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2
阿嬌只能依靠婆家了。 因此何大人對阿嬌的夫君挑選嚴格。 他同時忍著心痛酸楚加重顧四爺在隆慶帝心中的分量! 分薄隆慶帝寵愛,培養(yǎng)同自己正爭寵的顧四爺。 何大人苦哇,比吃了黃連都苦。 如今他不僅得照顧未來女婿,未來親家,連未來女婿的大哥顧瑾也得關照一二。 何大人嫁了個女兒,卻背上一家子的重擔。 “顧瑾的文章略顯老成,少了一份年輕人的慷慨激昂,意氣風發(fā),所寫的策論也無新奇之處,當?shù)蒙现姓胶?。?/br> 何大人可不會坦言相告隆慶帝,他對顧瑾這篇文章愛不釋手。 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是心驚。 正因為確定顧瑾是可造之材,甚至將來成就比他更高,何大人才放心把阿嬌嫁給顧玨。 顧瑾對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妹疼得跟什么似的。 顧家有長兄如父的傳統(tǒng)。 沒見顧清也百般寵愛著顧四爺么。 就因為顧清太過在意幼弟顧四爺,顧清這么多年才沒納妾生子。 “哈哈,何愛卿也被顧瑾這篇文章給騙了。此子之才遠超眾人,別看他只是白身,尚未進入仕途,但他的眼界,他的胸襟,以及氣魄已不在何愛卿之下了?!?/br> 隆慶帝顯得極為亢奮,只有他從顧瑾中正平和的文章中看出這一切。 何大人雙眸閃過迷糊之色,適時表現(xiàn)出完全摸不到顧瑾文章關節(jié)的樣子。 他接過隆慶帝再次遞過來的文章,仔細看著,慢慢額頭出現(xiàn)冷汗。 何大人苦笑道:“奴才還是只看到文風四平八穩(wěn),恕奴才眼拙,皇上所言定然是對的,還請皇上明示其中關節(jié)。” 作為寵臣弄臣,決不能比皇上聰明。 尤其是在涉及到隆慶帝看好的臣子上頭,何大人裝糊涂比真明白更為安全。 如此也可不動聲色捧一捧隆慶帝。 當今可是極是要面子的人,否則隆慶帝也不會喜歡顧四爺了! 做一個弄臣也是不容易的,何大人不大的眼睛一眨就是一個主意,腦筋最是靈活。 隆慶帝龍心大悅,“你看不懂就看不懂吧,能看出顧瑾文章中正,已是不錯了。不是朕不肯指點你,而是文章內(nèi)涵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顧瑾有朕知曉他的理念,足矣?!?/br> 何大人低頭擦拭汗水,有幾分嫉妒道:“陛下太抬舉他了。” “有本事的人,朕自當重用,有大才的人,朕將會……” 隆慶帝話鋒一轉(zhuǎn),“雖然父要比子強,然顧湛的試卷在顧瑾面前,宛若幼童寫的一般,沒有任何可取之處,倘若朕為了父父子子的規(guī)矩就把顧湛放在顧瑾之前,朕怕是要被當做有眼無珠的昏君。” “學無長幼,達者為先,朕欽點顧瑾為解元,以示科舉的公正,以試卷文章高低錄取名次,不負為國才的初衷?!?/br> 何大人連連點頭,稱贊佩服道:“陛下圣明,無人不服。” “顧湛同顧瑾比不了,但比大多數(shù)考生也有可取之處,何況他有些歪才,只是不擅長落在筆下,寫成精妙的文章,以他的卷面……” 隆慶帝想到顧四爺樸實無華的文章,即便是只認識幾個字的人都能看懂,“他的文章大巧若拙,他這個人也有點大智若愚的意思,你把他的名次定在十名左右。” “刨除文章高低,單就顧湛給朕培養(yǎng)出顧瑾,還有顧玨,他就值得十名之前的位置?!?