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2
書迷正在閱讀:今天的毒哥依然英俊、快穿天上白月光(系統(tǒng))、Fallen Embers、別矯情起來嗨、論一個黑粉的自我修養(yǎng)、情商低真是對不起了啊、偷情的BF(5-7部)、和離后嫁給了大將軍、我有獨特的懷孕技巧、脫韁/軍官學(xué)院(H)
穆安之在, 當場與焦知府范巡撫商量, “你們怎么看?” 怎么看? 此時此刻誰敢說個不字? 你說不, 就是心虛。 何況,萬海供出的人,于情于理都要審問的。 范巡撫道,“既有嫌疑, 自當傳喚審問。” 焦知府更是大義滅親, “倘臣子辱沒家門,請殿下只管按律處置?!?/br> 穆安之道, “辱沒家門那是你老焦家自己的事, 觸犯律法, 要看他自己表現(xiàn)?!?/br> 就焦公子與李尚這兩塊料, 林知縣沒有親自出馬,他與鄭郎中道,“他們一個知府公子一個巡撫內(nèi)侄孫,我出面反倒激起他們的傲氣。派兩個面孔生的,三鞭子下去,問什么說什么。” 倆人倒是挨過三鞭子,不過, 沒挨過三十鞭, 便悉數(shù)招了。 當天下午又查抄糧商三五家。 卓御史真心覺著, 他們這次欽差可以改名叫抄家團了。 穆安之支著頭, 真心不想找那姓卓的,不過, 一旦牽連到范巡撫,整個河南都會受到影響,再加上洛陽知府,洛陽府治下十縣,雖說各有縣令尚可維持,一府之務(wù)要交給哪個管? 即便有臨事決斷之權(quán),穆安之抄家砍人都不怵,可事涉政務(wù),洛縣城有民三十萬,整個河南人口將百萬,巡府知府全都拿下,穆安之難道自己管。 他得找卓御史商量一下了。 卓御史看過焦公子和李尚的供詞,嘖嘖兩聲,撣著供詞道,“有這種兒子,真不如絕后?!?/br> 這刻薄的……還真是一針見血。 穆安之道,“卓大人不必有此擔憂,聽聞卓小公子文采飛揚,有卓大人當年之風?!?/br> “客氣客氣,主要是血統(tǒng)好。”卓御史身居高位,家里小孩兒也是帝都有名的才子,出名的會讀書。 穆安之心說,別人隨便客氣兩句,就遇著這么不懂客氣的。穆安之問,“證詞上,卓大人怎么看?” 卓御史沒有猶豫,“不論是誰,既有嫌疑,都該過堂問話?!?/br> 穆安之繼續(xù)看著他,卓御史只得再說一句,“咱們在鄴城不也是這樣干的。” “鄴城知府好歹清白,不用費什么事。給他把掣肘拔了,他還能做事。洛陽這里,一地雞零狗碎,少一兩個官員無妨,要是少三五十人,洛陽政務(wù)如何支撐?”穆安之問。 卓御史反問,“殿下是怎么想的?” “我問你,你倒問起我來?!?/br> “殿下竟然沒主意了?”卓御史如同見著什么稀奇事,哈哈哈大笑三聲。笑的穆安之就想抽他,穆安之怒,“你才沒主意哪!” 穆安之多要面子的人,就算露怯也不能在卓御史這里露。卓御史老jian巨滑,反咬一口,“有主意就說唄,還掖著藏著做什么。頂爛的主意無非就是等吏部派人接手?!?/br> 穆安之氣,這是最正常的主意好不好!卓御史先說這主意不好,就是要擠兌穆安之。穆安之倘是個庸才,真得叫卓御史噎著。 要不說老而不死謂之賊,盡管卓御史還不老,人家非但不老,相對于人家的官位,人家還很年輕。但在剛剛及冠的穆安之看來,卓御史已經(jīng)是老家伙了。因為卓御史很討厭,穆安之覺著,稱一聲卓老賊都是沒錯的。 幸而穆安之早有準備,穆安之道,“我對洛陽官場也不熟,官員替補,也不是你們御史臺的差使。可每個位子不能沒人,不如用禮部的辦法,考試?!?