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
看到和自己心愛的丈夫有親密關系的另一個女人,心里跟針扎似的。 “父親最近忙公務,都搬到衙門里住去了,想必也想著府里的事,母親能多cao心一些?!毙焱駥幐┥碓谑釆y盒中替公主娘選釵環(huán):“林姨娘犯錯禁足才出,該立一立規(guī)矩讓她警醒些,也免得再犯錯。” 康寧長公主早已不自覺將女兒當成了主心骨,聞言頷首,又道:“這支釵太華麗了,用那只珍珠的吧?!?/br> “不要,我覺得這只更襯母親?!毙焱駥帉⒔疴O插進康寧長公主發(fā)間:“這段日子勞累母親為女兒擔憂,今日我替母親選妝容衣飾,請母親容女兒盡一盡孝心,如何?” 母女如此親近,是很長時間沒有的事了,康寧長公主自是沒有不答應的。 既要哄女兒開心,康寧長公主便任由她施為。 看徐婉寧挑了艷麗的衣裙和鮮艷的口脂,她覺得不習慣,但也并未說什么。 半個時辰過去, 院子里,林姨娘額上滲出了薄汗,徐婉蘿挪了挪腳,有些后悔方才沒有跟著一起進去。 飛霜看著裝扮齊整的,與平日素凈迥異的康寧長公主,眼眶有些濕。 康寧長公主看著銅鏡中艷麗逼人的女子,心底生出些陌生又熟悉的感覺,禁不住撫了撫面頰:“這是我嗎?” 徐婉寧湊過去,康寧長公主一起出現(xiàn)在銅鏡中:“我就知道母親這樣會很好看,像小時候一樣,天生麗質艷壓群芳!” 銅鏡中,眉眼相似的母女,同樣都是紅色衣裳,兩姐妹似的。 “小時候?”康寧長公主目光恍惚一瞬,喃喃道:“是挺好看的?!?/br> 原來自己以前是這個樣子。 后來怎么就越來越不愛打扮了呢? 其實不是不愛打扮,而是無意識照著林姨娘的風格裝扮。 可惜牡丹本就該雍容華麗,套進別的框中,只會不倫不類。 “母親既覺得好,那便答應女兒,以后一直都這么裝扮,”徐婉寧挽住公主娘的胳膊:“這樣,別人看到了,沒準會說咱們是如花似玉的兩姐妹?!?/br> “你呀!”康寧長公主點一點徐婉寧的鼻尖,算是默許了。 康寧長公主往廳中去,與她并排的徐婉寧不著痕跡的落后一步。 她不習慣不太親近的人觸碰,揉揉鼻子,心想為了讓康寧長公主重回昔日風姿氣度,自己可真是太不容易了。 林姨娘和徐婉蘿被徐嬤嬤請進來。 看到徐嬤嬤似夢似驚的神情,林姨娘眉心微蹙,又很警覺的舒展開,免得被有心人看在眼中。 可是進了屋,林姨娘臉色不受控制的蒼白。 還是失態(tài)了。 實在是無法控制住。 餐桌旁坐著的那個紅衣麗人,簡直是她的噩夢。 是的,噩夢。 很多年前,林姨娘原以為青梅竹馬的表兄會娶自己。 即使她家道中落,可還是用了點心機手段牢牢地掌控了表兄的心,讓他心甘情愿的賭咒發(fā)誓會讓自己風光出嫁,成為徐府的當家主母。 可是后來,徐言昭食言了。 他追求康寧長公主,一躍成為了駙馬。 林姨娘那時候還是林家大小姐,出了個被斬首的貪官父親的林府大小姐。 她別無選擇,利用徐言昭在康寧長公主面前不自知的自卑與自負,成為了“被迫”進入徐家的妾侍。 那時候第一次見康寧長公主,還是在公主府中。 艷麗又高貴的女人坐在主位,是林姨娘所見過的,穿紅衣最好看的人。 她只垂眸看自己,帶著震驚與傷神,也依舊高貴的讓人自慚形穢。 更不要說,這位公主身邊的宮人們,看著她時仿佛看什么令人眼臟的螻蟻的目光。 如今,康寧長公主又變成了昔日的樣子。 即使只是妝容改變,也讓林姨娘坐立不安。 不能慌,穩(wěn)住。 已經熬到今天,十幾年潛移默化的影響,不是那么輕易便會被推翻的,林姨娘心中不斷的告訴自己。 康寧長公主并沒有看出林姨娘的不安。 她很久沒有這么開心過了。 丈夫十余日不來靜心院好像也沒什么。 因為女兒實在是太貼心了。 林姨娘和徐婉蘿分別向康寧長公主請了安。 徐婉蘿作為徐家正經的姑娘,自是有資格坐著用早飯的,林姨娘卻要侍候主母用飯才是。 康寧長公主不耐煩看見林姨娘,但也無意為難她。 她并不知林姨娘私下的籌謀,只以為是自己的丈夫醉酒將其當成了她,心中還懷著一份若有若無的歉意。 好人家的女兒,誰沒事會做妾嘛。 她想揮手讓林姨娘退下。 可想到女兒之前說的話,又作罷了。 一頓飯吃的安靜。 林姨娘伺候的極小心。 徐婉蘿看林姨娘忙碌,食不知味。 康年長公主自小金尊玉貴的養(yǎng)著,被人伺候只是尋常事,不一會兒便習慣了林姨娘伺候的事。 她臉上還因為女兒的貼心掛著笑,不知這笑看在林姨娘眼中,要造成多大的壓力。 徐婉寧注意到林姨娘手抖了三次,皺眉五次,興致勃勃的多吃了兩個蝦餃。 一不留神,吃撐了。 這日之后, 林姨娘來靜心院請安便是常態(tài),徐婉蘿則日漸萎靡。 徐嬤嬤腳打后腦勺的奔去慈安院,將康寧長公主的變化告訴徐老夫人。 不過徐老夫人暫時顧不上靜心院。 因為她最寵愛的小兒子出事了。 事情倒也簡單,當賣皇室珍寶,后果卻嚴重,直接被索拿到了刑部大牢。 ☆、棄車保帥 私自典當宮中御用物品的事,可大可小。 做這種事的人通常是宮中太監(jiān),時不時的夾帶個小玩意出來換銀子。 敢做這種事的一般是有門路的太監(jiān),典當?shù)臇|西又多是不起眼的,輕易鬧不出事。 真要出事,拖進慎刑司便再難出來。 情況就是這么個情況。 于是不是太監(jiān)的徐言明被關進刑部大牢,挺惹人注目的一件事。 聽說事發(fā),是因為趙御史去逛古玩鋪子。 店里的小廝瞧見這位素有剛正之名的大人,驚慌失措中一松手,尺高的錦盒掉在了地上。 錦盒里的彩瓶摔的四分五裂。 厚實的瓶底倒還算完整,上頭內務府的印鑒便直戳戳扎了趙御史的眼。 老大人得過宮中御賜的物件,對這印鑒熟悉的很。 如此,臉黑的鍋底一樣,恨聲道:“豈有此理,簡直是大逆不道!大逆不道!” 他也不走了,就近坐在太師椅上等著刑部來人。 事發(fā)太快,又有皇上都敬重的御史大人坐鎮(zhèn),刑部衙門當天下午便牽瓜帶蔓的,將徐言明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