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0
書迷正在閱讀:蛇與華爾茲(H)、氣運之子的炮灰?guī)熜郑ù?/a>、秘書和薛定諤之貓(H)、獅子被愛俘獲(H)、師兄的困惑[古穿今]、主角每天都想攻略我、最美不過、我以為我抱對了大腿、聽說我是大反派、梁上美人
馬在交戰(zhàn),一方是西軍,另一方應(yīng)該是北戎人,兩方兵力差不多,戰(zhàn)況膠著。 楊遷立刻點兵,帶著幾百人繞過密林,從戰(zhàn)陣后方突然殺出,西軍以為是援軍來了,大為振奮,兩邊人馬里應(yīng)外合,夾擊北戎軍對,北戎人腹背受敵,很快丟盔棄甲,四散而逃。 等戰(zhàn)斗結(jié)束,楊遷帶著幾個年輕將領(lǐng)來見瑤英,笑呵呵地道:“公主,這里離高昌不遠了,最近有北戎殘部和他們的附庸部落攔路截殺商隊和平民,他們接到求救,出城幫忙,沒想到這支北戎殘部人數(shù)不少,好在遇上我們。” 幾個校尉上前和瑤英見禮,神情有些局促。 瑤英只當他們不習慣和女子討論軍務(wù),沒有多想,一行人整頓一番,喝飽了水,護送商隊和平民去高昌城。 城里的人早已接到斥候信報,率領(lǐng)百姓迎出城,城外寬闊的大道上人頭攢動,烏泱泱的擠滿了人。 達摩特意打發(fā)一支親兵隊伍簇擁著一輛華蓋馬車等在路上,“公主要不要乘坐馬車?這輛寶車是城主花費巨資請能工巧匠打造的,依娜夫人都沒坐過呢!” 瑤英失笑,“不了,我騎馬入城。” 當楊遷、校尉簇擁著她出現(xiàn)在大道上時,歡聲雷動,百姓們蜂擁而上,一邊歌唱、跳舞,一邊向他們拋灑鮮花。 瑤英騎著一匹神清骨俊的神駒入城,頭上、身上落滿花瓣,雪膚花貌,顧盼間容色照人,讓人不敢逼視,百姓們目瞪口呆,高喊著她的封號涌上前,一時間鮮花如雨,幾乎擋住她的視線。 李仲虔示意親兵分開人群,驅(qū)馬上前,護著瑤英擠出如潮的人流。 達摩迎上前,笑道:“百姓們都盼著能一睹公主的風姿,公主怎么走得這么快?” 瑤英喘口氣,再慢一點她就會被鮮花堆埋了。 “對了,魏國使者也到了,他們說是公主的舊相識?!?/br> “喔?來的是哪家子弟?” 瑤英朝門樓看去。 門樓下,幾個身著錦袍的男子策馬飛奔上來,直到和她只有一個馬身了才勒馬停下,齊齊望著她,有的神色激動,有的一語不發(fā),眼神沉靜。 瑤英愣住了。 她身邊的李仲虔掃一眼那幾個男人,嘴角勾起:“鄭景也來了?” 鄭景看著瑤英,神情感慨。 “七公主……” 他本來想說一句別來無恙,但一想到李瑤英吃過的那些苦,他實在說不出口,千言萬語堵在喉頭,最后只剩下一聲長長的嘆息。 其他人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只能看著瑤英傻笑。 瑤英哭笑不得。 眼前這幾個男子,除了鄭景以外,其他幾個似乎都是曾打馬追逐她的世家兒郎。 “三郎怎么會來高昌城?” 瑤英先問鄭景,語調(diào)平靜。 就好像他們之間沒有隔著千山萬水,她只是偶爾在長安的市坊中遇到他們,停下馬,和他們談笑。 鄭景心里長長地吐口氣。 不論何時何地,只要見到七公主,他都會有些不知所措。 鄭景掩下感慨,道:“圣上要派出使者,我們幾人想親自來探明西域的局勢,正好我們擔心公主和衛(wèi)國公,就來了?!?/br> 他說著,趁李仲虔不注意,朝瑤英眨了眨眼睛。 