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
書迷正在閱讀:論如何用人格魅力征服失憶老攻、非典型包養(yǎng)、我要撲倒你、夫人今天和離了嗎、FINE BUD、夜嵐、破臉人、皇妻媚色、穿越之囚帝、當倆系統(tǒng)同時下任務[系統(tǒng)]
打誑語,所以我信師太的話。” 可接下來的一場風波,卻叫梅幼清受了一場無妄之災。 她在庵中住了三天之后,再回到將軍府時,京城中卻流傳起關于她的一些流言蜚語來。 大抵是圍繞著她和方允諾的,說是梅家和方家想結(jié)親,但方允諾看不上她,拋棄她選擇了樂書郡主。 甚至還有人猜測方允諾拋棄她的原因,要么是丑若無鹽,要么是身上有隱疾,更有甚者說她命硬克夫,否則也不會一直住在庵中。 這些流言甚囂塵上,愈來愈過分,連梅府的下人出門,都要被人指指點點。 原本方允諾和梅幼清的關系了結(jié)之后,很快又有媒婆來將軍府給梅幼清說親,可自這些流言散播之后,上門說親的人就越來越少,即便來兩三個,也都是身份、樣貌不匹配的。 氣得薛姨娘將那些說親的都趕了出去。 梅將軍忍住心中的怒火,立即著手去調(diào)查是誰在散播這些流言,很快便捉到了幾個最開始散播流言的人。 盤問之后才知,果真是有人授意他們這么做的,而且之前關于方允諾和樂書郡主在湖邊作畫的片面之詞,也是他們散播出去的。 那人給了他們不少的錢財,所以他們才會昧著良心散播關于梅幼清的流言蜚語。 這兩件事情既然出自同人,那么便不難猜出,這背后授意的人,就是常寧長公主。 梅幼清雖然覺得清者自清,這些流言終有打破的一日,可是想到這些流言讓將軍府也飽受非議,心中有些過意不去,于是便對梅將軍說道:“父親,常寧長公主安排的第一場流言是為了給樂書公主的賜婚鋪路,且只字為提我。如今目的達到了,沒道理再安排一場流言來貶低我。而眼下這樣的情形,我猜想是樂書郡主和方公子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牽扯到了我,所以他們才會借用這樣的手段來打擊我……” 梅將軍聽著在理,仔細一想確實很有可能是這樣,于是第二天就去了方太傅府中,找到方允諾,問他最近有沒有和樂書郡主發(fā)生什么矛盾? 一問才知,果然如梅幼清所說的那般,兩人之間鬧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而且確實牽扯到了梅幼清。 方允諾這幾日也聽到了這些流言蜚語,且與那些說閑話的人爭辯過,親口說明梅幼清不是那樣的人。 可他越是夸梅幼清好,卻越是叫人誤會,以為他是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花心之人,對梅幼清也愈發(fā)不屑一顧。 方允諾懊惱道:“梅將軍,都怪我,是我粗心大意,叫郡主看到了那封信。” “什么信?” “太后賜婚我和郡主之后,我心中對梅姑娘十分過意不去,想親口同她道歉,又擔心她不會見我,于是便寫了一封信,將我的歉意之詞都寫進了信中,同首飾一起放在妝匣之中想送給她。可是梅姑娘沒有見我,也沒有收下信,那妝匣被我放在了馬車里,前兩日郡主要我陪她出城踏青,她坐了我的馬車,看到了那個妝匣……” 方允諾說著,抬手打了自己一巴掌:“梅將軍,我一錯再錯,實在不知該如何悔罪,您打我也好,罵我也罷,只要能替梅姑娘出氣,我怎么都認?!?/br> “你這小子!”梅將軍氣得差點說不出話來,“瞧著挺聰明的一個孩子,行事怎么如此糊涂?怪不得京中會忽然流傳起清兒的蜚語來,果真都是你惹出來的!” 方太傅在一旁聽著,也甚為氣惱:“梅將軍莫氣,那常寧長公主和樂書郡主欺人太甚,如此下作的手段倒也好查。只待查出證據(jù),我與你一同進宮面見圣上,為令愛討個公道,絕不叫令愛受委屈!” 方夫人也悔不當初:“早知那樂書郡主竟是個如此善妒的主兒,我當初就算豁出性命,也要在太后面前拒了這門婚事……” 梅將軍見他們也算是明事理之人,便也不再為難他們:“我正在找那個散播流言的授意之人,只要找到那人,就能順騰摸瓜,將常寧長公主和樂書郡主拽出來,屆時若真的鬧到圣上面前去,還望太傅和方公子為小女作證,還小女的名譽清白?!?/br> “將軍大人放心,縱然那樂書郡主要做我家的兒媳,但她做錯了事情,我們絕對不會袒護她?!?/br> “如此,我就先告辭了?!?/br> 弄清楚事情的緣由和方家人的立場之后,梅將軍就著手去查這件事了。 只是要找出那個授意之人并不簡單,為了將他引出來,梅將軍特意將先前捉到的那幾個傳播流言的人放了出來,要他們澄清之前散播的那兩件事,把事情的真相還原給大家。 那幾個人都是能說會道之人,且流連客棧茶館等人多的地方,既然他們一開始能把白的說成黑的,如今自然也能把黑的重新洗白。 在他們的努力之下,不出三天,京城中那些關于梅幼清的流言就變了風向。 且說第一件事,是方允諾和樂書郡主在湖邊作畫一事,哪里是什么才子佳人湖邊約會,分明是樂書郡主畫藝不精湛,非纏著方允諾教她作畫,而那方允諾,本是和梅家姐弟在湖邊游玩的,且那日兵部侍郎之子韓云西也在場,是那樂書郡主橫插一杠,惹人不快。 而那時方家找來去梅家說親的媒婆也站出來,說最開始方家確實瞧上了梅家的女兒,兩家剛起意,卻沒想到中途殺出個程咬金,那樂書郡主憑借自己的和父母的身份欺負人,硬是將方允諾搶走了。 第一件事情澄清之后,關于第二件事情,方允諾拋棄梅幼清的流言就不攻自破了。什么梅家姑娘丑若無鹽,身上有隱疾,什么命里犯硬克夫克子,通通都是假的。那梅姑娘不僅美若天仙如玄女下凡,而且身體康健,吃素養(yǎng)生。至于在庵中久住并非是命硬,而是為了陪自己的母親禮佛。 且那云照庵并非是普通的尼姑庵,庵中的師父們曾經(jīng)進宮為太后祈福,太后的病情因此好轉(zhuǎn)。如此佛門圣地,梅姑娘能住在里面受佛祖庇佑,是個十分有福氣的人。 梅曉晨自宮中陪太子殿下上完學堂回來,沒有直接回府,而是在京城中的幾個大酒樓和客棧中都轉(zhuǎn)了一圈,而后興沖沖地回到府中,對梅幼清說:“姐,現(xiàn)在大家都夸你人美心善還有孝心……” 梅幼清波瀾不驚道:“我不一直都是這樣的人嗎?” ☆、014 關于梅幼清的流言逐漸澄清之后,百姓們對樂書郡主的評價就差了好多,她的驕縱任性和仗勢欺人在流言中被放大,比先前梅幼清所受的詆毀還要難聽十倍。 這樣的流言果然讓常寧長公主和樂書郡主坐不住了,很快派人出來找那幾個散播之人,而梅將軍便是在這時捉到了他們。 審問之后,其中有一人果然都是安平侯府的人,是常寧長公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