角度去看待云及,她真的不希望未來的云及會面臨重重困難。 不過事情已經(jīng)發(fā)展到今,黎清也只能拼盡全力為云及保駕護航了。 想要保護渴望成為體制內(nèi)部人員的云及,自己也必須要成為體制內(nèi)的人。 想到這里,黎清就沒什么頭緒了。 索性不再想,一切順其自然吧!總會有解決辦法的。世間陽關道那么多,云及偏要一條路走到黑,自己給他燃燈便是。 第125章 梁山顯歸來 按理說云及考上了秀才之后,確實可以不用去十里塘上學了。 讓蘇徐寧這樣一攪和,云及原本想去洛陽書院的計劃也給打破了。 黎清只能讓他繼續(xù)跟著樗夫子學習,管尚軒也同樣沒去縣學,他硬是要陪著云及在十里塘繼續(xù)讀書,如此半年。之后再考洛陽書院,若未成功,就去沐州。 樗夫子本來就是一代大學者,跟著他學習,總比跟著縣學那些舉人好。 如此,云及每日學習就更用功了。 到哪里都可以看到他讀書的身影,以前還需要黎清或者姜氏提醒,現(xiàn)在云及完全是積極主動。 樗夫子給他規(guī)劃了一系列必讀書目,規(guī)定每讀一本,就得寫一篇論文,特別是史論。 管尚軒有些跟不上樗夫子給云及造的計劃,樗夫子也是個愛惜才能的,管尚軒雖天資比不上云及,但也是同齡人之中的佼佼者。樗夫子因材施教,惠及管尚軒。 有時候管尚軒和云及會相互問答,或者辯論。起初云及在口才上略輸管尚軒一籌,逐漸的,不知何時,云及竟隱約壓管尚軒一頭了。 兩個人就這么打打鬧鬧的進步。 在四月的時候,黎清買下了整個西郊的地,開始進行大規(guī)模棉花種植。 并讓李敖和柳二爺父子在河邊鑄起一座水力大紡車。然后給西郊增添了十幾架三錠腳踏式紡車,并花了大價錢買來十幾架織布機。 如此西郊的房子就不夠了,黎清用剩下的為數(shù)不多的錢,又增蓋了一個廣棚,將機器都放進去。 這時,黎清拿出了她修訂之后的,讓人們按照上面的種植棉花,若是遇到了新的問題,便要立刻記錄下來。 西郊百來號人,黎清允許他們每家每戶擁有一畝的自留地,種植糧食,并且不交租稅。 剩下的全都要做棉花種植,棉花收成之后,若是想要種植糧食,那么就得每畝地上交七成的糧食。 這一年多以來,西郊的矜寡老人走了兩個,又增添了好幾個新的生命。 黎清有意愿讓西郊成為自己的莊子,西郊連著一座山,等以后魏西晨那邊有了回利,自己自然是要買下那座山的。 山上就可以種植林木果樹了。 跟著云及的步伐走,以后自家肯定是要定居在上京的,這里終究不是永久扎根之地。 依照上京的消費水平,黎清現(xiàn)在的財力連個房間都買不起,別說獨立小院兒了。 所以還是應了那句話,有錢能使鬼推磨,無錢不能開萬年船。 哎喲! 梁山顯和他的隊伍乘著幾大一艘裝滿貨物的船在去年約定的時間歸來。這次回來的不僅是貨物,還有人,而且這些人還是拖家?guī)Э诘摹?/br> 黎清吐槽道:“還真當我這兒是收容所??!”梁山顯只是笑笑。 按照黎清的設想,他從寧河而下,考察了湛江中下游沿途,歷經(jīng)了益州、蘇州等四州,又趁著運河北上到上京。 記錄下了沿途的風土人情,除此之外,還做了商業(yè)的初步考察。 黎清花了三天時間,仔細了這一手資料,又花了五天聽回來的人講述,特別是梁山顯和文欽的個人經(jīng)歷。 他們沿途遇到過地動、大火等災難,又遇到山盜、河盜等。自然的災害,梁山顯除了覺得觸目驚心,就沒其他感覺了。恰好是盜賊才引起了他的注意,那可是他的老本行??! 若是能夠安然的活下去,誰愿意去做那么高危的職業(yè)? 文欽利用自己書生小白臉的模樣,成功勾引了盜賊團伙的大頭子的女兒,然后成功的被抓了去。接著梁山顯三進賊盜窩,終于感動了那群兇神惡煞的盜賊,讓他們同意跟著自己混。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