瑤英會意,撥馬走開了些。 鄭景小聲道:“公主,太子殿下在查謝家的事?!?/br> 瑤英心中一緊:“他查謝家做什么?” 鄭景道:“這個我也不清楚,太子找到了當年謝家的老人,還在查謝皇后身邊的老仆?!?/br> “多謝你提醒我?!?/br> 瑤英眉頭輕皺,李玄貞是不是還想下手害李仲虔? 兩人剛密語了兩句,被其他人打斷,一個王庭近衛(wèi)打扮的人拍馬靠了過來,朝瑤英致意:“文昭公主!” 瑤英看到來人,怔了怔。 緣覺掃一眼眼巴巴跟在瑤英身后的世家兒郎,朝她抱拳:“公主,小的奉王的命令前來高昌城報信,之后一直留在高昌,前幾天小的收到信,王命我繼續(xù)留在高昌。” 瑤英回過神來,輕輕嗯一聲。 曇摩羅伽知道她到高昌了。 緣覺挺起胸膛,驅(qū)馬緊跟在她身邊,警惕地掃視左右。 聽說這幾個男人都曾經(jīng)愛慕過公主,還有一個差點和公主定親……他得把這事告訴畢娑。 ☆、她忘了他 當晚, 達摩在王宮舉行盛大的酒宴,為李瑤英一行人接風洗塵, 順便接見其他諸州來使, 和大魏使者商談冊封的事。 瑤英連衣裳都沒換,道:“現(xiàn)在戰(zhàn)事吃緊, 糧草殆盡,軍費不足,不必講究這些, 幾位天使是我的舊識,非拘泥小節(jié)之人,不用鋪張……” 說著,她看向鄭景幾人。 幾人對視一眼,忙笑著抱拳:“正是此理, 我們奉命而來, 是為了和西軍義士戮力同心, 共破北戎,收復(fù)失地,這些繁文縟節(jié)能免則免罷?!?/br> 達摩怔了怔, 眸中閃過贊賞之意,朝瑤英深施一禮:“公主所言甚是, 我這就叫人撤了宴席。常聽人說長安好飲茶, 我仰慕長安風華,最好附庸風雅,請諸位天使也嘗嘗我們這里的茶?!?/br> 侍者上前, 領(lǐng)著鄭景幾人去偏殿飲茶。 瑤英故意落后幾步,達摩趁機向瑤英稟報幾件重要的事情:“派去焉耆、北庭、于闐、龜茲的使者已經(jīng)陸續(xù)返回,諸州飽受戰(zhàn)亂之苦,無不盼望早日光復(fù),不過目前局勢還不明朗,他們找借口推托出兵之事,不愿派子弟去長安獻禮。” 這個時候派嫡系子弟去長安等于徹底歸附魏朝,中原和西域戰(zhàn)亂已久,諸州擔心魏朝無力庇護他們,怕被北戎報復(fù),還在觀望。 對于其他諸州的搖擺不定,瑤英一點也不覺得意外,諸州力量薄弱,在強大的勢力中間夾縫求生,朝秦暮楚是他們的生存之道。 “等我們收復(fù)伊州,聯(lián)通河隴,諸州自然就會歸附?!?/br> 達摩贊同地點點頭,取出鄭景他們帶來的文書。 李德正式冊封瑤英為西軍都督,西軍其他將領(lǐng)也都獲得擢升,高昌將恢復(fù)舊制,沿用西州之名,達摩不再是國主,而是西州都護。 瑤英抬眸,“大郎高義?!?/br> 達摩笑了笑,不無感慨地道:“高義倒也稱不上,從前我渾渾噩噩多年,連發(fā)妻都保不住……不過是個傀儡罷了,先父臨終前的遺愿,我始終謹記在心,以后到了地底下,見到他們,不至于無顏相對……” 見他神色惆悵,瑤英岔開話題,問起軍備的事。 兩人商量了一會兒,達摩想起一件事,叫來幾個年輕的將領(lǐng),笑道:“這些都是和四郎一起籌建義軍的兒郎,張家的三郎,袁家的七郎,趙家的十一郎,宋家的二郎……” 將領(lǐng)們錦衣繡袍,硬挺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