/br> 說來說去,顧四爺還是更多沾了顧瑾的光兒。 按照顧四爺?shù)奈恼?,公平說只能吊車尾,取他最后一名。 可兒子榜首,親爹榜尾。 這是嘲笑誰呢? 顧四爺肯定得發(fā)火,沒準還會入宮來找皇帝哭訴,畢竟顧四爺可不是白身。 他頭上帶著永樂伯的爵位,隨時可以入宮求見隆慶帝。 倘若以后隆慶帝不同顧四爺一起玩了,可以不顧顧四爺?shù)哪樏妗?/br> 隆慶帝正稀罕同顧四爺一起喝酒,自然得讓顧湛滿意。 而顧四爺樣樣都不出色的文章,卻有一點好處,就是簡單易懂,隆慶帝順勢說他的文章大巧若拙,化繁為簡,旁人不得不服氣。 這話絕對沒毛病! “取中顧湛,朕也可以督促更多的勛貴和他們的兒子走科舉,連以前名聲不好的顧湛都能迷途知返,奮發(fā)圖強考中舉人,名聲比顧湛好的勛貴怎好開口再向朕討要官職和好處?” “陛下英明,勛貴們以后也會督促家中子弟認真讀書,先帝有虎將軍,陛下有永樂伯,奴才看永樂伯更為難得一點?!?/br> “朕比不上父皇?!?/br> 話是這么說,隆慶帝嘴角含笑,他效仿的目標始終是皇祖父,并非是先帝。 第三百七十七章 高中 顧四爺和顧瑾的鄉(xiāng)試名次定下來后,何大人對隆慶帝又一陣吹捧。 眼見隆慶帝龍心大悅,討好帝王的臣子很多,何大人每一句話都能說在他心坎上。 又能幫隆慶的背鍋,還能幫他斂財。 隆慶帝離不開何大人。 “何愛卿可有難處?” “陛下。” 何大人輕聲道:“奴才琢磨鄉(xiāng)試成績,顧家除了顧瑾之外,還有兩人參加鄉(xiāng)試,分別是二房長子同三房的兒子,他們兩人和顧瑾同輩,又是永樂伯的侄子?!?/br> “再加上現(xiàn)在關進錦衣衛(wèi)的顧瑞,出自顧家考生太多了,放在往年自然不算什么,偏偏今科上……意外頗多,許多人都盯著永樂伯呢?!?/br> “錦衣衛(wèi)提審汪大人和顧瑞后也要有個結(jié)論,必然會引起御史們的重視?!?/br> “顧家子弟倘若都被取中的話,朝廷上少不了議論,百姓也會質(zhì)疑科舉公正?!?/br> “陛下不怕流言蜚語,但終究影響陛下英明,少不了麻煩?!?/br> 最后這句話甚是觸動隆慶帝。 如今他最怕就是麻煩。 隆慶帝重視顧瑾,寵愛永樂伯,對顧家其余人可就沒那么多心思了。 “他們的文章做得如何?” “勉強入目,取中和落第僅在伯仲之間?!?/br> 何大人小心翼翼說道,“倘若文章出色,奴才也不忍心委屈了俊才,偏偏他們的文章……總之,奴才不知是該松松手取中他們,還是嚴格一些。” “朕點你為主考,就是看重你的嚴禁?!?/br> 隆慶帝寬了寬不存在的茶葉沫,“公正一點,對所有考生都有利,朕相信何愛卿?!?/br> “奴才定然不辜負陛下的期望,把好鄉(xiāng)試這關,為陛下挑選有真才實學的俊杰?!?/br> 隆慶帝滿意勾起嘴角,“再過一月的會試也少不了何愛卿?!?/br> 何大人一副為皇上肝腦涂地的樣子,很是表了一番忠心。 退出御書房后,何大人回到內(nèi)閣辦公之處,他一改方才在隆慶帝面前的拘謹諂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