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88
蕭長敦要保的是崇文帝,而秦王遲早要取而代之。 蕭韌夾在二者之間,他的處境其實很尷尬。 但是前世的時候,秦王做了皇帝,可是那個時候,依然對蕭韌委以重任,就連沈彤這種荒野里出來的人,也知道蕭韌位高權重。 秦王是武力奪得天下,武官之中居于高位的,全部都是戰(zhàn)場上打出來的,就如同太祖皇帝的霄云二十四將一樣。 也就是說,前世的時候,蕭韌不但領兵,而且戰(zhàn)功赫赫。 那么這一世又是怎么回事,眼看秦王已經打到河南了,卻沒有蕭韌什么事。 不過這一世和前世是有變化的,前世時崇文帝從始至終都在皇位上,他沒有出宮,沒有假死,也沒有小皇帝。 太皇太后死后,秦王起兵,沒等打到京城,便登基為帝了。 而這一世,不但時間有出入,而且崇文帝的經歷也過于坎坷了。 這位皇帝被云七抓走,關押在山洞里,大半年后又把他當作人質,最終用他換來了楊敏的一顆人頭,也讓楊家失去了最重要的一個人。 可是這種變化也只在崇文帝和那個小皇帝身上,不關蕭韌的事啊。 前世時,蕭長敦也是支持崇文帝的。 沈彤想來想去,覺得這些都無所謂。 她對蕭韌說道:“若是秦王不信任你了,那你就和我一起回燕北,咱們上山當土匪,有阿娘有阿鈺,到時再把兩個小meimei接回來,也是熱熱鬧鬧一大家子。” 蕭韌心中一暖,彤彤這是把他當成家里人了,這一大家子里也有他。 不過聽到沈彤讓他上山當土匪,他就忍不住笑彎了嘴角,他道:“好啊,到時我是土匪,你是壓寨夫人?!?/br> 沈彤臉上一紅,啐他一口:“咱倆誰是壓寨夫人還不一定呢,到時先打一架再說?!?/br> ------------ 第五九九章 血書 在蕭韌看來,彤彤長大了,越來越善解人意了。 在沈彤看來,小七長大了,一哄就好,不再像小時候那么執(zhí)拗倔強了。 總之,兩個人都對彼此滿意極了,看著自家小孩長大了,長成自己心中最喜歡的樣子,這種感覺真好。 他們認識八年了,八年來聚少離多,反倒是被困在京城的這段日子,兩人難得的可以好好相處。 待到飛魚衛(wèi)不在四處抓人了,兩人戴上人皮面具,在京城里到處閑逛。 “上次我和芳菲來這里時,所有的鋪子全都開著,五顏六色掛得滿滿當當?!?/br> 沈彤口中的上次,是一年多以前,那時太皇太后還活著,京城里花團錦簇,燕北郡王當時也在,小少年長到十幾歲第一次逛街,和芳菲一樣,從街頭吃到街尾。 這前前后后還不到兩年的時候,京城就如同早衰的貴婦人,金壁輝煌,但卻暮氣沉沉。 蕭韌問道:“那你是喜歡西安呢,還是喜歡京城多一些,再或者你喜歡燕北?” 說到這里,蕭韌想起沈彤是從南邊過來的,便想再問問她是不是更喜歡南邊,話還沒有出口,沈彤就回答了:“我喜歡京城?!?/br> 蕭韌微怔,他雖然是在問沈彤,可是卻沒有想到她會喜歡京城。 “為什么?”蕭韌問道。 沈彤嘻嘻一笑,什么也沒有說。 蕭韌愣了一會兒,這才反應過來,他和沈彤的第一次見面,就是在京城。 蕭韌自以為自己猜對了,立刻歡喜起來,陪著沈彤逛街時,但凡是沈彤多看了幾眼的東西,他全都要買下來,可是沈彤卻不讓他買,最后,兩人帶了一大堆零嘴兒回來。 蕭韌心里不太舒服,那些衣料首飾,還有小姑娘喜歡的小擺設,可是她卻不買,不是不喜歡,而是因為無論是在哪里,她都是過客,那些身外之物反倒成了累贅。 他的彤彤,養(yǎng)只貓都要帶著四處漂泊。 這時,小栗子匆匆忙忙跑了進來,對沈彤說道:“彤姑娘,燕北來信了,加急!” 從燕北到京城,有一條獨立的通信線,這是燕北郡王親自設立的,雖然京城依然是只出不進,但是從燕北來的密信,還是送到了沈彤面前。 沈彤拆開火漆,取出信箋,只看了一眼,就高聲喊道:“小七,楊勤出兵了!” 往年燕北十月就開始下雪,但是今年卻是一場雪也沒有下,楊勤請人看過天象之后,趕在燕北下雪之前出兵了。 楊勤出兵,打出的旗號是“勤王”! 這出兵的理由,聽起來和秦王大同小異,可是事實上,卻不一樣。 楊勤有自知之明,他沒有宵想過金鑾殿上的那個皇位,但是他要趁著這個機會,真真正正站到皇帝面前。 京城的楊家已經倒了,從此以后,除了皇帝,沒有人能壓制他了。 隨著護國公府的滿門抄斬,太祖時代的霄云二十四將,就只有一個早已行將就木的李永基還活在人世,但是李永基的那點功績,在大齊名將榜上根本不算什么。 至于現(xiàn)在大權在握的蕭成敦,不過是和楊敏一樣的二世祖。 一個要靠嫡親弟弟的人頭才能保全家族的人,只是個儒夫而已。 不過是機緣巧合,皇帝落難,而他恰好救了皇帝而已。 而對于楊勤而言,現(xiàn)在就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崇文帝雖然做了十幾年皇帝,可是卻直到現(xiàn)在才親政,對于崇文帝而言,滿朝文武要么是太皇太后和楊家的人,要么是蕭家的人,一個從娘胎里就準備著當皇帝的人,當務之急,是要籠絡一批為他所用的能臣。 楊勤自信,他就是崇文帝最需要的人。 放眼整個大齊,只有燕北軍能與西秦軍抗衡,至于現(xiàn)在起兵的什么韓廣嚴化,楊勤壓根沒有放在眼里。 即使焦勝奇出手,韓廣嚴化合整個中原的兵力,也無法與他匹敵。 這不是兵馬多少的問題,這是兵力強弱的懸殊。 無論是秦王的西秦軍,還是楊勤的燕北軍,多年以來都在打仗,他們一年里與韃子的大大小小戰(zhàn)役,足夠中原軍剿匪十年,乃至更多。大多數(shù)中原軍從未上過戰(zhàn)場,無論是帶兵的將軍還是下面的兵卒,俱都無法與身經百戰(zhàn)的西秦軍和燕北軍相提并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