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03
榻上:“你慢慢說,不急。你可是要說的是鐘五娘?” 蕭寶信豁然開朗。 是啦,沒道理她都知道的事,鬧這么大謝顯卻不知道啊。 而有誰這么心黑手辣,下手快準(zhǔn)狠的,謝顯要數(shù)第一位啊。 “你……” 謝顯笑:“我?!?/br> ### 到底是誰殺了鐘五娘,謝顯夫妻算是通了氣兒。 可是楊劭和蕭司空、蕭御史卻不知道,或者說不準(zhǔn)確清楚地確定。 說楊劭沒有殺鐘五娘的心,他自己都不信。 那禍害死也就死了,死幾遍都是死,怎么就這么不長記性。上一次倒是把消息捂的嚴(yán)密,改朝換代的事除了他,誰也沒說,蕭家死活都不顧了,心心念念地是當(dāng)楊劭的賢內(nèi)助,成為一國之母,母儀天下…… 結(jié)果,死了一回,也不知道該不該說她長心了,倒是再沒瞞著,當(dāng)著蕭御史的面大張旗鼓就給說了—— 問題隔墻有耳,也不知怎么就傳出來了,傳到了永平帝耳朵里。 永平帝都聽傻了,直問楊劭:“聽聞鐘五娘出了這等事,到底是真還是假啊?” 好在傳出來的只是鐘五娘是蕭二娘子轉(zhuǎn)世,什么改朝換代之類的沒往外傳。也可能說這話的時候,鐘五娘(蕭二娘子)終于長心了,沒當(dāng)著大庭廣眾嚷嚷出來。 可是就傳出來這些,也夠楊劭糟心的了。 問題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啊,誰也預(yù)想不到蕭敬愛那貨什么時候把什么給捅出來。萬一傳進(jìn)皇帝耳朵里啊,難保哪一天就犯了疑心病。 正琢磨該怎么動手,能悄無聲息就給磨平了呢。 結(jié)果人死了…… 蕭司空下的手? 蕭司空表示,他是下過這樣的命令,可手下回說還沒等他們下手呢,就被人捷足先登了。 能是誰? 蕭司空懷疑楊劭,楊劭懷疑蕭司空,互相都疑心上了。 至于蕭御史,先是嚇中了風(fēng),后來知道鐘五娘死了,也不知道是誰下了手,心里一股火,病大發(fā)了。這回救回來也沒再恢復(fù)之前,落下了毛病,手腳不利索,御史之職是與他無緣了,才四十多歲無奈致仕了。 把肖夫人給氣的,半夜做夢罵蕭敬愛都給自己罵醒了。 這家沒蕭敬愛這么作,不至于這樣的。 好在蕭妙容那邊還好,郗三郎在任上順風(fēng)順?biāo)?,蕭妙容隨著上任沒多久就有了孕,現(xiàn)在正是孕中期,也有五六個月了。 肖夫人怕閨女擔(dān)心,就沒敢寫信跟她說,自己憋氣窩火,恨不得把蕭敬愛的墳都給刨了。 蕭楊兩家的心腹大患是解決了,別管是誰殺的吧,反正人死了,也消停了。倒是鐘家不干了,外面?zhèn)鞯氖裁磥y七八糟的鐘家都不信,認(rèn)定是何家有意給何二郎脫罪,往外散布的虛假消息。 好好的親家沒做成,成了仇家,緊咬著何家不放。 永平帝也是無奈,不過他看重是何家二房,主母是他親姨母,長房的那都是捎帶腳的。 而且何二郎,永平帝也看不上,眼睛長在腦袋瓜頂,以前他還是新安王時與二房走的近,沒少聽何二郎三七話擠兌。 本來他是寬大為懷,登基之后也沒想找后賬。 奈何他不找后賬,有人自己找不痛快,好好的聯(lián)姻讓他作成這樣。 