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
的,“表姐,合適就盡量買,我給你墊著。” “那就多謝表弟了,不過那出房子明顯還有壓價的地方,我在等兩天?!?/br> 是陳靜萱的風格。 秦祿明搖著扇子擺擺手,表示小意思,何必在意。 隨后又開口道,“說來我還聽聞一個消息,朝廷有意放寬民間辦報,也不知道朝廷那些人怎么想的?” “此時當真?。??” “有沒有什么要求?。??” 李祁和陳靜萱同聲問道。 兩人的震驚反倒把不以為然,隨口一提的秦祿明給嚇了一跳。 “你們這是怎么了?難道民間辦報還有什么隱情不可?”本沒有多想的秦祿明也開始思考起來。 陳靜萱面色沉穩(wěn),卻依然神采奕奕,“民間辦報啊,想想的發(fā)行范圍,整個大殷都可以看到,哪怕民間的人辦報,沒有官府的支持,只能在京城周邊發(fā)售,對于話本書籍的宣傳也是難以想象的?!?/br> 李祁來自后世,對于報紙的想法自然更多,“不僅如此,若是朝廷不限類型,我們還可以出專門寫話本的報紙,譬如一期大概萬來字,我們再把字印小點,多加一張,那一期的報紙可以刊登好幾本五千字的話本內(nèi)容,降低價格,更有利于百姓觀看話本?!?/br> “還有,報紙的發(fā)行范圍廣,是所有商家都可自行購買,小攤販也會買幾份放攤上,在客人買東西的等待期間看看,如果我們在民辦報紙上加廣告呢?這是多好的宣傳,若果我們能辦報,又是多好的來錢機會!” 秦祿明這時也醒悟過來,但還是有些疑惑,“當年太宗皇帝,就是靠辦報拉攏人心,建立大殷后就禁止私人辦報,若是朝廷管控太嚴,對我們來說應該也沒太大益處吧?” 秦祿明提起的太宗皇帝靠辦報紙拉攏人心一事,李祁知道。 這位穿越前輩起兵時,只是偏居一隅,治下人心惶惶,這位穿越前輩直接辦起了報紙,來引導民心,百年前,中原混戰(zhàn)的局面,導致百姓們讀書識字的少,太宗皇帝除了發(fā)售報紙外,也派人專門負責講解。 譬如官府的新出的條例規(guī)定的意思、目的、希望達到的結果,試圖讓百姓們明白和接受,當然由于民間識字率太低的問題,其實報紙的主要者還是那些知識分子。 每個朝代,不管是打天下還是治理天下,知識分子永遠是少不了的,問題在于怎么把這些人收為己用,還要讓他們從內(nèi)心深處支持統(tǒng)治者的信念主張,這位太宗皇帝,用的就是報紙。 所以當初的這些報紙,不僅在太宗皇帝的管轄區(qū)內(nèi)發(fā)售,還被傳到了其他的地方。 最初的時候,其他諸侯有的并沒有看重,甚至看到別人對著幾張薄紙如臨大敵,還嘲笑他人膽小,事實證明,不重視思想武器的敵人,往往死的更快。 這些人治下的讀書人、百姓是真真切切知道,原來還有太宗皇帝統(tǒng)轄區(qū)內(nèi),那么好的地方,甚至對于百姓的政策也是更重優(yōu)待,每一項朝廷政策也解釋的清清楚楚。 接下來就是一大批的遷徙和逃難,等上層的統(tǒng)治者察覺不對,銷毀統(tǒng)治區(qū)內(nèi)的各地報紙,禁止百姓離開時,已經(jīng)來不及了,甚至因為手段殘忍,進一步失去了民心,連自己手下都開始叛變。 這就是當年太宗運用的手段,而一切的開始,不過是小小的幾張報紙而已。 后來天下大定,正因為知道報紙的宣傳力,所以報紙的發(fā)售只有朝廷掌管,后來整合成大殷的。 所以秦祿明的考慮確實存在,但李祁也有不同的思考。 “像秦兄說的這種可能確實存在,甚至還有更壞的,哪怕朝廷允許民間辦報,后來又覺得風險太大,直接又叫停止了,這種情況也不是沒可能?!?/br> “那為何表姐和賢弟還對這報紙如此感興趣?”秦祿明疑惑。 陳靜萱看向李祁,見李祁點頭,于是解釋道,“風險和利益都是存在的,更何況若是真的允許民間辦報,朝廷又阻攔的可能,還是很小的?!?/br> 秦祿明不是不知道其中含義,只是先前沒有深入細想,“確實,既然允許了,就不太可能又阻止,若真如此,哪怕我們不能承辦,也要加入其中的承辦方?!?/br> 秦祿明又站起身,來回踱步思考著,“這事我只是偶然在爹與其他人講話時聽見的,可惜當時沒在意,也不知具體情況如何?但是既然還只存在我爹他們的口頭討論階段,甚至還沒上表奏章,那么這事估計還有那么兩年,兩年后,我們豐來書肆定然有機會參與其中?!?/br> 秦祿明在書房內(nèi)對這李祁兩人開始分析他的看法,李祁這時才莞爾一笑,這樣的秦祿明,才是他認可的秦兄嘛。 “所以,現(xiàn)在我們可以先將秦兄說的報紙一事放到一邊,最主要的還是先發(fā)展我們的豐來書肆。”李祁總結到。 陳靜萱也翻開手中的賬本,“印刷那邊,我已經(jīng)新購了一批工具,也請了新人,開支你們可以看看?!?/br> “還有新來的宋先生,他將負責寄往我們豐來書肆的話本,評判那些書要不要購買?!?/br> “主編啊。”李祁聽了不由發(fā)出感概,真是個熟悉的存在。 “主編?這稱呼不錯,日后負責新書評判的,就叫主編好了,我們也有個宋主編了,一會兒我去給那宋主編說說?!?/br> 李祁……‘ 突然有點別扭感,是怎么回事,總覺得又要被人催稿了。’ “沒事的話,我就去拿我讀者寄給我的信了?!崩钇钭鲃萜鹕硪?,立馬被秦祿明拉住。 “等等,等等,誰說沒事,第三冊都發(fā)售有些天了,第四冊我與表姐也商量要開始定樣本了,你的第五冊寫的如何?” 李祁…… “這個,過幾天,過幾天,我給你,我真的要走了,我還要給我讀者寫回信呢,秦兄,快放手!真的!相信賢弟,過幾天我就把第五冊送來!” 好不容易掙脫秦祿明的拉扯,頂著陳靜萱不善的目光回到家里,李祁就一下子癱了起來。 算了,還是先寫回信吧,第五冊不及,慢慢寫,嗯,慢工出細活,慢下來,才有精品。 李祁完全忘了去年剛開始寫文時,他還認為這時候的寫文不求速度,自己的寫文速度完全趕的上,然而環(huán)境催人懶惰…… 這次的來信并沒有上回的多,因為豐來書肆近來新來了許多雇傭,信都是提前篩選過的。 在這些信封中,李祁看到了熟悉的人。 那位鄧文通的來信。 這次的來信,倒是沒上回那么夸張了,不過也是,就算再喜愛一本話本,再喜愛某位作家,也不可能次次寫信都是上萬字。 李祁拆開一看,是鄧文通讀了第三冊后來信