/br> 卓御史聽著新鮮,細一想?yún)s也不甚新鮮,的確,士子晉身選拔,就是靠科舉。三殿下這法子,細想來是極公道的好辦法。 卓御史不吝贊嘆,“殿下這法子好,公道公平,誰也挑不出錯來?!?/br> 突然得卓御史一句贊,穆安之還有些不適應(yīng),瞥卓御史一眼,“這事你看著辦,什么官職就出什么題,甭考那些經(jīng)史了,反正他們也是暫代?!?/br> 卓御史態(tài)度好許多,起身應(yīng)下,“是。就從殘存的官員里挑吧。不然倘是找些沒經(jīng)驗的,也沒時間手把手的教,最好還是熟手?!?/br> “是這個理。”穆安之點頭。 卓御史告退時笑了笑,“我還以為殿下得讓他們以代罪之身暫理洛陽之事呢?!?/br> 穆安之翻個白眼,“我難道就找不出個有用的人?” “下官告退?!弊坑犯孓o。 有了后備官員,胡安黎那里就能放開手審案了,雖然審理要在卓御史手下的監(jiān)察下進行。這是卓御史的強烈要求,穆安之不能撇開他令手下獨自審案,若無御史監(jiān)察,卓御史拒絕承認審問的一切證言。 兩人在鄴城已經(jīng)就此達成一致。 不過,看到河南道監(jiān)察御史被咬出來,不得不說,穆安之還是稍有些興災(zāi)樂禍,看卓御史笑話的。 卓御史裝模作樣的嘆氣,直接說出穆安之的心聲,“打知道要跟殿下一道當差那天,我就料著有這一日。河南的流民都到了帝都,監(jiān)察御史都沒上書,他要沒問題才有鬼?!?/br> 穆安之一臉正氣,“我倒愿意看你笑話,只是這種笑話也沒什么好看,我倒是情愿你們御史臺多幾個好官,能說上一兩句實話,河南也不至于此!聽聞當年湖北大災(zāi),卓大人身為江南道巡察御史,最肯直言進諫,一月參掉十二頂烏紗,震動官場?!?/br> “客氣客氣,我這點虛名,不想倒進了殿下的耳中?!睂τ谀掳仓魏钨澝?,卓御史都不吝嗇不客氣的悉數(shù)收下。 “你人雖不怎么樣,做官還成。起碼進了本分。”穆安之補了一句。 卓御史罵人的行家,穆安之這種諷刺對他如春風拂面,卓御史笑,“殿下不了解下官為人,倘有所了解,便知下官為人也是極好的?!?/br> 穆安之上下打量他一眼,感慨,“你臉皮可真厚。” “過獎過獎,換個臉皮薄的,早被殿下您刻薄死了。”卓御史笑著回一句。 穆安之正想叫卓御史滾蛋,就見內(nèi)侍小凡匆匆而至,手里捧著個帖子,行禮后道,“殿下,娘娘聽說卓大人過府,吩咐奴婢將這帖子交給卓大人?!?/br> 卓御史上前接了,見是封請?zhí)?,請卓御史明天一起到白馬寺的。穆安之見這帖子才想起來。 李玉華過的挺滋潤,她到了洛陽,除了接見命婦與官員家眷,也要見一見洛陽的僧正道正,還有洛陽城最大寺廟白馬寺的主持高僧,以及嵩山少林寺的主持高僧,感謝他們在災(zāi)情嚴重時無私施粥,活人性命。 李玉華把這事辦的鄭重,跟穆安之商量著讓穆安之也要露面,還有卓御史,一起去。李玉華都說,“我看洛陽的災(zāi)情比鄴城要好些,一則洛陽府是個大地界兒,二則這里的和尚很肯出力。咱們既然來了,就得道聲謝?!?/br> 穆安之是答應(yīng)了的。 卓御史看過帖子,心下有趣,“按理該是殿下跟下官講,娘娘倒是親自給下官帖子,娘娘實在太客氣了。” 想剛覺著三殿下想的那考試的主意不錯,結(jié)果就又木頭腦袋了。真是憨人有憨福,皇子妃娘娘不知是真有這見識,還是誤打誤撞。 這名頭想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