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4
。萬兩白銀雖不少,但相比于黃履莊的偉大發(fā)明簡直九牛一毛。是以,玉錄玳給的相當利落。 才因為平板玻璃機器入手了萬兩白銀的黃履莊卻連連擺手:“不可,格格不可!自小民到格格府以來,一應吃用就已極為精致。四時八節(jié)有衣服鞋襪,每月還有不菲月俸。這,這都已經(jīng)想都想不到的好待遇,哪里還好再受格格厚賜?” “那杜仲膠本就是格格發(fā)明,小民只做了些簡單處理。打揎之物更是宋已有,小民只些微改進。至于那些人才,也來不來都兩說,且未必合用……” 對此,玉錄玳只微笑擺手:“先生不必太謙,日子久了你就知道。我這個人最是個功必獎,過必罰的性子了。但凡對我個人或者琳瑯閣發(fā)展有功的人或事,都會得到相應的獎勵。不論月俸多少,有沒有很好的待遇。” “但凡真心跟著我干的,那就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先生所薦大才來不來是一回事,先生為了琳瑯閣發(fā)展積極薦才是另外一回事。打從琳瑯閣開業(yè)至今,先生居功至偉,理應受獎,且不必推辭。否則的話,就是外道,亦或嫌少?!?/br> 那黃履莊是不外道,也不嫌少的。 所以鄭重道謝,小心翼翼收下。左思右想后,他還是從中拿出了千兩紋銀,拜托玉錄玳派人南下求賢的時候幫忙送給他老父老母。囑他們買些個良田傍身,也算是不孝子讓他們cao了這么多年心的彌補。 如此一來,二老手中有地心不慌。也…… 能在長嫂面前挺直腰板了吧? 這等小事,玉錄玳自是連連應承,甚至還特善解人意地問用不用幫忙直接將田地置好,落在二老的名下。 黃履莊一愣,繼而明白她是清楚自己在家鄉(xiāng)的各種窘迫。也明白他不是不肯多給錢,而是怕兄嫂貪吝。巧言哄了去,甚至鼓動二老直接進京來一起投奔他。并不想美好生活再遭破壞的他忙紅著臉真誠拜謝:“若能如此,便再好不過,小民謝過格格?!?/br> 玉錄玳笑:“些許小事兒,先生何必客套?” 告別黃履莊后,玉錄玳又喜不滋兒地坐著自己的新馬車進了宮。順便把彈簧、杜仲膠胎與打揎之物都拿了樣品去。將名為獻寶,實則捆綁著九五之尊打廣告的小算盤撥拉的劈啪作響。 康熙也果然很上道,拉著太子一起親自感受了新式車胎與彈簧的加持下,馬車到底有多平穩(wěn)舒適后,立刻就著人采購。 務必在秋狝之前,將龍攆與太后、隨駕諸妃、諸皇子與重臣的馬車都改裝好。 作為供貨方,成功接到大單的玉錄玳眉開眼笑。 可是…… “什么?”玉錄玳震驚,狠狠皺眉:“萬歲爺叫臣婦獻上彈簧與彈簧機,以后都不參與彈簧的制造?” 所以,她只是想賣個蛋而已,現(xiàn)在卻直接被抱了老母雞? 這萬惡的封建社會! 眼看姨母眼中那憤怒的小火苗都快熊熊欲燃,胤礽忙笑著輕咳了兩聲:“鐵器乃是朝廷管制用品,如彈簧這般好物,以后應用的方面多著。需求只會越來越大,皇阿瑪這是在保護姨母呢。” 不然財帛動人心。 重利之下,誰知道會出什么幺蛾子呢? 他這么一說,玉錄玳可就想起琳瑯閣初開時,那一撥兒彈劾了。 為防類似事件再度發(fā)生,玉錄玳倒也沒再抗拒。只是…… 咱現(xiàn)在是生意人了么,關于利益的事兒,即便對面坐的是皇帝老子,也得嘗試談一談:“倒是玉錄玳淺薄了,硬是沒領會萬歲爺一片慈心。但……您也知道,為了琳瑯閣一炮而紅,臣婦投入了自己所有家底并太子妃娘娘的大半嫁妝。” “為了籠絡人才,研究出更多、更好的產(chǎn)品來。這短短一月,就賞了黃先生兩萬余兩白銀。而剛剛,他又推薦了數(shù)十位人才……” 哪怕貴為一國之君,康熙也被玉錄玳的大手筆嚇了一跳。 偏當事人還一臉理所應當?shù)臉幼樱骸爸刭p之下,必有勇夫嘛!千金市馬骨,馬骨還價值千金呢,更何況黃先生那么個曠世大才?臣婦提起這個,可不是抱怨黃先生身價忒貴。只是請萬歲爺明白,琳瑯閣日進斗金,靡費也不少?!?/br> 研究成果、生產(chǎn)技術的,沒有白白轉讓的理兒。 而且從壟斷方變成被壟斷方,所需都被供應方掌握手中什么的。這犧牲可是超大,理當有所補償! 她有,琳瑯閣二東家太子妃也得有。 朝廷所產(chǎn)的彈簧還得優(yōu)先供應琳瑯閣,成本價那種! 當然作為琳瑯閣大東家,玉錄玳保證,絕不將東西用在妨礙社稷穩(wěn)定安全的方面。不借著價格便利倒買倒賣,掙朝廷的錢。 本就沒打算白得技術的康熙沉吟,故作沉思狀。 眼看著玉錄玳從信心滿滿到毛焦火燥,再到頹然認賠。片刻功夫,臉色變了幾變,他才矜持點頭:“玉錄玳所說也有道理,就這么辦吧!嗯,你算算看,那個彈簧機器從生產(chǎn)到研發(fā)用了多少,朕十倍予你便是?!?/br> 成本? 那東西是黃履莊早年的小發(fā)明之一,玉錄玳隨口提及,他加班加點做完就送來了。 一個大子兒都沒花! 但玉錄玳會說么? 當然不! 果斷把因平板玻璃機器獎勵黃履莊的一萬兩算上,再細問了他彈簧機器的大概價格。有零有整的一百二十三兩就報了上去,抱回了厚厚一沓子銀票,整整十一萬兩千三百兩。 獎勵到手,玉錄玳直接就跟胤礽一起轉道毓慶宮。要跟自家小伙伴太子妃二一添作五,把這筆意外之財給分了。 剛絮叨幾句,太醫(yī)院那邊就過來給太子妃請平安脈了。 隨后,幾人就收獲太子妃三年不飛又不鳴,結果卻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大消息。 一炮雙響什么的,太子與太子妃雙雙懵逼。還是玉錄玳緊迫咳嗦下,這倆才稍稍回神兒,細問了相關情況又給了太醫(yī)厚賞。 送走太醫(yī)后,照例屏退左右。 然后太子與太子妃相繼落座,雙雙給玉錄玳表演了個既喜且憂。 看得玉錄玳撓頭:“那什么,一分耕耘兩份收獲,難道不是上上大吉的好事兒?” 咳咳咳咳! 就算千萬次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