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
書迷正在閱讀:每個男配撩一遍、想戀你呀、兄長,劍下留我(穿書)、元帥每天都在花癡我、[綜]有個家伙總想拉我下水、公主,還騙婚嗎?、成為教宗徒弟以后、穿成宮斗文里的太監(jiān)、教主總想弄死我、每天都在盼望龍傲天談戀愛
前,重重磕頭,紅著眼哽咽道:“母親,兒來晚了,教母親平白受了這樣多年的苦?!?/br> 劉夫人哪里忍心教兒子跪著?忙俯身要去攙扶:“快快起來,我的兒啊,只要見你如今非但好好地活著,還愈發(fā)出息了,母親便知足了,哪還有什么苦不苦的?” 然她膝處只稍稍一彎,便一陣無力的酸痛,令她忍不住輕呼一聲。 郗翰之驚了一跳,忙抬頭道:“母親怎么了?可是身上有傷處?” “并無傷處,是有些頑疾,前兩年受了寒,膝處無力,時常酸痛?!弊苑讲牌?,便始終未言的巧娟,此時忽然插嘴,替劉夫人答了。 言罷,她一雙細(xì)長眼忍不住多看了郗翰之兩眼,本還有些白皙的面龐也紅透了。 然郗翰之聞言,不過略看了她一眼,只將她當(dāng)作尋常的婢子,便忙又轉(zhuǎn)頭起身,邊扶著劉夫人往榻上去,邊自責(zé)道:“都是兒的不是,當(dāng)年走散后,未能及時尋到母親的下落?!?/br> 劉夫人握著兒子的手,渾濁的雙目含著些淚,聞言笑著搖頭:“不怪你,是母親未能跟緊你。好在后來遇到你姨母一家,他們往東南去投奔你表妹的夫家,我一寡母,不敢獨行,便也跟著去了。數(shù)月前,聽人說起,在東南八郡中平叛的大將軍,竟是姓郗的,我這才留意起來?!?/br> 郗翰之恍悟:“怪道母親會在東南那樣遠(yuǎn)的地方,從前我總命人在高平附近尋,這才錯過了這樣多年?!?/br> 劉夫人又憐又疼地?fù)嶂鴥鹤拥氖值溃骸笆茄剑@樣多年了,我兒竟長這樣大了!你這些年,過得可好?都道你如今是大官了,可我知曉,那些士人,最是瞧不起窮苦出身的,我兒可有受委屈?” 郗翰之素來冷峻而不動聲色的面目,難得露出幾分溫和的笑意。 他安慰母親道:“兒子這些年十分順?biāo)?。的確有人對我頗有微詞,可我有幸遇到了恩人,便是當(dāng)年那位帶兵打到咱們家鄉(xiāng)高平的大司馬崔恪嶠。他不但不介懷我的出身,反而十分賞識于我,屢屢提攜教導(dǎo),才令我有今日?!?/br> 說罷,他想起那美麗矜貴的婦人,頓了頓,道:“非但如此,他還將獨女嫁給了我。母親,兒子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了?!?/br> 饒是與那婦人不睦,還有諸多疑惑與懷疑,身為兒子,在多年未見的母親面前,他仍是忍不住將已然成家立業(yè)的喜悅與之分享。 然劉夫人卻并無激動喜悅之色。 她面色微僵,望著兒子比起十五歲離散那年,已然成熟許多的面龐,小心翼翼道:“翰之,你已然娶妻成婚了?” 話音未落,便聽一陣陶杯碎裂之聲。 立在一旁正替二人斟茶的巧娟忽而白了臉。 ☆、警告 郗翰之聞聲,微微蹙眉,沖一旁呆若木雞的巧娟道:“你先下去吧,我與母親有些話說?!?/br> 語氣間,儼然只將她當(dāng)作個婢子看待。 巧娟眼眶一紅,絞著衣角,慢吞吞不愿挪動,直至見劉夫人眼神示意,方邁著碎步出去。 劉夫人見她去了,忙拉著兒子道:“翰之,你說你娶的那婦人——是高門貴女?” 