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0
書迷正在閱讀:救命之恩只能以身相許(H)、原罪(H)、[ABO]命運(yùn)(H)、帥哥,我內(nèi)褲掉你陽臺了(H)、【全職高手】近于遠(yuǎn)之前(H)、一個億存給你、賣rou的你來一下、談?wù)勀莻€穿進(jìn)書里來追我的家伙、惡毒后娘的親兒子(穿書)、今天太子被廢了嗎
信陽公主啐了他一口,板著臉佯怒道,“你有話就快說,少貧嘴。若不然,我可就不幫忙了。” “誒誒,三姐,別呀!”齊晟趕緊認(rèn)慫求饒,“我說,我好好說就是了?!?/br> 信陽公主繃不住臉,“噗嗤”一笑,“你說吧,不管什么事,我盡力替你辦就是了?!?/br> 齊晟左右看了看,說:“在這里說話不太方便,三姐若是不介意,就到我那里去坐坐吧?!?/br> 信陽公主遲疑道:“不會耽誤你的差事嗎?” “走吧?!饼R晟道,“差事天天都有,也不急在這一時半刻?!?/br> 見他這樣說,信陽公主也就不說什么了。 齊晟一邊引著信陽公主朝東五所走,一邊在身后給張起麟打了個手勢,讓他到戶部替他告?zhèn)€假。 張起麟悄悄地走了,沒有驚動任何人。 等姐弟二人走到東五所,齊晟腦子里那個臨時起意的想法,也完善了很多。 其實,這件事本來就在他的計劃之內(nèi),在他靠著蹴鞠聯(lián)賽大賺了一筆之后就有了想法。 只不過,在他原本的計劃里,這件事要靠后許多。 因為,他短時間之內(nèi),實在是騰不出人手了。 如今,信陽公主撞上來,他把計提前,也不影響什么。 反正,他資金充足嘛。 兩人也沒進(jìn)屋,就在東南角那個小亭子里坐了。 王進(jìn)寶帶著人把亭子上擋風(fēng)的帷幕給放了下來,又給兩位主子送了茶點,便盡心盡力地守在外面。 “三姐請?!?/br> 齊晟親自給信陽公主倒了茶,很快便進(jìn)入了正題,“三姐是知道的,弟弟自小就愛往宮外跑,在市井之中有不知道轉(zhuǎn)過幾回了?!?/br> 這話勾起了他們少年時的回憶,信陽公主想起他們一道在崇文館求學(xué)的日子,不由自主就露出了笑意,“你呀,從小就不老實?!?/br> 想起小時候干的那些事,齊晟卻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若不是我活潑好動,崇文館里死氣沉沉的,多無趣呀?!?/br> 又貧了一會子,齊晟正了神色,說:“弟弟在市井中穿梭,雖是玩樂,卻總不能盡興。三姐可知,這又是為何?” 信陽公主說:“市井中的東西雖然新鮮,但到底不比宮里的精致。一時賞玩也就罷了,長久自然無趣?!?/br> 可別說什么天然野趣,隨性自然。 這世上有幾個陶淵明那樣清貧自守的隱士? 嘴里說著什么不慕權(quán)勢,但真正過起那種“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日子,又有那個達(dá)官顯貴能堅持一年的? 說白了,他們的偷得浮生半日閑,那都是有人替他們忙忙碌碌三五天。 但齊晟自然不是因為這個。 上輩子求學(xué)那會子,他又不是沒有過過一周七天全靠泡面撐著的日子,哪來那么多無病□□? 他之所以總是不能十分盡興,是以為市井之中,總免不了碰見孤寡乞兒。 這還是在京城天子腳下,尚且有乞兒乞討,齊晟不敢細(xì)想,在大晉別的地方,又是怎樣的場景? 他若是沒有能力也就罷了,如今既然有能力,就想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這樣看來,他上輩子把自己給活活累死,還真是不冤。 ——天生勞碌命。 聽了齊晟對那些乞兒的描述,信陽公主不禁心生同情,“想不到,咱們大晉,還有這樣可憐的人?!?/br> 女孩子本就心腸柔軟,信陽公主又是個極富同情心的人,當(dāng)即就問:“六弟可是要仿宋時,建慈幼局?” 齊晟贊道:“三姐聰慧。” 信陽公主點了點頭,已經(jīng)開始盤算了,“我在城南有個陪嫁的宅子,可以騰出來去,再讓人修葺一番。錢財方面,我的陪嫁…………” 齊晟連忙打住,“錢財方面,三姐不用擔(dān)心,弟弟那里多的是。” 反正他這輩子托生得好,從生到死都有人包辦,手里握著再多的錢財也沒什么大用,還不如拿來做些有意義的事。 如果這件事,能順便讓信陽公主重新振作起來,那就更好了。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cao心這個了。” 信陽公主點了點頭,蹙眉道,“如今最難的,就是照顧孩子的人手了。” 照顧孩子的人選,不但得有耐心,還得有善心。 最怕遇見那種面慈心狠的,暗地里偷偷捂害孩子。那他們的一片好意,就辦了壞事了。 齊晟笑道:“人手這個,弟弟有個想法。不過,得三姐親自去皇祖母那里求。” “皇祖母那里?” 信陽公主迷惑了片刻,便露出恍然的神色,“不錯,不錯,的確得求皇祖母開恩。” 兩人相視一笑,就知道對方和自己是想到一塊去了。 大晉的宮娥制度,大體是參考的前朝,每隔幾年,就要到各地去采買小姑娘。 當(dāng)然,還有一部分,是每到選秀的時候,各地獻(xiàn)上來的秀女。 這類秀女不是官家出身的,一般都會有好前程。 這些平民百姓家里選出來的秀女,運(yùn)氣好的能一飛沖天,被天子看上,或者是被賜給達(dá)官貴人。 但大部分都只能淹沒在宮中,從沒有品級的宮娥做起。 這些秀女們和家人一起長大,自然感情深厚,時時刻刻想著宮外的親人。 但采買回來的小姑娘們就不一樣了。 許多小宮娥都是三五歲的時候,就被父母賣給了采買的人,自小長在宮里,早就和家里的人斷了聯(lián)系了。 就算日后長大了,有家人父母找過來的,她們也不愛兜攔。 在宮里長大的,什么樣的世態(tài)炎涼沒有見過? 當(dāng)初父母既然狠心把她們給賣了,如今又找過來,誰會相信他們是后悔了? 不過是日子再次過不下去了,扒上來吸血的罷了。 這些宮娥們在宮里日久年深的,身上都有品級。 但饒是如此,她們年紀(jì)大了,除了極個別在主子面前極為得臉的,也不可能再有什么好差事了。 就算是這樣,她們大多數(shù)也是不愿意出宮的。 因為,她們一輩子都在宮里,對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