還把鐘家嫡女給作死了—— 你說不是你殺的,可仵作都驗了,人是先被掐死,后被吊上去的! 你說不是就不是了?騙鬼呢? 第653章 貴人扶植 有膽子殺人,你就得有腦子把罪證都給收拾干凈啊。 鐘家緊咬何家不放,就要讓何二郎給鐘五娘陪葬。連帶著徐尚書夫人都坐不住了,親自下場撕何蔡氏教子無方,當(dāng)初跪求他們家五娘嫁給何二郎的時候呢,說的好聽,當(dāng)個寶兒,嫁過去就拿人家當(dāng)根草。 都和淮陽王搶上女人了,這才導(dǎo)致了小夫妻失和,最后侄女命喪夫手。 有這么坑人的嗎? 主動上門求娶的是你,娶到手三天兩頭作仗打的也是你,最后痛下殺手,把好好的鐘家嫡女給掐死的還是你—— 跟你多大仇? 上輩子抱你家孩子下井了,這輩子這么坑人的么?! 逼的徐尚書一個因會稽大長公主死后致仕守孝的都上書請永平帝主持公道了,欺人太甚啊。 何二郎雖然出身世家,但身上并沒有官職,建康令抓他還是有理有據(jù)的,倒也痛下殺手,判了個秋后問斬。 何蔡氏哭暈了不知多少場,迫于無奈也拉下老臉去求了二房的何劉氏。 何蔡氏夫人出身世家,就沒瞧上過小世族的劉氏,多少年了始終都壓著劉氏一頭,哪怕是永平帝上位也沒讓何蔡氏低下高傲的頭顱。 現(xiàn)在為了自家不省心的兒子算是低到了塵埃里,可何劉氏不是個拎不清的,明顯刑部尚書都沒說話,認(rèn)可了建康令的判決,那至于明面上皇帝也是同意的。 她是皇帝姨母,可也不能干政不是,果斷利落地就給拒絕了。 何二郎那是被酒色掏空身子的,連驚帶嚇的,在牢里都沒住上幾天就病死了,秋天都沒等到。 鐘家絲毫不懷疑人是何家以外的蕭、楊兩家殺的,什么蕭二娘子重生,皇帝之類,狗屎,鬼才信。半個字都沒走心。 倒是蕭御史倒了,把御史之位給讓了出來。 永平帝有意彌補(bǔ)鐘家,便讓廷尉少卿領(lǐng)了中丞之職。 按說御史中丞那是妥妥的高了廷尉少卿一品,又是御史臺唯一長官,上面也沒人壓著,該當(dāng)是個好差了。 但人家鐘少卿就是拒不接旨,不想干。 不是和何家鬧別扭,找皇帝不痛快,那御史中丞的職位就是再高,人家也沒看在眼里。 俸祿是什么東西? 他們世家還缺銀子? 要的就是清官,要的就是臉面。 御史中丞怎么輪落到蕭雨個寒門庶族出身的頭上的不知道嗎? 那是世家大族看不上眼,覺得是個得罪人的活兒,但凡在任上就沒有人緣好干的長的,你不找人家釘子,人家就找你釘子,世家但凡數(shù)得上數(shù)的都不愿意干。 更不要說鐘少卿了,要不是永平帝說的好聽,他真覺得皇帝反而是有意找他的茬,給他這么個差了。 結(jié)果就御史中丞這職位哪個合適,展開了新一輪的辯論。 最后由謝顯力茬之下的建康令嚴(yán)棟,連升三級,任了御史中丞——要輪不講情面,除了蕭雨這么個參人參上癮的中風(fēng)患者,還有誰? 收拾世家大族毫不手軟的嚴(yán)棟啊。 世家雖然不滿謝顯的所為,但讓他們干,他們又都不出頭,最后只能是嚴(yán)棟再三推辭謙虛著,受領(lǐng)了。 世家看不上眼的,寒門庶族可是當(dāng)個寶兒一樣,那是御史蘭臺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