郗翰之點頭,柔和面上下意識升起幾分自豪之色:“她是一流士族家的女兒,母親是大長公主,父親是大司馬?!?/br> 不論崔女如何,能娶她,便表明他如今的身份與功勞,即便那些士族朝臣們再是不屑,也不得不承認(rèn)。 他遂將當(dāng)年娶崔女之事盡述之。 劉夫人本有一瞬欣喜,然不過片刻,又面露憂色:“這樣出身的女郎,怕是從來沒侍奉過人,她待你可貼心?” 郗翰之一頓,想起那婦人綺麗面容下,一顆冷硬倔強(qiáng)的心,面色微沉。 可當(dāng)著母親的面,他到底只道:“母親,她是個心地善良的女郎,身在那樣的人家,從小在宮中長大,自然會有些驕縱任性的脾性。只是,她父母都已亡故了,亦是個可憐的女子。兒子知曉母親最是好心的,當(dāng)年對我這并非親生的兒子,都能如此,待她,也定能寬厚包容。” 劉夫人連忙點頭:“這是自然。我只怕,我這樣生在鄉(xiāng)野的無知婦人,會教媳婦嫌棄?!?/br> 郗翰之默了默,望著屋中搖曳的昏黃燭火,想起那日那婦人與謝夫人針鋒相對的模樣,又想起昨日她主動允他入車中避雨的模樣,搖頭道:“母親放心,她不會如此?!?/br> 劉夫人這才稍稍放心,到底不愿教兒子為難,遂未將巧娟之事說出,又?jǐn)⒃捲S久方休。 待郗翰之離去,始終守在外的巧娟方快步入內(nèi),眼淚汪汪跪至劉夫人跟前,哭道:“母親,這可如何是好?” 她本是個寄居在叔父家中的孤女,今年不過十八。 當(dāng)年叔父家中貧苦,欲將生得尚清秀的她送至豪紳之家,作癡兒之妾。 她聞風(fēng)后連夜奔逃,一路流落,險些慘死,得劉夫人給了一口飯吃,方能活下來。因劉夫人本也孤老,憐她身世,便留她在身邊,二人相依為命。 至前年,劉夫人記掛著始終未尋到的兒子已過弱冠年紀(jì),該成家立業(yè),又聽鄉(xiāng)野間人說,若家中替其成家立室,則漂泊在外的游子有所牽掛,便會歸來,遂做主讓巧娟做兒媳。 其時旁人皆道,劉夫人之子流落在外多年,未有音信,即便仍活著,這輩子還能歸來的希望也實在渺茫。 巧娟心中自然也曾猶豫,可想起自己身世堪憐,又無余財傍身,往后便是真嫁人,定也不比與劉夫人住在一處,與陳家表親毗鄰來得可靠,遂咬牙應(yīng)了。 因郗翰之不在,便請了鄉(xiāng)間一位與他同日生辰的郎君代之行禮,巧娟從此亦改稱劉夫人為母,二人以婆媳處之。 哪里知曉,好容易尋到了郗翰之,知他已為一方封疆大吏,她尚未能喜悅兩日,卻驚聞他已然娶妻! 劉夫人初聞亦驚,然想起兒子如今已然二十有四,的確早該成婚,遂也覺合情合理,倒是于眼前這個巧娟,有些對不住。 可兒子與崔氏,也不過才新婚,崔氏更是高門貴女,也不知脾性如何,她這個母親若此時便冒然提了巧娟之事,反倒教兒子為難。 她思忖片刻,方?jīng)_巧娟道:“好孩子,明日咱們先跟著翰之去,待見一見他那婦人,再做定奪,可好?你放心,我總會教你有個好著落?!?/br> 巧娟縱心中百般不愿,也只得含淚應(yīng)下。 …… 第二日一早,郗翰之便親自攜母親一路往北,追趕已然先行的阿綺與劉澍恩等人。 因本就相距不過百里,劉澍恩又早得了吩咐,帶著隊伍渡江后,便行得十分緩慢,是以第三日傍晚,郗翰之便已攜母趕至阿綺暫歇的山桑縣驛站外。 站外道上,驛丞等早已迎候在側(cè),一見車馬行近,忙上前行禮,欲將人引入。 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